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Elon Musk——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

Elon Musk——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

  英文原文:Elon Musk: The World’s Raddest Man

  本文由创见晓培编译

  对于那些不熟悉 Elon Musk 的人来说,他就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

  我将用这篇文章来呈现,他是如何成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和现实中的 Tony Stark 的(电影《钢铁侠》中的角色)。还是引用英国传奇企业家 Richard Branson 对 Musk 的一段评价来解开谜团吧:

无论外界质疑声多么大,Musk 总能平息这些质疑声,将所谓不可能实现的事变成现实。他的特斯拉汽车和 SolarCity 的公司正将一个更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变成现实...... 他的 SpaceX 公司重新开始太空探索...... 矛盾的是,一方面 Musk 致力于把地球变得更好,但同时他却在建造宇宙飞船,帮人类离开地球。真正有远见的人看到的是一幅全景,而 Elon·Musk 无疑是一个具有非凡远见的人。

  某一天,我正在家里,穿着睡裤,紧张又兴奋地快速踱着步,和我通话的正是大名鼎鼎的 Elon Musk。在电话中我们讨论了特斯拉、SpaceX 公司、电动汽车、航空航天还有太阳能行业,他告诉我,他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人们很费解。他提议说,如果我有兴趣写一写这些行业,写出来的文章能有助于人们了解他和他的事业,他本人愿意坐下来和我长谈。

  对我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美差。不仅仅因为他是声名显赫的 Elon Musk,还因为我的文件里有两个搁置了一段时间的关于未来主题的文章要写。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是:

  「电动汽车 VS 电气混合汽车 VS 燃气汽车,特斯拉公司的可持续能源策略」

  「SpaceX 公司,Musk,火星??学习如何做火箭?」

  我知道在未来,人工智能非常重要,但我对它了解得并不多。因为同样的原因,我已经想好要写这些主题,而 Musk 正在引领汽车和火箭两个世界的革命。这就好像你有计划去写闪电形成的过程,就在这时天神宙斯打来电话,问你是否有问题要问他一样。

  就这样,我开始行动了。计划是这样的:我先要去加州,看看特斯拉和 SpaceX 的工厂,和每一个工程师碰面,并且和 Musk 坐下来长谈。想想就令人兴奋。我不需要坐下来与工程师们详聊,但我的内心依然充满对他们的敬畏——因为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火箭专家,他们无所不知。所以我需要快速补点技术方面的知识。我要问 Elon Musk 的问题都是关于以下这些他涉足的行业:

  1)汽车

  2)航天

  3)太阳能

  4)能源储备

  5)卫星

  6)高速地面交通

  7)多行星扩张

  为了这次西海岸的访问,我花了两周时间不停地看书,事实证明,想要顺利访问到 Musk,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在深入了解 Musk 的公司和相关产业之前,还是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能成为大人物。

  Elon Musk 的成功因素

  Musk 于 1971 年出生在南非。童年生活对他来说并不是很愉快:家庭生活艰难,也没办法适应学校的环境。然而,像你经常看的伟大人物传记里写的那样,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学了。他的兄弟 Kimbal 回忆说,Musk 经常一天阅读 10 小时左右的科幻小说,后来也看了很多的非科幻类书籍。四年级之前,他就开始坚持不懈地阅读大英百科全书。

  Musk 将人类视作计算机。当然我说的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本质上类比,一个人的硬件就是他的身体和大脑。他的软件是思考方式、价值观、习惯与个性。学习对 Musk 来说,简直就是「下载数据和计算程序到大脑」的过程。在他还是个学生时,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反而像「慢得离谱的下载」,这让他对正式的教学环境很是失望。直到今天,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在 9 岁那年,Musk 拥有了他的第一台 Commodore VIC-20,因此玩电子游戏就成了他的第二大爱好。Commodore VIC-20 配有 5 千字节内存和「如何编程」指南,用户需要花 6 个月才能把它学完,而九岁的 Musk 三天就学完了。因为会编程,他后来还做了一个以太空为背景,名为「宇宙爆炸 (Blaster) 」的小游戏,并把它卖给了一家在线杂志,赚到了 500 美元(相当于今天的 1200 美元)。现在,Musk 回忆起这件事时仍然笑着说:「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可是赚了一大笔钱。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时我才 12 岁。而且从这件事开始,基本形成了一个循环:我拥有的游戏越多,电脑也随之升级成更好的。我基本把钱都花在新游戏上,还有就是用来买更好的电脑。」赚钱从来不是他的最终目标,金钱不过是他实现愿望的手段而已。Musk 从小便是一个务实的梦想家,这也是多年以后造就他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的原因——纵然拥有同样聪明的头脑、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远见,但其他人的目标只是追求财富,而他却志在改变世界。

