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新三板上市公司近六成成为“僵尸股”,他们要如何自救?

新三板上市公司近六成成为“僵尸股”,他们要如何自救?

  2015 年底注册制及分层制度的推出,在资本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新三板企业首次迎来成长的烦恼,在历经艰辛挂牌以后,不仅融资路不畅,自尊心还颇受打击,企业被市场赤裸地分为“快慢班”,“僵尸股”随处可见,部分无法挤进‘创新层”的老板们也陷入深深的忧虑和恐慌中,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成企业家和专家们争论的焦点。

  “僵尸股”的前世今生

  截止到 2016 年年初新三板挂牌企业数达 5600 多家,其中交易额为 0 的企业数将近 60%,这种经历好比踌躇满志的高三学生在历经磨难终究挤过高考独木桥,最终却发现大学毕业以后几乎无法找到工作一样的沮丧。分层制度的到来,对这些企业来情况更为雪上加霜了,退潮之后谁在裸泳?企业价值的排序被完全暴露在投资者面前。

  如此被动的局面真的是企业的错吗?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根据股份公司股份转让相关的规定,企业发起人在股份改制之内的一年之内不得股份不得流通。而 30% 新挂牌的公司股改时间都在一年之内,也意味着从制度层面来讲 30% 的企业股份是不得流通的,这些企业占所谓“僵尸股”比重的 50%,例如此前被人诟病无交易的虎嗅科技、中邮基金,两公司股改时间分别为 2015 年 8 月 27 日和 2015 年 8 月 6 日,距今均不到半年时间。由此可见,随着企业挂牌时间的延续,交易的活跃性会随之提高。

  第二,除了交易制度的束缚外,对投资者来说,投资准入门槛也是影响交易性的最大障碍。股转系统规定,新三板个人投资者名下有不低于价值 500 万元人民币的证券类资产,并且需要具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而机构投资者同样要求注册资本 500 万以上,这意味着个人和企业门槛几乎一样,也就导致了三板市场内,几乎是机构投资者的专场,到目前为止,机构投资者在 1500 户,散户投资者 20 万,相对于主板市场机构投资者 30 万,散户 1 个亿来说,差距在千倍以上,市场参与者的匮乏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从做市商的做市交易动机来看,相比只获得双向报价5% 的买卖差价来说,做市商更愿意以挂牌前协议转让的方式以更低价格获得企业股票,再通过定增或股权转让中获得更高的溢价。这个是新三板做市商真正最大的利润来源,不少做市商成为企业的前五大股东,甚至是第二大股东,所以业内不少人士诟病做市商库存股比例如此之高到底是为了提高流动性还是想玩自营或者股权投资。

  第四,创始人的交易意愿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是交易性不活跃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挂牌企业的创始人由于对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的不足,加上最近新闻媒体频繁披露在资本市场控制权丢失的鲜活案例,导致他们对挂牌融资过程的深切担忧和惶恐,根据股转公司系统统计消息,大部分企业存在股东人数少,公众化程度低,原股东出于稳定股权结构考虑缺乏交易意愿。这些企业的股东平均人数为 15 人,而主板企业平均股东人数在 3000 人左右。

  第五,“僵尸股”并非中国特色。很多人喜欢拿新三板与美国的纳斯达克想比较,这种制度的原生动力就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成长性企业的扶持功能,其最基本的逻辑也是让投资者更能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成长空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会是各金融板块制度不断完善的根本宗旨。到目前为止,新三板仅仅 33 家企业摘牌,而相对于纳斯达克成立 23 年来,每年摘牌数量在 500-1000 家不等,整体数量维持在负增长的情况下,其僵尸股数量依旧在 80% 以上,由此可见,“僵尸股”的存在并非市场不健康的表现,投资者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的价值,而并非通过某一个板块的活跃性与否去判断企业实际的未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找到价值洼地的标的。

  “僵尸股”们应该如何自救?

  老板们怀揣着浪漫的梦想一举进军新三板,挂牌后以“上市公司”荣耀自居,然后融资的预冷让企业家们倍感沮丧,虽然努力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作为企业市值管理的终极方式,然而,面对“不太会玩资本”的企业们,小编有几下几点建议:

  第一,尽快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一般而言企业进行挂牌时间在 6 个月左右,而股改 1 年之内,股份不得流通,也就意味着顺利挂牌的半年内股票是无法进行交易,企业需要有提前挂牌的意识,尽早寻找有证券资格的中介机构协助,做到挂牌就可以流通,尤其在市场交易活跃期可以大大减少因为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

  第二,充分利用新三板的融资杠杆和金融机构对三板企业的扶持政策,协助新三板企业的影响力宣传和推介自身。

  第三,运用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等资本工具。

  第四,积极和政府合作,获得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第五,把握好融资时间窗口,挑选优秀的董秘和合格的项目经理。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