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25 天,有人为互联网公司确定的“生死考验期”竟然这么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网站总数达到 357 万个,半年内的增幅为 6.6%。另还有百万级的 APP 等移动端应用软件正在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关注度。“血海”中,一个互联网服务能否活下去,只有 25 天可供试验——如果 25 天后还不能赢得用户,就可能失去未来。

  然而,盘点近年来的互联网行业,会发现 25 天其实只是互联网企业必须面临的第一道坎。不少公司不仅在 25 天内一炮打响,还成为红极一时的典范。但过不了两三年,又迅速陨落。他们中既有本土原创企业,也不乏外资巨头。究其失败的原因,或是“吹牛皮,扯大旗”,或是一味“烧钱”,或是忽视用户感受,或是缺乏线下管理能力……从辉煌到凋零的数据背后,是互联网企业必须汲取的教训。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中华网

  一句话点评:互联网喜欢新概念,但只有概念没有实质服务,只能是泡沫。

  创立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中华网,拥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并且是第一家打着中国概念、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互联网公司——而且早在 1999 年,比马云的阿里巴巴早了足足 15 年。

  即便如此,在群雄逐鹿的互联网世界,响亮的名称、辉煌的历史,并没有让中华网成为国内第一大门户网站。相反,早在 2004 年,中华网就被甩出门户网站第一梯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业务。更糟糕的,2011 年、即上市 12 年后,中华网宣布破产保护。

  从中华网的发展历程看,做过门户网站,也试水过软件开发、游戏产业,更不缺少资本运作。这也让中华网旗下不乏社交网络、网络视频、电子商务、软件服务、信息服务等所谓互联网行业的热门领域。但遗憾的是,不论是哪一项,中华网都是浅尝即止、点到为止。尤其在处理服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的关系上,中华网倾向了后者,从而在越来越强调服务和功能的互联网战场上丧失了竞争力。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3721

  一句话点评:忽视用户体验,用户就会给你颜色看。

  在被冠以“流氓软件”之前,3721 也曾辉煌过。在 1998 年创办时,选择“三七二十一”作为名称,蕴含的就是简单、便捷的意思。所以在最初的市场反应中,网友们颇为认同 3721 的中文网址功能,3721 也成为能与百度抗衡的另一个搜索引擎。与此同时,注册 3721 网络实名也成为企业上网的第一步。

  但正如 3721 创始人周鸿祎的比喻——好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在抢夺客户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3721 通过 IE 地址对个人电脑的全面入侵和强制使用,使得周鸿祎背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3721 的用户支持度也直线下滑。而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用户的口碑将直接决定企业走向,这既是因为市场上的替代服务众多,也是因为用户只要一个“下载”动作,就能与企业彻底说再见。

  在 3721 的失败中,还有中外互联网企业理念不同、海外互联网巨头水土不服的缘故。2003 年,周鸿祎将 3721 卖给雅虎,是希望利用“洋巨头”雅虎的资源让 3721 更上一层楼。但雅虎显然不懂中国市场,周鸿祎不仅没法利用雅虎的资源服务 3721,反而因为外资的干预导致 3721 加速没落。2009 年初,雅虎中国承认放弃 3721。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ChinaRen

  一句话点评:即便拥有行业的先发优势,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速度,也只有死路一条。

  那些年,ChinaRen 是追忆“那些年”的集体聊天室,是失散校友的重逢地,也是笔记本电脑刚刚普及时,网民最常打开的网站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校友录为主要功能的 ChinaRen 不仅承载着校园的美好回忆,本身也成为 70 后、80 后网民经历中不可抹去的记忆。

  从相关数据看,自 1999 年创办后,ChinaRen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最大的年轻人社区。所以,当时如日中天的搜狐立刻将其纳入旗下,认为可以通过 ChinaRen 的人气,帮助搜狐壮大。

  可惜,ChinaRen 至此“死”在了“第一个”和“最大”上。被搜狐收购后的 ChinaRen,始终缺乏有新意的功能,也不能顺应网民的需求而有所改变。同时,随着 QQ 空间、MSN space、博客等新业务的出现,网民对社交的需求很快从“集体”、“交流”向“个人”、“展示”转变。相比之下,校友录依旧停留在集体聊天室上,个性化的状态乃至品牌,都不能得以体现。至于眼下互联网行业最热闹的“圈子文化”,ChinaRen 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加以引导和利用。换句话说,错过一步,也错过了未来。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亿唐网

  一句话点评:“贪多嚼不烂”的“三脚猫”连路都走不稳,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跑起来?

