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低能的“智能”

智能硬件无疑是当下的一个热门领域。BAT三巨头中百度和腾讯已大力度投入其中。以小米、奇虎360为首的第二梯队企业更是希望在智能硬件产品上撕开一道口子,找到超越三巨头的新战线。传统企业(如青岛海尔)也不甘落后,另辟蹊径尝试将机器人日常化,寻求在艰难的转型中获得一席之地。而围绕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更是此起彼伏,以近乎遍历的疯狂方式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客厅到卧室将我们在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的各种配饰、用具和电子产品“智能”化。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智能”硬件呢?
  • 一个能计算饮水量的水杯叫“智能水杯”;
  • 一个能记录运动量的手环叫“智能手环”;
  • 一个能测量温度的臂环叫“智能体温计”;
…… 当然,这些“智能”硬件都带有一个App。通过这个App,用户可以看到漂亮的曲线和花哨的视觉效果。在宣传文字中,有的“智能”硬件宣称有了这个App,“智能”硬件的体验就会更“智能”。 我说这不叫智能。如果装个传感器,记录一些读数,再把读数画成曲线就可以叫“智能”的话,我们应该把示波器改叫“智能示波器”,把测谎仪改叫“智能测谎仪”,把心电监测仪改叫“智能心电仪”。但我们为什么不会这么叫呢?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这些仪器是“智能”的。这些仪器和现在四处叫卖的那些“智能”硬件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外观显得笨拙和老派之外,“智能”的成分并无二致。 然而,众多的厂商不这么看,众多的产品经理不这么看。让我诧异的是,众多的开发人员也不这么看。大家不谋而合,一起将一个毫不智能的产品冠之以“智能”,然后用各种方式对用户说:“看,我们的智能硬件很智能。”这种行为,和两千多年前发生的“指鹿为马”倒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不叫智能!我们必须承认加入的这些功能的确提供了以往产品不具备的体验。你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究竟喝了多少水(前提是你只能用这个水杯喝);你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究竟消耗了多少热量(其实你也不知道手环告诉你的数字存在多大偏差);你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体温(前提是你的孩子需要始终戴着一个臂环)。但问题是,我们知道了这些,然后呢?然后我们自己看着办。水不够,得补,可是中午的面汤该折合多少水呢?运动量不足,是直接睡觉还是下楼跑个半小时或一小时再睡呢?“智能”硬件在这个时候沉默了。就像墨迹天气做的“空气果”那样,可以让你时刻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但仅此而已。这,不叫智能,而是低能。这种体验,不叫智能体验,而是冷漠的体验。 真正的智能,不是装个App能连上手机就可以的。真正的智能,不是只在一旁观察用户就足够的。真正的智能,是要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并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意图。在这个意义上说,很多酒店大堂都装着的感应式侧滑门要比所谓的“智能硬件”智能得多。 对了,有一个臂环叫Myo。它不能测体温,不能记录运动量,不能监测睡眠。它只识别手臂的动作,从而实现用手势控制。这个臂环,真的有点智能。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