转载

创业CEO:成长极度重要,但别盲目

  在每周一次的「创业 CEO」系列,我们讨论一个创业者如何教会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 CEO,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往往都是由这样的人在领导。

Startup = growth, smart growth

  到此为止,你应该已经意识到成长的重要。

  一家快速成长企业,即使规模仍小,还是能够赢得许多优质的合作伙伴、人才与创投,因为大家都想搭上一台升空的火箭。

  但成长的目的不是成长,未来的某一天,下载数终究要转换为活跃用户、流量终究要变成营业额,而现金流入终究要打败流出,你的企业才能真正靠自己的力量在天空飞翔。

  因此成长必须是聪明的,而不是盲目的。

  关于成长,这些年观察许多 1 到 100 企业下来,有以下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小心广告恶魔

  Facebook、Google 等自助式广告的好处是它们立竿见影,预算一丢进去,马上就可以看到下载、营收开始上升。但就像解除症状立刻有效的西药一样,太过着迷于这些广告,会让组织变得治标不治本,盲目追求漏斗上方的成长,而不是漏斗下方的堆叠。

  一个好的自我检查方法,是把广告全部停下来一、两周。等到数字全落底后,如果基本盘没有比这波投放开始前高,或是高的幅度远远低于投入应该产生的价值,那么就该好好检讨产品本身的问题。

  别落入蝗虫陷阱

  有了流量、会员,接着就是要把它们转化为订单、营收。其中一个立刻见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收买他们。常见手法有购物金、买千送百、限时折扣等等。这些促销方桉偶一为之,可以让优质、忠诚的会员感受到你的诚意,但若是经常使用,不仅会造成用户群体的弹性疲乏,更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让最终留下的,只剩下不打折不买单的蝗虫型客户。那即使得到一时的营收成长,也无法换回长期的稳固基础。

  团队成长过快也是常见祸根

  为什么公司会陷入盲目成长,除了短线、求快的思维之外,另一个常见的祸根,就是团队过快成长。因为募得资金,所以赶快抢人才。因为人变多,所以需要专桉让大家执行。因为需要专桉,最后开始做一些边际效益远低于零的事情。

  事实上,成长有物理的极限。在每一个时刻,一个新创企业,只有少数几件事情可以换得健康又快速的成长。因此,在人才策略上,必须维持中道,顶多稍偏积极。超越物理极限的扩张团队,加上经验不够的管理,不仅没办法换回未来的价值,更往往是重伤成长中新创企业的最重要错误。

  年成长率 + 营业利益率 = 40%

  但什么样的成长是健康、符合物理极限的?Union Square Ventures 合伙人 Fred Wilson 近期在他的网志中提出了一个 Rule of Thumb (经验法则)。

  他认为,年成长率加上营业利益率,应该维持在 40% 左右。换言之,如果营业额以 YoY = 100% 成长,则今年的营业利益率可以落在 -60% (亏损 60%)。但若营业额 YoY 只有 +50%,那营业亏损率就要下降到 -10%。如果营业额不成长,那么营业利益率就必须达到 40%。

  这个法则的背后,或许没有经过缜密的大规模调研,但以 Fred 看过数百家快速成长企业的经验,绝对有其参考性。回顾我担任董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也得说这个经验法相当有精妙性,尤其是对于营业额超过 3、5 亿台币,进入中段成长期的企业来说。

  以上,就是关于聪明成长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