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HBase BlockCache系列 – 走进BlockCache

和其他数据库一样,优化IO也是HBase提升性能的不二法宝,而提供缓存更是优化的重中之重。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数据都能够缓存到内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文件IO请求,读写性能必然会提升到极致。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请求数据的不断增多,将数据全部缓存到内存显得不合实际。幸运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数据都缓存起来,根据二八法则,80%的业务请求都集中在20%的热点数据上,因此将这部分数据缓存起就可以极大地提升系统性能。

HBase在实现中提供了两种缓存结构:MemStore和BlockCache。其中MemStore称为写缓存,HBase执行写操作首先会将数据写入MemStore,并顺序写入HLog,等满足一定条件后统一将MemStore中数据刷新到磁盘,这种设计可以极大地提升HBase的写性能。不仅如此,MemStore对于读性能也至关重要,假如没有MemStore,读取刚写入的数据就需要从文件中通过IO查找,这种代价显然是昂贵的!BlockCache称为读缓存,HBase会将一次文件查找的Block块缓存到Cache中,以便后续同一请求或者邻近数据查找请求,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获取,避免昂贵的IO操作。MemStore相关知识可以戳这里,本文将重点分析BlockCache。

在介绍BlockCache之前,简单地回顾一下HBase中Block的概念,详细介绍戳这里。 Block是HBase中最小的数据存储单元,默认为64K,在建表语句中可以通过参数BlockSize指定。HBase中Block分为四种类型:Data Block,Index Block,Bloom Block和Meta Block。其中Data Block用于存储实际数据,通常情况下每个Data Block可以存放多条KeyValue数据对;Index Block和Bloom Block都用于优化随机读的查找路径,其中Index Block通过存储索引数据加快数据查找,而Bloom Block通过一定算法可以过滤掉部分一定不存在待查KeyValue的数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IO操作;Meta Block主要存储整个HFile的元数据。

BlockCache是Region Server级别的,一个Region Server只有一个Block Cache,在Region Server启动的时候完成Block Cache的初始化工作。到目前为止,HBase先后实现了3种Block Cache方案,LRUBlockCache是最初的实现方案,也是默认的实现方案;HBase 0.92版本实现了第二种方案SlabCache,见 HBASE-4027 ;HBase 0.96之后官方提供了另一种可选方案BucketCache,见 HBASE-7404

这三种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内存的管理模式,其中LRUBlockCache是将所有数据都放入JVM Heap中,交给JVM进行管理。而后两者采用了不同机制将部分数据存储在堆外,交给HBase自己管理。这种演变过程是因为LRUBlockCache方案中JVM垃圾回收机制经常会导致程序长时间暂停,而采用堆外内存对数据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LRUBlockCache

HBase默认的BlockCache实现方案。Block数据块都存储在 JVM heap内,由JVM进行垃圾回收管理。它将内存从逻辑上分为了三块:single-access区、mutil-access区、in-memory区,分别占到整个BlockCache大小的25%、50%、25%。一次随机读中,一个Block块从HDFS中加载出来之后首先放入signle区,后续如果有多次请求访问到这块数据的话,就会将这块数据移到mutil-access区。而in-memory区表示数据可以常驻内存,一般用来存放访问频繁、数据量小的数据,比如元数据,用户也可以在建表的时候通过设置列族属性IN-MEMORY= true将此列族放入in-memory区。很显然,这种设计策略类似于JVM中young区、old区以及perm区。无论哪个区,系统都会采用严格的 Least-Recently-Used算法, 当BlockCache总量达到一定阈值之后就会启动淘汰机制,最少使用的Block会被置换出来,为新加载的Block预留空间。

SlabCache

为了解决LRUBlockCache方案中因为JVM垃圾回收导致的服务中断,SlabCache方案使用Java NIO  DirectByteBuffer技术实现了堆外内存存储,不再由JVM管理数据内存。默认情况下,系统在初始化的时候会分配两个缓存区,分别占整个BlockCache大小的80%和20%,每个缓存区分别存储固定大小的Block块,其中前者主要存储小于等于64K大小的Block,后者存储小于等于128K Block,如果一个Block太大就会导致两个区都无法缓存。和LRUBlockCache相同,SlabCache也使用 Least-Recently-Used算法对过期Block进行淘汰。和LRUBlockCache不同的是,SlabCache淘汰Block的时候只需要将对应的bufferbyte标记为空闲,后续cache对其上的内存直接进行覆盖即可。

线上集群环境中,不同表不同列族设置的BlockSize都可能不同,很显然,默认只能存储两种固定大小Block的SlabCache方案不能满足部分用户场景,比如用户设置BlockSize = 256K,简单使用SlabCache方案就不能达到这部分Block缓存的目的。因此HBase实际实现中将SlabCache和LRUBlockCache搭配使用,称为DoubleBlockCache。一次随机读中,一个Block块从HDFS中加载出来之后会在两个Cache中分别存储一份;缓存读时首先在LRUBlockCache中查找,如果Cache Miss再在SlabCache中查找,此时如果命中再将该Block放入LRUBlockCache中。

经过实际测试,DoubleBlockCache方案有很多弊端。比如SlabCache设计中固定大小内存设置会导致实际内存使用率比较低,而且使用LRUBlockCache缓存Block依然会因为JVM GC产生大量内存碎片。 因此在HBase 0.98版本之后,该方案已经被不建议使用。

BucketCache

SlabCache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很大程度改善原有LRUBlockCache方案的GC弊端,还额外引入了诸如堆外内存使用率低的缺陷。然而它的设计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使用堆外内存这个方面给予了阿里大牛们很多启发。站在SlabCache的肩膀上,他们开发了BucketCache缓存方案并贡献给了社区。

BucketCache通过配置可以工作在三种模式下:heap,offheap和file。无论工作在那种模式下,BucketCache都会申请许多带有固定大小标签的Bucket,和SlabCache一样,一种Bucket存储一种指定BlockSize的数据块,但和SlabCache不同的是,BucketCache会在初始化的时候申请14个不同大小的Bucket,而且即使在某一种Bucket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系统也会从其他Bucket空间借用内存使用,不会出现内存使用率低的情况。接下来再来看看不同工作模式,heap模式表示这些Bucket是从JVM Heap中申请,offheap模式使用 DirectByteBuffer 技术实现堆外内存存储管理,而file模式

使用类似SSD的高速缓存文件存储数据块。

实际实现中,HBase将BucketCache和LRUBlockCache搭配使用,称为CombinedBlockCache。和DoubleBlockCache不同,系统在LRUBlockCache中主要存储Index Block和Bloom Block,而将Data Block存储在BucketCache中。因此一次随机读需要首先在LRUBlockCache中查到对应的Index Block,然后再到BucketCache查找对应数据块。BucketCache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修正了SlabCache的弊端,极大降低了JVM GC对业务请求的实际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使用堆外内存会存在拷贝内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写性能。当然,在后来的版本中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见 HBASE-11425

本文是HBase BlockCache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概述了HBase中MemStore和BlockCache,再分别对三种BlockCache方案进行了基本介绍。接下来第二篇文章会主要对LRUBlockCache和BucketCache两种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敬请期待!。

原文  http://hbasefly.com/2016/04/08/hbase-blockcache-1/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