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虎嗅全年净利82万 李岷解释称“没想明白”

虎嗅全年净利82万 李岷解释称“没想明白”

新浪科技 周雪昳 李英楠

去年12月,成立仅3年的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虎嗅)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科技媒体第一股。昨日,虎嗅公布了挂牌以来的首份年报。根据年报,2015年,虎嗅的营业收入为1650万余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8.54%。不过,虎嗅去年全年的净利润仅有82万元。

对此,虎嗅董事长李岷将其归结为“由于申请挂牌等原因,在财务与管理开支上多了一些支出!”

净利82万元

根据虎嗅招股书,2014年,其总收入是926万元,毛利率为56.85%,净利润为66万。2015年,虎嗅在营收方面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从其年报公布的商业模式以及盈利方式上,对于如何赚钱,虎嗅似乎仍在摸索。

对于82万的净利,李岷将其归结为“由于申请挂牌等原因,在财务与管理开支上多了一些支出”,根据虎嗅年报,其本期管理费用之服务费较上年同期增加195万,主要为公司挂牌新三板的中介机构服务费。事实上,对于挂牌新三板的公司,政府通常会有一笔政府补贴。

据了解,虎嗅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的补贴标准,“我区重点拟上市挂牌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上市挂牌成功后,奖励50万元人民币;通过上市挂牌融资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不过,虎嗅财报中并未提及此事。

此外,根据虎嗅年报,其盈利点在于向科技、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公司提供有偿的网络广告、整合营销和线下活动服务。其中,整合营销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50.83%。

在整合营销服务中,虎嗅依据客户需求,为客户制定整合营销方案,通过公司网站虎嗅网、移动终端 app、虎嗅网微信公众号等执行整合营销方案,并向客户收取服务费。事实上,在去年底 新浪 微博 关闭虎嗅网官方账号之前,新浪微博也是虎嗅网整体营销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虎嗅年报称,其目前的收入仍然以 PC 端媒介收入为主,并表示,2016 年虎嗅的客户投放将进一步加速向移动端转型,虎嗅需要在移动端产品和用户规模上发力,以满足客户需求。

挂牌五月无人问津

作为科技网站的代表,虎嗅网于本月初正式挂牌新三板,但新浪科技发现,截止发稿前,以协议转让为交易方式挂牌新三板的虎嗅科技(834527)在报价系统中成交仍然为零,显然,资本市场并不愿向其抛送橄榄枝。

不过,类似虎嗅这种无交易的情况,在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里并非个例。

新业务探索上,尽管虎嗅一直在鼓励企业“寻找更’聪明’的渠道与媒体”进行媒体化趋势,而不愿让企业从内部孵化转型。但从其年报来看,虎嗅在2015年并未有所创新,主营业务未较上一年有所变化。对此,李岷的解释为“在2016年之前,我们从未对收入有明确的规划与预期——这源于我们此前对未来产品与服务的思路并未明确。”

对于2016年的商业化方向,李岷称,除了继续做To B的整合营销收入及广告发布收入之外,还会开拓针对部份虎嗅特定用户的To C服务、以及围绕着初创公司的创业服务。“我们对2016年的商业化有了明确的预期与投入部署,希望这部份的努力在2016年的年报里有所体现”李岷称。

李岷回应黑公关及理财产品

除了盈利能力受到外界关注之外,关于虎嗅黑公关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对此,虎嗅去年底曾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黑公关”等失实言论的声明》,表示背后并无任何事关“黑公关”、“保护费”、“通过黑稿向企业要钱从而实现营收”的明暗交易与暗示。而在此次与年报一起公布的致投资者信中,李岷称:“虎嗅在公共关系上存在一些失误失策之处,对此,我们会持续改进。但是,对于一些纯属造谣诽谤的言论及人士,我们会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针对虎嗅用投资人的钱来理财一事,李岷认为,在公司的对公账户内,用富余资金购买了较之活期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恰恰是对股东、也对公司更为负责的行为体现,“作为媒体,非常推荐创业同行们也关注这一领域,以实现公司和投资人的利益最大化。”

原文  http://tech.sina.com.cn/i/2016-04-13/doc-ifxrcizu4093164.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