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美团与大众点评若合并 烧钱终结模式互补

美团与大众点评若合并 烧钱终结模式互补

  文/陆大凤(微信公众号:品途网)

  10 月 7 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互联网圈又被一个“重磅”传闻引爆,美团和大众点评要“合并”了!其中有媒体称:内部人士透露,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的事项属实,合并事项已经报备相关部门审批,美团、大众点评的投资人已经确认此次合并。该消息还同时被彭博爆出,彭博称,美团网同意和大众点评合并,合并后公司价值约 150 亿美元。有接近双方高层的业内人士表示,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谈判基本落定,最快三天内公布。

  以上有关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传闻并没有得到官方回应,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消息并不知情,而双方公关人员也对此消息没有任何表示。

  品途网一直关注该事件当事双方美团及大众点评的动向,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传闻称美团与点评可能合并,但半年多以来,一直没有实际进展。此次又爆出合并传闻想来也是事出有因。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的背后真相:烧钱模式的终结?

  品途网 CEO 刘宛岚认为,团购这个故事在 Groupon 宣布全球裁员 10% 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有了结论,王兴及其带领的美团已经足够努力,然而逃过商业模式的巨大短板所带来的宿命,只能接受现实。现实就是资本的钱是会烧完的。

  一、美团所做的事情,Groupon 都干过,Groupon 的业绩已经持续低迷了两年,而 Groupon 一直没有间断过扩展业务品类的努力,然而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商户并没有因为团购网站带来客流而积极配合,反而对团购网站引来的价格敏感型顾客而诸多意见,仅仅靠低价吸引用户的模式使商家失去使用团购网站导流的兴趣。而在中国,团购的发展更为极端,已经完全失去了“团购”二字的含义,把网站的二维码竖在商家的店面里面,鼓励顾客扫码获取优惠,这样做对商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短期来看可以获得网站给予的大量补贴,长期来看是给网站导流,然后再让网站收取流量费,这对商家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配合止于补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二、美团的烧钱很疯狂,尤其是对品牌连锁商家,都是千万级的补贴,可惜的是对手也不弱,大众点评寸步不让,还跑出个号称要烧 200 亿的百度糯米,加上口碑网的卷土重来。按照互联网的 721 原则,不是老大,就是配角。美团要成为独占市场 70% 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那最好的出路自然是跟另外一家合并然后彻底抛离其他对手。

  三、本来美团已经在市场份额上、气势上、影响力上比大众点评更占优势,然而点评近期推出的闪惠业务获得商家认可。既然线上导流已经是皇帝的新衣,那就不要再说这个故事了,老老实实给商家设计一个他们自己随意把控的工具,根据不同时段的优惠设计来增加对用户的吸引力。美团的地推凶猛,点评则花更多的笔墨在帮助商家营销上,除了闪惠,点评设计的各种营销产品也更为灵巧而深得商家青睐。

  四、继续说说大众点评对美团的竞争力,其实更多的还在于自身的点评属性上。时至今日,即便有了众多的餐饮 O2O 产品,人们去吃饭的时候仍然会选择上点评看看评价,不知道点什么菜的时候看看别人的意见。这是由点评的媒体属性带来的红利,每一个用户的贡献都会给网站的价值带来正向积累。而团购网站的纯优惠属性完全没有因为用户的交易带来壁垒上的增长。美团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度鼓励用户去写点评,然而在点评这事上,用户的心智已经被占领,没有人会想到去美团看点评,只会去大众点评看点评,顺便拿个优惠。

  五、光是大众点评已经够美团应付的了,在 O2O 平台的战争中,今天百度和蚂蚁金服高调宣布进入更是令人颤抖。O2O 平台之战已然不是技术的战斗,也不是地推的战斗,这些都是多花一点金钱和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足以成为壁垒。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耐力耗下去。美团无疑是很拼的,然而只能算是一个努力的短跑选手,要在这条路上长期跑下去,需要血!血从哪里来?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得自己造,百度和蚂蚁金服都有极为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有强大的业务线支撑。而美团如果靠资本来输血,那出路就只有一条,听资本的。

  由此看来,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虽然是近两年来的月经贴,每几个月就被炒一炒,但也的确是美团往下发展的最体面出路了。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前景:是基因互补还是被动抱团?

  不仅如此,此前大众点评 CEO 张涛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意味深长的表示:“接下来一年会很好玩,新的东西会不断出来。O2O 才真正开始。”表面上看,在点评、美团、糯米都能找生活服务和优惠,但是各家都执着于自己的商业闭环逻辑。美团重交易,收入来自扣点;点评倾导流,以广告模式为主。

  王兴在多次强调美团的“T型”战略,以团购为主线,横穿餐饮、酒店、电影等各个细分领域。强交易属性帮助美团拉高了交易额,赢得了漂亮的数据。但是“T型战略”也将美团的战线拉长,对抗度增强。王兴的对手不仅是一直以来的美团,包括去哪儿、携程;格瓦拉、抠电影,饿了么、到家美食会,甚至百度。四处应战,这也是他近期压力倍增的原因之一。

  相反大众点评却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要做 O2O 闭环,对于平台上的用户和商家必须分别满足三个核心要素。张涛的逻辑是,随着消费升级,优惠的占比会降低,但是信息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便捷要求越来越高。对优惠有诉求,但希望是在不丧失尊荣感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王兴应该赞同这个观点,因为美团一直以来倡导的也是服务便宜和便捷。

  交易一度是点评的缺失的一环,海量的流量无法变现。但是张涛不打算靠支付扣点作为商业模式,理想状态是服务费接近支付费率,然后靠广告模式收费。“交易非常重要,有了交易才有用户,才有数据,才有广告衡量,收入必须是来自于广告,来自于引流。”而且他认为,所有平台收费基本都靠广告模式。

  吃喝玩乐商家的诉求则是,客流、成本效率的提升和增值服务。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拉新和留存是永恒的话题,但最核心的还是管理老客户。另外,相比美团的行业横向扩张,点评是一加 N 模式,高频的餐饮带动丽人、婚庆等中低频领域。而像外卖、酒店这样的服务则接入饿了么等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团的横向发展存在互补。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猜想:两大巨头如何合并?

  尽管合并传言越来越像事实,但两家业内影响力巨大的“巨头级”公司合并,恐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消化融合。此前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 赶集合并既是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可能是避免弯路的范本。据悉,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的细节有以下三点:

  1、合并方式。美团、大点现有股东将权益注入新组建的境外公司(仍采取 VIE 架构),比例大致为7:4。这个架构意味着大众点评暂时搁置了拆 VIE 回A股的计划。但鉴于在A股上市的诸多优势,美团、大点合并后的“新美大”选择A股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

  2、人事安排。与此前的几宗合并类似,双方合并后将采取“双 CEO”制。

  3、业务合并后。大众点评的业务重点是低频、高客单价业务,如婚庆、会展等,不再参与高频、低客单价领域的价格战、补贴战。

  结语:

  不管美团与大众点评是否合并,作为本地生活 O2O 领域的标志性企业,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所谓的美团困境还是点评的自我突破,从整个行业角度而言,都是可以借鉴和关注的重点。品途网依旧会持续关注该事件进展,并及时为读者梳理两家企业最新的商业模式及背后的商业思维。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