  尽管 Musk 出生在南非,但他自己从来没觉得和南非有多少联系。他没有融入当地的白人文化,南非的氛围也不适合创业。Musk 一直视硅谷为自己的福地,就在 17 岁那年,他告别了南非,启程去了加拿大。因为 Musk 的母亲是加拿大人,意味着移民加拿大比较容易,几年后,他靠奖学金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

  大学时代,Musk 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儿,「什么最能影响人类的未来?」他想出的答案是五件事:「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太空探索与多星球扩张、人工智能、人类基因密码重新编程。」

  他并不确定后两个行业是否有积极影响,但对前三个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那时候他还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参与到太空探索中,所以暂时将互联网和可持续能源作为奋斗目标,决定投身于可持续能源产业。

  从宾大毕业后,Musk 前往斯坦福,本来是去读能源物理博士,希望自己能发现比传统电池更有效的方式来储存能量。他知道这项技术对未来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加速电动汽车时代的来临。

  但就在入校的两天内,他就辍学了。当时是 1995 年,他「无法忍受只是看着互联网时代过去而置身事外」,他希望加入到互联网大军中,让世界变的更好。所以他退学并决定尝试互联网。在那个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他的首要行动就是去找一份工作。他选择去 Netscape 公司寻找机会,但事实却是——他直接走进大厅,尴尬地站在那儿,太过害羞结果没跟任何人说话就走了。

  初次创业便获成功

  Musk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是从和他一起来到美国的兄弟 Kimbal 合作开始的。他们一起开了第一家网络公司 Zip2,一个帮助传统媒体把内容和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平台,其中包含黄页和白页功能,目标是帮助全国性的网络媒体与地方商家合作,将产品地方化。因为预算很紧,Musk 和 Kimbal 及另一位朋友合租了一套公寓,就在公寓里办公和睡觉,需要洗澡就去教会。作为首席程序员,Musk 不分昼夜地坐在电脑前工作。在 1995 年,很难让企业相信互联网很重要,很多公司对他们说,在互联网上做广告听起来像「史上最愚蠢的事」。但最终,他们还是争取到了包括《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在内的一些客户,公司也缓慢发展起来了。要知道,这是上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蓬勃发展时期,初创公司往往赚一笔就走了。1999 年,康柏以 3.07 亿美元收购了 ZIP2,也让当时年仅 27 岁的 Musk 赚到了 2200 万美金。

Elon Musk——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

  Musk 每一次创业成功,就立即投入到下一个更难更复杂的事业中去。这也是他不墨守成规的性格使然。事后再看,2002 年恰好是互联网泡沫即将达到顶峰的年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Musk 就在泡沫顶峰成功套现,实现了财富最大化。接下来,Musk 将自己四分之三的身家投入到新产业中去,大胆地打造了一个名为 X.com 的网上银行。我们现在看来好像并无特别之处,但那毕竟是 21 世纪初,这一举动在当时非常疯狂,因为互联网新兴公司与大银行竞争还是闻所未闻。

  在 X.com 办公的同一栋楼里,还有另一家叫 Confinity 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创始人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彼得·泰尔(Peter Thiel)和 Max Levchin。X.com 拥有快捷转账服务,后来 Confinity 也决定开发类似服务。两家公司都开始注意到快捷转账服务的市场需求很大,这也使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最终他们决定合并成一个公司,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 PayPal。

  这次合并也给新公司带来了大量内部冲突。PayPal 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创业家,包括 Slide 创始人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LinkedIn 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等。尽管公司迅速成长,但内部协调并不太顺利。到了 2000 年底,冲突终于爆发了。当时 Musk 正与他第一任妻子贾丝汀度蜜月,公司内部反 Musk 的一帮人迅速发动政变,换下 Musk 并推举 Peter Thiel 做了 CEO。Musk 对这一事件处理得非常好,直到今天,Musk 都表示自己不认同他们这一举动,但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事后 Musk 仍留在公司担任高管职务并继续投资公司,2002 年,eBay 用 15 亿的股票收购 PayPal 的过程中,Musk 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司的最大股东,税后他拿到了 1.8 亿美元。

