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张涛的选择,决定了大众点评在新公司中守在哪里,退到何处

张涛的选择,决定了大众点评在新公司中守在哪里,退到何处

  “不裁员、不降薪。”

  这是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合并后,后者的 CEO 张涛最新在公司内部传达的精神。而据媒体报道,他的原话是,“宁可牺牲一部分运营效率,也要确保员工不流失……”

  有意无意地,合并前后张涛直接或者间接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发声。这场联盟另一方代表王兴,在发了一封必须有所交代的致员工的信后,就进入了无线电静默状态,很有些不动如山的味道。

  但一份美团地推人员对商户的非正式声明被媒体曝出,其中一如从前与点评厮杀时的强硬口气,不能不让人猜测美团联姻大众点评只是一场为了某种目的而掩人耳目的“形婚”,而其中姿态之坚决,又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美团依然侵掠如火,它们与大众点评之间紧绷的张力将长期存在。

  英国《经济学人》曾言,“企业合并要比好莱坞明星结合的失败率更高。”在合并中明显更强势一方陷入沉默时,我们通过不断主动发声的大众点评的张涛,也许能发现判断这场大婚未来走向的草蛇灰线。

  一方草莽突进,一方缓慢优雅

  在美团基层的地推人员清晰地表达,他们会依然纵情向前的时候,张涛正在内部安抚员工,防止军心动荡,出现被动的人员流失,除了两者固有文化——一方草莽突进,一方缓慢优雅——的惯性使然,也不难看出,两种风格在最初的碰撞后,大众点评明显仍然处于守势的一方。

  虽然有人从商业模式角度分析了它与美团的优劣,但是我们知道,商业是性感的、充满戏剧性的,最终是被人性所驱使的。

  某种意义上,张涛的选择,决定了大众点评在新公司中守在哪里,退到何处。

  而参考另一些媒体发掘的张涛一段时期以来的动作和表态,我们不能不说,大众点评在合体公司中的未来位势似乎并不乐观。

  就在九月下旬,张涛在一次面对媒体的采访中,还在鼓吹大众点评的闪惠用户迅猛增长,对颠覆团购信心满满。但实际上,彼时美团正遭遇最严峻的融资危机,而张涛也在采访中对接下来可能来临的行业寒冬忧心不已。

  在合并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涛明确表示,“整个 O2O 的生态(取决于)合作联盟的格局,我觉得谁的联盟力量更大,谁会赢,单打独斗必输无疑。”现在看来,这次的表态更像一次为即将到来的合并特意安排的舆论铺垫。

  大众点评和美团宣布合并后,《商业周刊》中文版刊出的对张涛的专访中,他以美剧《权力的游戏》作比当下的 O2O 格局:“很残酷,这是帝王之争,只能有一个皇帝。但互联网世界应该更多是联合国、盟军,没有必要打得你死我活。”

  而在钛媒体前文《BAT 线上博弈,线下紧逼,越来越难以掌控整个战局》中,更是援引一位美团高层的话透露:早在一年前,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给王兴发了一条短信,声明如果王兴接受合并他愿意把主导权让给美团。然而他始终没有收到回复——连一条短信也没有。

  透过以上种种,我们不得不说,不同于美团的王兴在融资遇阻后被资本强摁在谈判桌前,去接受一个妥协的合并方案,大众点评的领军人物一直在主动寻求某种联盟的可能,甚至不惜为此放弃对公司的主导权。

  记得三国演义中,鲁肃苦口婆心地对孙权说,主公啊,众人都可以降曹,唯您一人不可降曹。如果我去降曹,曹操会封我还乡为官,占据一方州郡。您若降曹,曹操还会放您回乡吗?