  有人把亿唐网称作早期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贵族”,这好像并不过分:早在 1999 年刚创立时,亿唐网就迅速获得两家美国著名投资商 DFG 和 SevinRosen 共同投资的 5000 万美元,这在当时堪称巨款。而且在创立时,亿唐网就提出了一个如今颇为热门的词汇:O2O——虽然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表述,但在亿唐网创始人唐海松的商业理想中,这个网站将为 18 岁至 35 岁之间的年轻人同时提供网上和网下服务,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一道门”。

  所以,亿唐网在功能设置上选择了多、大、广:作为一个综合性网站,拥有亿唐主题、新闻报道、蝶女性网、亿唐校园、亿唐卡、职业直通车、财经纵横、亿唐房屋等八个纵深频道,甚至还“烧钱”生产手表、投资影视剧。按照唐海松的想法,亿唐网要把明黄色这一品牌的主题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市场一看到明黄色,就能想到亿唐。

  可是,过度宣传和缺乏基础的功能拓展,使得亿唐网除了邮箱服务在当时的市场上还略有影响力外,其余服务都不值一提。而在钱烧完的那一天即将到来时,亿唐网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甚至连邮箱服务也保不住了。此时,亿唐网试过转型,可依旧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合作生产内衣、背包、开发 SNS 网站……然后,钱烧完,亿唐网还是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更没有盈利,最终只能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过去式。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易趣

  一句话点评:“外来的和尚难念经”,入乡不随俗,巨头也会栽跟斗。

  1999 年 8 月创立于上海的易趣在国内最早进军 C2C 市场,可以说是国内网购的垦荒者。其提出的众多服务不仅是当时网购市场的第一,更是给传统服务业带来了新风,包括“第一个提出 24 小时无间断热线服务”等。加上 2002 年与美国巨头 eBay 联手,“先入为主”的易趣原本可以发展得很顺利。

  但从 2004 年 2 月开始,淘宝网呈现出强大的后来居上力量。对比淘宝网和易趣的发展途径,就会发现当时已经更名为 eBay 易趣的易趣不仅轻视了竞争对手,而且忽视了中国市场的特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易趣在收费问题上的犹豫——针对易趣的收费模式,淘宝网迅速拿出免费策略,但易趣浑然不知对价格极其敏感的中国用户来说,免费堪称杀手锏。与此同时,易趣对自己行业“老大哥”的形象过于乐观,整体发展延续 eBay 在海外的策略,忽视了中国市场的特有需求。最终结果是用户大量流失,淘宝、当当、卓越等本土品牌后来居上。

  尽管最终易趣决定跟进免费措施,但为时已晚。到 2012 年,易趣被 eBay “抛弃”,虽然被 TOM 集团收购,但此后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声音微弱。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博客中国

  一句话点评:被资本冲晕了头脑,忘了为什么出发,就会偏离轨道。

  曾经,博客中国头顶的光环非常亮眼:2002 年 8 月 19 日开通时,“blog”首次在中国被翻译为“博客”;到 2004 年 10 月,博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博客门户网站。但到了 2008 年,博客中国已经走在倒闭的边缘,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网站。究其原因,也许能说“都是资本惹的祸”。

  博客中国成立不到两年,就顺利获得天使投资,随后又顺利得到多家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的 1000 万美元融资,并引发中国 Web2.0 时代的投资热潮。资本市场的一帆风顺让博客中国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对产品本身的反思和更新。于是,投资人的钱虽然看似被花在了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新领域,可这些领域却缺乏与博客中国本身的互动。与此同时,博客这一服务功能也很快成为门户网站的“标配”,包括新浪、搜狐等行业巨头的介入,更是让只有博客这一单一功能的博客中国丧失了吸引力。

  再看当下的互联网行业,“热钱”涌动。但面对资本市场的认可,能否保持初心、不盲目乐观,却未必完全为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所意识到。需要注意的是,融资只是企业成长的第一步,至于后面的道路,靠的还是产品和技术本身。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PPG

  一句话点评:任何一家公司发展都有必要条件——资金管理和品质管控。

  2005 年,一个名为 PPG 的衬衫品牌突然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最惹人注目的,不是广告里宣称的“美国”、“经典”等字样,而是 PPG 独特的商业模式:本身不生产衬衫、不开设门店,所有产品来自代工厂,销售完全通过电话邮购或互联网。根据 PPG 创始团队的说法,这将是一个服饰行业的“戴尔”,让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抛弃冗长的供应链、巨大的库存以及高昂的门店成本,以“轻公司”的形态参与市场竞争。

  这个听起来不错的商业模式果真让 PPG 不仅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获得资本市场的信赖,并成为行业的领头羊。2005 年正式发售当日,PPG 的盈利超过 1 万元;当年来自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额约为 2000 万美元;而 2007 年诞生、在年轻人中一炮打响的互联网服饰品牌凡客,运营方式也带有明显的 PPG 风格。