  事业和婚姻遭遇危机

  2002 年,这位 31 岁的超级富豪并没有按照正常人眼中的准则去投资和管理公司。在接下来的 13 年里,他所做的都是探索和发展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现在,让我们简短回顾一下 Musk 在这 13 年中的商业部署:

  其实在卖掉 PayPal 之前,Musk 已经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火箭技术方面的书籍了。在那之后,他开始了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和不明智的商业冒险——Musk 个人出资 1 亿美元开了一家名为 SpaceX 的火箭公司,目标是将火箭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 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世界最大的火箭用于星际移民。

  随后,在 2004 年,这项「火箭工程」才刚开始不久,Musk 又开始了第二次冒险之旅——他开了一家名叫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公司,目标在于通过加速发展电动汽车来彻底改变全球汽车行业,人类将因此飞跃进入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2006 年,Musk 个人出资 1000 万美元,和表兄弟合伙开了另一家名为 SolarCity 的公司,希望通过在千家万户安装一种大型的、分布式的太阳能面板系统,彻底改变耗能产品、大幅降低石化燃料产生的电力消费,并最终「大规模采用,加速可持续能源时代的到来。」

  如果你观察 Musk 卖掉 PayPal 后这四年里的所有举动,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沉迷妄想的互联网富豪,搞了一堆不可能做成的项目,完全是在挥霍自己的财富。真是滑稽透顶。

  2008 年,Musk 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SpaceX 公司三次发射火箭都在进入轨道之前失败。为了能够引入投资和负载合同,SpaceX 必须证明他们能够成功发射火箭,但 Musk 的剩余的资金只够一次火箭发射了。如果第四次发射也失败的话,SpaceX 公司将宣告破产。同时,在湾区,他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也濒临破产。他们推出了第一辆电动汽车 Tesla Roadster,然而外界均不看好这款车。硅谷八卦博客 Valleywag 发文称特斯拉这款 Roadster 是科技公司 2007 年最失败的作品。如果没有 08 年的经济危机,特斯拉的情况可能还会好些——但历史没有如果,全球经济危机还是爆发了。这无疑对新兴行业打击最大。流向汽车行业的现金被吸干,作为一个未经时间和市场证明的新兴公司,特斯拉在经济危机时受到的打击自然也更大,很快,特斯拉就把钱用完了。

  在 Musk 的职业生涯产生危机时,他的第一段婚姻也走向了尽头。那一年,他的妻子贾斯汀在一场车祸后出现了心理问题,Musk 没有任何耐心应对,随即提起离婚讼诉。他说:「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转危为安

  但是,我们似乎忘了 Musk 并不傻,他创立的都是些伟大的公司,只不过建造一枚可靠的火箭有着不可思议的困难,电动汽车也是一样。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些外界普遍不看好的行业,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间,Musk 不得不自掏腰包来搞自己的事业。PayPal 让他发了财,但这些钱并不足以长时间支撑他的产业:没有外部资金,SpaceX 和特斯拉都撑不了很久。不是说 SpaceX 和特斯拉不是好公司,只是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成功,而当时的情况恰恰是它们没有时间了。

  然而,在最严峻的时刻,一切都有了转机。

  首先,2008 年 9 月,SpaceX 发射了第四枚(也是最后一枚)火箭,并取得了成功。结果堪称完美,这足以让美国航空航天局说「不错啊,我们可以让这个叫 Musk 的家伙试一试」。2011 年,美国宇航局与 SpaceX 签署了一份价值 16 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协议,SpaceX 将为美国宇航员提供 12 次运输补给任务。就这样 SpaceX 活过来了。

  紧接着,2008 年的圣诞前夕,在 Musk 凑了最后的钱用来保证特斯拉正常运营后,投资方勉强同意投资这家公司。五个月后,事情开始出现转机——戴姆勒汽车公司投入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5000 万美元的资金,特斯拉由此避免了破产。

  尽管 2008 年是 Musk 颇为坎坷的一年,然而接下来的七年却是 Elon·Musk 和他的公司创造巨大辉煌的七年。

  虽然 SpaceX 公司前三次火箭发射均遭失败,但后来发射的 20 次火箭都大获成功。美国航空航天局现在已是它的长期客户之一,因为 SpaceX 创造了私营公司航空运输成本最低的历史。直到今天,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国家(机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 Elon·Musk 的 Space X。SpaceX 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该公司目前正在测试新的飞船,可以将 100 人送往太空。最新一轮融资中,SpaceX 从谷歌和富达基金 (Fidelity) 处共筹集了 10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 120 亿美元。