  现在,张涛如果有放弃主导权的想法,就好似孙权找好了回乡之路,他麾下的点评系众将只能冷暖自知了。

  张涛的且战且退之路

  昨天,在知名自媒体人阑夕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张涛甚至极为认真地回答了是否会把公司卖掉的问题——“卖公司这件事情跟赚钱一样,没什么对错,该卖的时候就是要卖,但更多要取决于公司本身该不该卖……卖与不卖不应该是一个感情问题,而是一个理性思考……”

  既然是理性思考,就少不了判定一路走来的形格势禁,我们不妨循着这个思路跟张涛一起思考下,为何他看起来正走在且战且退的路上:

  首先,创业多年,累觉不爱

  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创业激情能够延续多久,但十二年真的是有些太长了,尤其是考虑到同时代起家的比如 58、优酷等等早已上市,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行走许久的张涛,恐怕不得不日益急迫地考虑自己的彼岸在哪里。原以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起飞的机会,谁知道又被拖进了 O2O 烧钱不止的泥潭。

  这个追求精致生活的上海男人,原来似乎是要把大众点评建成美食餐饮界的“豆瓣”,是中产阶层在温饱之上,优雅品评活色生香的所在。然而,当商户发现所谓的“点评”也可以“运作”得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就像其他电商平台无法根除刷单的痼疾,大众点评也不能抵挡暗流涌动的水军。

  很多人把 UGC 作为大众点评不同于美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中国特有的商业环境下,其实这部分价值正在被不断稀释。在这种情况下,大众点评尴尬地发现,自己跟团购平台一样,早已“泯然众人矣”,吸引消费者和商户的只能是简单的优惠和流量,于是在同质化竞争下,大众点评要跟对手不断地进行古惑仔般的街头血拼,这可能是张涛始料未及的。

  其次,创新乏力,空间有限

  因为厌恶“团购”,所以有了“闪惠”。看好大众点评者,言必称闪惠,甚至将其看做颠覆整个团购市场的革命。张涛显然也对闪惠寄予厚望,在不同场合的发言,都会自豪地讲述闪惠业务的突飞猛进。100 天覆盖 50 万线下商户的速度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其实无论相对于支付宝、手机百度到店付月均 40 万的覆盖速度,还是相对于大众点评自己 1400 万商户资源,这个速度都有些稀松平常。

  更关键的是,用过闪惠就会明白,它的确提供了一款无论是对商户还是对消费者都更加便利、更加符合消费场景的应用工具,但其本质上仍然是跟张涛所厌恶的团购一样,需要线上的补贴来推动和实现的。而且,因为其一目了然的工具性,支付宝、微信支付,包括手机百度在推的到店付,才可以更加迅速地切进来。

  至于说这项业务可能给大众点评带来的金融想象,更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当下的政策环境对打用户沉淀资金主意的应用日益收紧,连这个领域绝对的老大支付宝都被步步掣肘,缺少自己支付工具的大众点评如何仅凭闪惠模式染指金融呢。

  最后,择机变现,利益使然

  有人说,此次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腾讯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腾讯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在未来的“新美大”结构中支持张涛。但现实是,大众点评在得到腾讯的投资后,并没有等来翘首以盼的微信一级入口(腾讯将这个宝贵的资源给了模式更简单清晰的京东),反而在与微信的资源打通后,自己的会员体系、优惠体系以及商户资源有被微信一步步蚕食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地投靠腾讯,对张涛来说,才是孙权降曹的结果,而联盟最大的竞争对手,却可能争取到最大的个人利益。而从各方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结果如张涛所愿。合并后新公司估值达到了 170 亿美元,而美团与大众点评的管理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按照5:5 来兑换,考虑到合并前美团的估值远高于大众点评,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在这次合并中,张涛是最大的赢家。”

  我们有理由推断,当张涛找到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方式,接下来当然要尽其所能保证这个结果的完成。正如文章开头展示的,一定时期的内部“维稳”正是保证既定方向的必要条件。

  大家会选择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新美大”被普遍质疑的双 CEO 机制。无论是十多年前的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花旗银行与旅行社集团等等巨头的合并,还是最近的滴滴和快的、58 和赶集的联合,都在反复证明,双头体制是最不稳定的,是过渡性的。现在留给“新美大”的问题只是谁会退出?

