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南京“便便银行”引关注 实为公益粪菌库

  “大家把这个叫做‘便便银行’,其实我们更愿意叫他‘粪菌库’,英文单词 bank 除了银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库’。”6 日,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探访近日备受关注的“便便银行”。该院肠病中心主任张发明表示,如果叫做银行,可能会误导公众认为捐便便能挣钱,实际上,该院目前接受的都是无偿捐赠,完全用于治疗克罗恩等疾病。

南京“便便银行”引关注 实为公益粪菌库

图为粪菌分离实验室。 田雯 摄

南京“便便银行”引关注 实为公益粪菌库

图为粪菌分离中间段。 田雯 摄

  走进南医大二附院消化中心的办公楼层,有两间紧挨着的办公室,一间是进行粪菌分离的实验室,隔壁则放置着冷冻粪菌的大“冰柜”。据张发明介绍,这个粪菌库是 2012 年 10 月份建立的,当时是中国国内第一个。

  为什么会想要建立一个粪菌库?张发明坦言,在阅读中医史的时候,他就发现中国古人早在 1700 多年前,就对用粪水治疗食物中毒或腹泻等疾病有记载。张发明举例说,比如江浙一带有人吃河豚会中毒,但是用粪水灌下后,会立刻好转,挽救生命。

  张发明表示,用粪菌可以帮助肠道菌群重建,从而达到治疗严重菌群失调等疑难肠道疾病的目的。2012 年,张发明就通过粪菌移植,使江苏常州一位克罗恩病患得以很快好转,这例手术也是中国首例符合现代医学的粪菌移植手术。目前,该院用粪菌治疗疑难肠病的病例已有约 300 例。

  据了解,这 300 例患者中,约有一半的人是自己找来的便便捐献者,而这些捐献者也同时会捐便便给医院留存使用,用于治疗其他患者。对于捐献者,是有严格的筛选条件的。“我们要求是 10 多岁孩子的粪便,必须排除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近 6 个月内不能服用过抗生素。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体状况好,粪便里的菌群也好。”张发明说。

  那么,便便里的粪菌如何应用到临床中呢?张发明介绍,首先,要在实验室里,通过他们和天津大学合作研发制造出的仪器,将粪便与粪菌进行分离纯化,制备高质量的粪菌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原来发黄发臭的粪菌液变成白色无味的液体,再放到零下 80 度的“冰箱”中进行冷冻保存。“这样才能保证粪菌的活性。”

  治疗病人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胃镜把粪菌液送到病人的肠道里即可。“如果吃下去的话,必须经过胃,胃酸会杀死很多细菌。而且不通过口服,病人就不会觉得难以下咽。”张发明说。

  张发明表示,虽然粪便听上去有点恶心,但是他们移植到病人体内的是通过科学手段分离纯化后的有益细菌,不是粪便。“我们不生产粪便,我们接受捐献,我们只是粪菌的搬运工。”张发明说。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