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惠普放弃公有云,传统巨头真成行尸走肉?

惠普放弃公有云,传统巨头真成行尸走肉?

  文/李玮

  在上周戴尔宣布以 670 亿美元收购 EMC 之后,美国《连线》杂志曾评论称,在云计算大潮的冲击下,戴尔、EMC、惠普、思科、IBM 和甲骨文等传统科技公司已成为“行尸走肉”。借用句老话,“有些人活着,但却已经死了”。对此,科技行业人士有许多不同观点。例如,孙永杰老师指出,传统科技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仍处于领先地位,而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模式也有利于这些 IT 巨头。

  然而,这样的不同观点似乎并未切中《连线》杂志评论的关键。

  公有云:传统 IT 巨头乏力

  就在《连线》杂志刊文的一周之后,惠普就已宣布,从明年 1 月开始将关闭 Helion 公有云服务。惠普在公有云市场的处境一直不佳。由于投入不够,缺乏专注度,因此惠普的公有云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并实现一定的盈利。

  实际上,我们常见的云计算服务,无论是国外的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还是国内的阿里云,都不是高利润率业务。为此,这些云计算巨头需要建设所谓的“超级数据中心网络”,容纳尽可能多的客户,实现规模效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公有云就像是沃尔玛等大卖场,需要规模化的覆盖和精益的管理,才能在微薄的利润率基础上实现较好的盈利。

  传统 IT 巨头从来都不是低利润率业务的信奉者。21 世纪 00 年代初,当思科 CCNA/CCNP/CCIE 考证火爆之时,思科产品的价格之高,利润率之丰厚在网络设备从业者中尽人皆知,而国内的华三和锐捷等公司也正是凭借低价优势在市场上展开竞争。而近几年,在企业采购服务器/工作站时,我们仍可以看到,惠普一台工作站动辄上万元人民币,使用成本远高于公有云中一台虚拟服务器的每月两三百元。

  对传统 IT 巨头而言,公司的各个层面都已习惯于较高的利润率。对于低利润率业务,这些 IT 巨头要么弃之如敝履(例如 IBM 连续抛弃 PC 和 x86 服务器业务),要么就不知如何玩转(例如惠普和戴尔在消费类 PC 市场的处境)。

  另一方面,建设作为公有云基础的超级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巨额前期投资。亚马逊、谷歌、苹果和微软等公司目前的利润和现金流足以支撑这样的投资扩张,而对于市场逐渐受挤压、黄金时代一去不返的惠普、戴尔们而言,是否应当进行这样的投入通常都需要谨慎思考及评估。

  混合云:并非灵丹妙药

  尽管公有云的使用成本很低,但许多企业客户仍倾向于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模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客户对于掌握用户数据有着极强的需求,担心数据泄露,因此不愿将数据保存在公有云平台。

  大部分购物中心就属于此类客户。它们看到了消费者数据的价值,希望利用这些数据去进行精准营销,不愿这些数据被第三方获得。与此同时,它们也担心公有云的安全性。因此,在本地搭建服务器或是建设私有云成为了它们更青睐的选择。

  惠普确实正在顺应这种模式。近期,惠普正在进行投资,确保其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即私有云技术,可以与亚马逊 AWS 无缝对接。在无法击败亚马逊的情况下,惠普选择了与亚马逊的合作,成为混合云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然而,对惠普这样的公司来说,基于传统服务器和软件的私有云技术并非灵丹妙药。对于公有云,企业客户的疑虑在于安全性,即自己的数据是否会泄露。针对这样的担心,公有云平台正在加快云计算安全的研究。例如,阿里云近期正在和中科院合作,开发量子通信加密技术。未来,这类安全技术的普及将逐步打消企业客户对于安全性的怀疑。

  另一方面,尽管当前的混合云中通常包含私有云的部分,但未来情况或许并非如此。Gartner 在 2012 年的一份报告中就已指出,私有云并不一定需要在企业内部部署。通过专门的配置,在公有云之中可以开辟出“专用云”,为专门的客户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仍可以掌控所有数据,不必担心数据被第三方非法获取。

  亚马逊 AWS 已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这就是供美国政府使用的 GovCloud。美国政府通常并不允许将与国防和国家安全相关的重要文件保存至公有云,以免被美国国外人士获取。通过专门的安全认证机制,GovCloud 将只允许美国用户访问。目前,美国已有多个政府部门使用亚马逊这一服务。

  根源:创新者困境

  对惠普等传统 IT 巨头来说,云计算造成问题的根源在于“创新者困境”。在本周的公告中,惠普暗示,在退出公有云市场之后,将重新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例如服务器和软件。

  众所周知,包括 PC、服务器、打印和企业软件在内的核心业务是惠普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站在惠普的角度,发展公有云在短期内只能看到投资,却看不到回报,不会给业绩带来实质帮助。另一方面,向公有云的投资势必占用公司内部资源,侵犯了核心业务部门的利益。由于新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小,因此在企业内部博弈中往往缺少话语权,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核心业务牢牢把持着企业发展方向。

  打破这种创新者困境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动力,而微软或许可以算作一个成功的案例。传统上,微软非常依赖 Windows 和 Office 两大业务的营收,但目前该公司正在向云计算转型。在今年前几次财报电话会议上,云计算业务是分析师和微软高管团队的探讨重点。

  然而,微软做到这一点可谓壮士断腕。一方面,微软宣布了 Windows 10 的免费升级计划,忍痛割掉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为了扫平公司内部的阻力,微软前 CEO 鲍尔默“被离职”,而微软董事会选择了具有云计算业务背景的纳德拉为新任 CEO。

  创新者困境是惠普等企业 IT 巨头的致命弱点,也是《连线》杂志评论中的关键。尽管这些传统科技公司现阶段仍然可以获得大笔收入,甚至不时能冒出新概念,但只要创新者困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它们的长期前景并不会太光明。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