  特斯拉 S 型电动汽车的「心脏」为锂电池,且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快的电动汽车。根据 DragTimes 数据得知,特斯拉 S 型电动汽车可在 12.3 秒内行驶 400 米,成功击败 Dodge Viper SRT10。

  SolarCity 公司在 2012 年上市,目前市值约有 60 亿,并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公司。SolarCity  在布法罗建了全美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厂,并有可能与特斯拉合作,用特斯拉最新推出的家用电池 Powerwall 来支持他们的产品。

  SolarCity 最新的工厂建成后,Musk 的三家公司员工人数将超过 30000 人,目前他的个人净资产已达 129 亿美元。

  Musk 的种种经历和商业举措都让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在建立一个成功的电动汽车公司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压站网络的过程中,Musk 经常被拿来和一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如亨利·福特和约翰·洛克菲勒等来做比较。就连 SpaceX 公司造火箭这样的先锋事业,也被拿来和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美国航空工程师,企业家)比较,还有许多人将 Musk 和爱迪生相提并论,因为 Musk 在工程学上取得的进步以及实现跨产业的进步和爱迪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许他最经常被拿来比较的还是史蒂夫乔布斯,因为他们都打破了庞大的、长期停滞的传统行业,给了用户前所未有的东西。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将被时代记住的传奇。科技作家和 Musk 传记作者 Ashlee Vance 指出,「Musk 的成就可能比休斯和乔布斯两人的更大。Musk 选择的是航空航天和电动汽车工业,它们都是似乎已被美国放弃的行业,但 Musk 为这两个工业带来了希望。」

  Musk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在公寓还穿着睡裤,不知怎么竟然就接到他的电话,这真的让我受宠若惊。

  在电话中,Musk 明确表示,他找我并不是让我为他的公司打广告,他只希望我能帮忙向公众解释他的这些公司将可能带给世界什么样的改变,以及为什么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航空航天那么重要。他似乎已经厌倦了媒体对他个人的大量报道,他觉得在他所涉及的行业才有至关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关注。每次有文章写他,他都希望他们写的是化石能源供应、电池进步,或是太空探索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所以我敢肯定,「Elon·Musk: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这个文章标题会惹恼他。

  但我有我的理由。对我来说,这系列文章中有两个值得探索的地方:

  1)要理解为什么 Musk 选择了他目前在做的这些项目。Musk 深信,他现在所从事的事业会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我想探究他做事的深层原因,原因就是他关心整个人类。

  2)要理解为什么 Musk 能够成就这些大事。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伟大的人来改变世界,而这些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他们的做事方式不同于其他人,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在我去加州访问的路上,我在心里定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 Musk 和他的团队如此狂热地投入到这些事业中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这些事业如此重要,二是深入了解是什么让他能够改变世界。

  访问第一步:参观工厂

  特斯拉工厂位于北加利福尼亚,而 SpaceX 工厂在南加州。除占地巨大外,两个工厂均有很多共同点。

  这两家工厂都明亮整洁,内部漆成白色,有着超高的天花板,给人感觉更像实验室而非传统的工厂。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被有意安排在一起工作,以便让他们密切合作,并及时给对方反馈。Musk 认为这种集中办公的工作方式不但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可以让生产团队和设计团队紧密沟通、良好互动,从而互相激发、优化流程、发现问题并协同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创新效率的大幅提升。工厂里几乎没有封闭办公室,区间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

  和大部分汽车类似,特斯拉汽车的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四部分:1. 冲压制作各组件;2. 连接各组件组成车身;3. 车身喷漆;4. 安装其他组件到车身(含电动机和电池组件的制作)。

  特斯拉车身的金属部分 97% 使用了铝合金,它的轻量化可以让电动机效率更高。冲压机器把切割后的薄铝合金金属板冲压成 Model S 所需的各种形状厚度的零部件。这台巨大的冲压机器有四组,多层薄铝合金板材通过机器人手臂在四组机器里依次冲压传递,最终生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金属零件。

  各个冲压完成的组件接着会交由机器人进行组装,据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工厂内至少有 150 个机器人。连接的第一个步骤是把部分钢制底盘和连接件焊接起来,而后是整个车身的焊接,车身由 14 个大型组件构成,按照不同的工作区域连接起来。

