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大约39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火星并在其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现在,科学家们认为这里将是未来开展火星生命搜寻的最佳地点,科学家们建议未来可以实施多个前往该区域进行详细考察的探测计划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阿尔及尔撞击坑(上图中最大的哪个圆形撞击坑)直径达到1770公里,深度大约5200米。它的周围全都是此次撞击以及后来的大量撞击事件中所抛射出来的物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大约39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火星并在其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现在,科学家们认为这里将是未来开展火星生命搜寻的最佳地点。

这个撞击坑名为“阿尔及尔盆地”(Argyre basin),这个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神秘的金银岛传说,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里拥有产生生命所需的全部要素。这个撞击盆地直径达到1770公里,研究人员认为这里可能埋藏有大量水冰,古代冰川沉积物以及一个水热系统的残余,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据此,科学家们建议未来开展的火星探测行动可以考虑将这个位于火星南半球的撞击坑作为目的地,用以在此搜寻过去甚至现在可能存在生命的线索。

康奈尔大学的阿尔伯托·法兰(Albeto Fairen)博士是这项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他指出,阿尔及尔盆地为研究火星上是否曾经出现过生命的课题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法兰博士和同事们写道:“阿尔及尔盆地的早期撞击后环境可能具备了许多生命所必须的条件——持续存在的液态水、生命元素以及能量来源,所有这些都可以支持一个能够适宜生命起源与存在的区域性环境。”

科学家们建议未来可以实施多个前往该区域进行详细考察的探测计划,包括一台轨道器,外加多个着陆器和火星车,它们能够在该盆地底部进行钻探并搜寻过去或现在的生命。

研究组考察了由火星轨道器传回的相关数据,并对阿尔及尔盆地的相关特征进行了仔细观察。这个盆地本身地形上要比周围区域低5200米左右,这使其成为火星上深度第二的撞击盆地。科学家们指出这样的地形条件将非常有利于未来执行探测器在此处的着陆探测,因为较低的高度意味着探测器的降落伞可以穿过更厚的火星大气层,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减速并确保安全着陆。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图中可以看到阿尔及尔盆地的南部边缘,它是火星南半球最大的撞击坑之一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火星局部高程图,红色高,绿色低,可以明显看到阿尔及尔盆地显著低于周围地形

但这里也有不利条件,那就是在冬季期间这里的太阳光照条件并不好,因此在这里开展工作的探测器最好是使用核能而不是太阳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法兰博士表示:“我希望能够搭载真正的生命搜寻载荷前往该地区对当地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展开调查。”他说:“阿尔及尔盆地可以将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的最晚期生物圈痕迹保存下来。”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组展示了一系列证据,证明在阿尔及尔盆地中存在着能够支持古代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他们指出,该区域发现了与水热活动有关的沉积物,并且这些沉积物广泛地分布在盆地各处;另外还有证据显示该区域可能曾经存在泥火山并将大量物质喷发到了地面上;其三,在该区域研究组识别出一些隆起结构,这种结构非常可能是由地下深处的水在结冰时发生膨胀,顶起上方岩层而形成的。在该盆地底部还能够找到一些可能是古代冰川活动所留下的沉积物痕迹,撞击坑的侧壁上则能够看到很多沟槽,显示这里曾经有液态水流过。

行星科学家们普遍相信火星曾经拥有温暖潮湿的环境,时间大约是在35亿年前,当时的火星大气层要比今天浓密的多。随着时间推移,火星丢失了它的大部分大气,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寒冷干燥的行星世界。

尽管研究人员认为火星已经丧失了其原先拥有的大部分水分,但可能有一部分水体保存了下来,以固态水冰的方式被埋藏在火星地下,或者是在接近两极地区的深邃撞击坑底深处以凝结的方式存在着。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吗?撞击盆地埋藏大量水冰 在该盆地底部还能够找到一些可能是古代冰川活动所留下的沉积物痕迹,撞击坑的侧壁上则能够看到很多沟槽,显示这里曾经有液态水流过

法兰博士表示,在形成阿尔及尔撞击坑的撞击事件发生时,当时的火星环境条件和地球差异还并不大,当时在火星上完全可能有生命存在和演化。在地球上,科学家们认为在一些海底热泉喷口附近是最早期生命诞生的地方,因为这里能够提供丰富的化学物质,热量和营养物质,这些都是生命诞生繁衍所必须的条件。

欧洲空间局(ESA)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探测器此前已经发回数十张阿尔及尔盆地的图像。根据欧空局发表的一份声明显示:“很显然的一点是,在数十亿年前的那场撞击形成了阿尔及尔盆地之后,该地区又经历了明显的自然改造过程。”(晨风)

原文  http://tech.sina.com.cn/d/s/2016-04-07/doc-ifxrcizu3713133.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