  但是,在经过 2 年疾速发展的 PPG,很快就陷入债务危机和品牌危机,并于 2010 年彻底告别市场。追究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 PPG 犯了两个最大的错误:一是营销成本过高,影响企业资金链;二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太弱,影响产品质量。

  2010 年,PPG 告别市场。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开心网

  一句话点评:“创新”不是重复曾经的成功,而是需要颠覆性的革新。

  抢车位、偷菜、钓鱼……这些曾经让办公室白领没日没夜沉浸其中的电脑游戏,如今几乎已经没有人再放在心上,而算算时间,从火爆到落寞,不过两三年时间。创办于 2008 年的开心网,作为国内第一个以办公室白领群体为目标客户的社交网站,快速衰亡的一大原因,就是缺乏创新。

  开心网之所以会火爆,不仅是因为提供了社交平台,而且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办公室小游戏。这些难度不高的游戏既填补了办公室的碎片时间,还成为用户建立社交圈、时时沟通的途径,所以迅速吸引了众多跟风者。面对市场竞争,开心网并非没有努力创新,也不断推出新的游戏和功能。但不难发现,所谓的“新”,都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的:抢车位、偷菜、钓鱼,其基本逻辑完全一致,而并非革新式的创新。与此同时,这类游戏从抢占碎片时间到要求用户只有时刻停留在网站上才有机会胜出,也不符合办公室这一游戏的主要应用空间,从而加速了用户对所谓“创新”的麻木。

  更糟糕的是,开心网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机遇。与其同时代的微博迅速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转移展现,可开心网的各种游戏和设置仍旧停留在电脑端上。这一小步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开心网一蹶不振。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街旁

  一句话点评:O2O 想成功,不仅要连接线上线下,更要能创造实际消费。

  街旁上线于 2010 年 5 月,是国内最早的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服务)应用,主打 LBS 社交服务。根据当时的设想,用户到达一个场所后可以签到后与朋友分享,同时能积累积分,换取实体商户的优惠。可见,在 O2O 还不那么火的五年前,街旁已经率先从技术上为 O2O 打下了基础。

  然而,可谓“成也技术,败也技术”。街旁虽然将 LBS 技术做成了产品,却缺乏后续的管理和开发。一方面,技术是用户使用街旁的基础,但街旁团队的技术保障能力却没有跟随用户量的增加而提升,最终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另一方面,只有技术却没有对应的回馈方式和盈利模式,不仅让用户对签到兴趣不再,也导致街旁本身入不敷出。尽管街旁为签到用户提供了可以兑换优惠的积分,但对用户和商户来说,“变现”的门槛高且过程长,缺乏支持的动力。2015 年,街旁不得不关闭服务器。

  不难发现,当下包括支付宝、百度糯米、大众点评等 O2O“大玩家”正在追捧的也是 LBS。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给用户和商户看得到的“好处”。可见,即便像街旁这样的企业在技术变产品的道路上领先了一步,想要发展,还得能创造出真金白银。

十大互联网公司相继赴死,真相浮出水面……

  高朋网

  一句话点评:“拼爹”不是万能的,同样会在一拥而上的市场迷失自我。

  2011 年 2 月团购网站高朋网上线时,曾被市场寄予厚望,因为背后的“爹”太厉害了:一是来自美国的团购行业鼻祖 Groupon,二是腾讯公司。当时,中国国内的团购行业已经出现非正常发展,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不计其数,而出生“高贵”的高朋,被认为有希望“大鱼吃小鱼”,继而“一统天下”。

  事与愿违。6 个月后,高朋网就开始大幅裁员;一年半后,更是直接与 F 团合并,成立新公司网罗天下。虽然新公司保留了高朋网的品牌,之后也推出了 APP 等移动端应用,但放眼当今的团购市场,已经没有高朋网的位置。

  很多人认为,高朋网的失败在于两个“爹”在实际管理时配合失当,尤其是外方不谙中国市场一味求大求快求高(高档)的发展策略不符合中国市场。可实际导致高朋网口碑一落千丈的,其实是多起涉嫌售假事件。例如,天梭集团公开声明高朋网上的产品为非授权产品、麦当劳否认通过高朋网发售过团购券等。凡此种种,都暴露出高朋网在抢占市场时的不择手段。不过,放在当时“百团大战”的背景下可发现,高朋网并非唯一一家存在以上问题的团购网站,当时的团购市场,因不规范而引发的消费纠纷居高不下。

  可见,高朋网迅速跌落的原因,不仅是内部管理问题,更反映了“百团大战”时期畸形的市场和落后的监管方式。如何避免历史再演,不仅是互联网企业必须面对的话题,同样值得监管部门思考。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