  车身焊接完成后就会送去另外的车间进行喷漆,喷漆结束后就进入了最后的整车组装阶段。整车组装的第一步是安装特斯拉 Model S 标志性的全景天窗,由机器人根据现拍的车顶照片计算出安装玻璃天窗的位置并精准放入。接着要把车辆的中控内饰、座椅、动力组件、车轮以及电池底盘装入车架内。特斯拉的动力总成(电动机以及后轮的刹车盘)从底部装入车身后方即可,并没有传统内燃机机车的大个发动机与传统轴。由于电动机和电池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相关车间并没有对我们开放参观,所以我只是看到了成品。

  第二天是去参观 SpaceX 工厂。为使工作环境更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性,SpaceX 工厂的颜色、办公设备、垃圾桶甚至是厕所,都经过 Musk 的亲手挑选和布置。

  SpaceX 的大部分火箭和航天器部件都在同一间厂房内建造完成,一起工作的工程师和熟练技工有 4000 多人。引擎、火箭、太空舱,火箭的大部分关键部件都在这里开始成型。也就是说,从 SpaceX 工厂一端进来的是铁块,而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火箭了。 

  访问第二步:采访员工对 Musk 的印象

  参观完这两家工厂,我接下来的目标是访问一些员工,让他们谈谈对这位老板的看法和印象,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他。

  Elon Musk 对手下的要求非常苛刻,这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如果你要跟 Musk 一起开会,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整个会议过程对你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一位自称在 SpaceX 做过 5 年工程师的 Quora 用户称:「谁刚和 Musk 一起开过会,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表示,刚开完会的人肯定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因为 Musk 很可能会因为手下员工做的不够好而把他们批得体无完肤(他可不会因为员工们已经辛苦工作了 6 个月而手下留情)。因此,重点是和 Musk 开会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另一位员工称:「与 Musk 一起开会时,我们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因为如果你没做好准备工作,他会毫不留情地让你明白这一点。如果他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问题而你答不上来,那你就自求多福吧。我们开会的效率很高,讨论都直达要点,而且全部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换句话说,Musk 总是要求他手下的员工利用他从物理学研究中学会的一种方法,即第一原则来进行推理。Musk 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认为从第一原则来推理比类比推理更重要。」他说:「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用类比的方式来推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经常会认为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其他一些事也是这样做成的,或者其他人也在这样做。但如果从第一原则来推理的话,你必须将事情或事物抽丝剥茧,分解成最基本的事实,然后再进行推理。虽然这样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结果往往更有创新意义,因为你是从头开始,而非基于你之前已有的成就。」

  曾经供职于特斯拉的人士称,Musk 的野心和愿景鼓舞人心,但这种进取心十足的企业文化也让人筋疲力尽。

  曾在 2008 年至 2010 年担任特斯拉 CFO 的赖安·皮普尔 (Ryan Popple) 表示,正是 Musk 残酷无情的完美主义才推动特斯拉达到了今天的高度。皮普尔如今担任电动公共汽车制造商 Proterra 的 CEO,他还记得当时 Musk 要求特斯拉员工搞清楚如何为 Model S 生产铝制车身面板,而非聘请外部供应商的情景。

  生产铝制车身面板技术难度极高,非常棘手,而且花费昂贵。「他是屋里唯一认为这是个好主意的人,」皮普尔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当时都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但 Musk 说:「我们必须实现它。」

  特斯拉如今在自己的工厂内生产所有需要的铝制车身面板。

  采访第三步:访问本尊

  采访完 Musk 的手下后,我终于和他本人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了。刚开始的几分钟,气氛略显尴尬,不过等我开始问他一些问题时,情况有了好转。我们聊了很多关于电动汽车、太阳能和航空方面的事,Musk 除了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同时还十分关注人工智能和人类基因密码的发展。他曾在 Twitter 上表示,「我们需要十分小心人工智能,它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我们从小读到的所有故事里,那些把恶魔释放出来酿成恶果的人,全都认为自己能完全控制它们」。在此前接受 CNN 采访时,Musk 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对 AI 技术提高警惕,而他本人实际上「一直对这种技术高度关注」。

  「我要时刻知晓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Musk 说,而围绕他所陈述观点的所有内容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些(研发)部门和企业,他们的安全工作真的充分吗?我从始至终一直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方面,必须创建一个具有跨州、跨国水准的监督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确保我们不会做出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

  这就是 Elon·Musk,他追求的是不断变革,他的信念是改变世界。他的这些想法看似天马行空,但事实上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并且直指问题要害。Elon·Musk 的另一个迷人之处在于他看世界的眼光与众不同。他善于以工程师的目光洞悉事物的本质,发现整个结构中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关键点。这样说来,他恐怕是当下最疯狂的梦想家和最勤勉的实干家。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