  因为投资家们总忍不住摘下白手套,把手伸到面盆里面去搅和,这场合并即源于资本的撮合,所以首先要考量的恐怕还是资本的天平会倾向哪一边。通常在资本的眼里,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说了算的“掌门人”,双头机制是最差的,所以它们不会容忍合体后的公司长期双头并制,肯定还会伸出白手套扶持唯一的一位上位完成真正的合并。

  有论者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应该押宝更偏保守一些的点评系的张涛。然而,资方撮合两者合并的最重要动因就是避免不必要的烧钱,一起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做大估值,吸引新的投资进来,夯实新公司的竞争优势,最终上市。如果合并以后,即选择保守稳妥思维,以大众点评的优雅,去控制美团的狂飙突进,那后面做大估值融资的链条都就不存在了,最终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这显然是资本方不愿意看到的。

  具体点说,因为大众点评和美团都是非上市公司,我们还无法知道这次合并产生了多大的溢价(商誉),而这部分是要在未来的合并报表中体现的。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当年平等换股合并后,就被每年高达百亿美元级的商誉减记压的喘不过气来。虽然这种会计操作在中国企业家这里从来都不是事,但既然已经合力吹出了 170 亿美元估值的大泡泡,那就一定要有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它的夺目光彩的能力。在这方面,合并前估值是大众点评两倍多的美团显然更有发言权。如前所述,即使是为了维护张涛来之不易的股份比例,他也应该会同意,由格局更大的王兴主导来讲接下来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O2O 能慢下来吗?《商业周刊》著名编辑曼德尔曾经说过,新经济是一架飞机,需要一定的空速才能保持飞行,也需要较快的增长才能够为高风险投资创造价值,一旦刹车就意味着崩溃。O2O 行业尤其如此,在行业壁垒未建立之前,“新美大”合并后远远不能高枕无忧,最大的竞争对手糯米背靠百度虎视眈眈,无数的细分领域都有可能单点突破,仍然需要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南征北战。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具战斗性的美团系显然比偏小资风格的大众点评更适合未来的角色。

  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经问巴菲特,在收购企业的时候,他看重的创业者特质是什么。股神回答,他需要的是一位不依靠于他的领导者。施密特后来将这种特质总结为无与伦比的创业热情,在他看来,创业公司领导者的工作表现比较容易衡量,但热情比较难以评估,热情才是卓越领导者与生俱来的特质。而说到热情,屡败屡战,又比张涛年轻 7 岁的王兴,显然更符合。

  从用户的角度,大众点评和美团还代表这两种价值评判体系。前者以 UGC 为基础(我们姑且暂不考虑其被稀释的事实),对消费者的决策参考是价值型的,后者以团购为导向,更侧重价格型导向。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收缩开支,价格会更为更重要的消费决策考量,这种趋势也会助推美团系站上前台。

  管理学上有一个手表理论,说的是公司内的双头领导,就像两块时间不同的手表,会导致公司内部的内耗和无所适从。而破解的方式很有趣,即模糊心理,简单地说就是大多数人可以凭直觉跟随其中一位领导人。在“新美大”传出合并之后,大多数人猜测张涛将逐渐退出,王兴的美团系将主导新公司的未来,这种大众的“模糊心理”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当行业内开始流行合并的时候,一般都是行业发展阶段性到顶的标志,比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合体时的 SUV 车型消费潮流的远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时的拨号上网被宽带逐步取代。2000 年底的中国,已经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第一方阵的企业,寻求并购合并更是再寻常不过。而我们知道,那正是网络泡沫破灭的前夜。

  彼时,搜狐同 ChinaRen 合并后,张朝阳对记者说,通过合并,搜狐得到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合并后绝不会裁员,一如张涛今天的承诺。然而,仅仅在几个月后,ChinaRen 三分之一的员工就被通知打包离开。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