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看了一份《移动医疗公司最新死亡名单》之后,我心碎的总结出了创业公司5大致命死因

看了一份《移动医疗公司最新死亡名单》之后,我心碎的总结出了创业公司5大致命死因

前天一篇名为《移动医疗公司最新死亡名单》的文章给大家带来不安,很多朋友以无比沉痛的心情且强忍着热泪看完那文章,有些兄弟心都碎了,最后只想找个地方去喝几杯。话题如此沉重,我理解大家的感受,而文章有表有真相,且还有真实的数据,所以不管大家多么不情愿看到那事实,都没有人能回避血淋淋的现实。于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会在痛定之后思痛:那些失败者到底是为什么牺牲的?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文章中罗列了27家“烈士”的名字,都是近几年开始创业的产品。分析这些产品失败的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所谓定位就是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每一个产品的设计者都会使自己的产品具备特定的功能,这就是说,所有的产品都是有用的,有用就会有人用,没有理由说死就死。但是,产品的用途有大有小,使用人群有多有少,因此并不能说一个产品有用且有人用就必须生存下去。比如排在名单第一位的“心卫士”,其定位是“以心电监护及自动心电解析为主的远程实时健康信息服务系统”,这定位就很有问题。定位有问题,用户就也会有问题,生存就很困难。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经常用到。如果一个产品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当然是很有用的。但真正了解临床工作的人士都知道,心电图虽然有用却并不万能,很多疾病仅有心电图结果是无法诊断清楚的;

另外,心电图检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操作,如果把这样的工作完全交给患者自己完成的话,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心电图的解读往往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来完成,症状的获取是问诊的内容,体征的获取需要面对面的物理检查。如果没有症状和体征的数据而仅用平台的力量自动完成诊断的话,其准确性会受到质疑;

第四,对患者来说,使用这种产品的初衷不是为了知道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其最终的目的是想得到医生的帮助。但这样的产品并没有提供临床医生的入口,由此也就没有办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第五,对于医生用户来说,仅仅去为病人解读心电图结果是没有太大诱惑力的,医生都很忙,没有人会悠闲地专门解读心电图玩。

由此可以看出,“心卫士”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这样的作用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这款产品仅仅定位于这样一丁点作用的话,恐怕是必死无疑的。

其实认真研究名单上的所有产品,也许都存在这样一个致命的问题。产品定位有问题,就等于先天性缺钙,即使随后用再多的钙甚至银子补充营养都无济于事。

做产品就是做生意,最终的目的是赚钱,所以每一款产品设计出来首先必须考虑赢利的问题。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就冒然开始创业的话,那便与买六合彩打麻将无二了。那不叫创业,叫耍钱。

谈起赢利的问题,很多创业者会过高估计流量的价值,总以为只要有了流量就自然会有钱赚。但事实的流量并不会太容易让大家拿到。那么,万一不能达到大家目标的话,产品就没有任何退路了。所以,对赢利点的漠视是很多产品失败的重要原因。

上述文章罗列的产品中,多数都没有清晰的赢利点。比如“医生之家”,只是希望“执业师生、医务人员分享交流”,却止口不谈赚钱的问题。这做法本身就很有问题。既然大家好意思出来做生意,就没有必要把C格装得那么清高。钱是好东西,并不像道德专家说得那么肮脏。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今天的医生太喜欢数钱了,他们早就成了商场中的一份子。如今你只让他们谈风月却不让大家有收益,那么好了,谁会真心和你一起没完没了地装下去啊。

垂直产品并不是没有市场,如果特色明确,用户不会缺乏。但是,很多产品的切入点很不合适,这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产品就会自动退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比如“生命之源”这款产品,垂直于“女性经期管理服务”。大姨妈对于女性来说都是一生的大事,由此妄想的结果是,全人类有一半人口都是其潜在的用户。按理说这样的垂直是个伪定义,其实际的用户数量是惊人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今年的女性多忙啊,大家有减肥、瘦身、美容、化妆、理财、育儿、购物、约会、约P。。。(累死我了,让我喝碗水再接着说)。。。等等工作要处理,谁会因为大姨妈这样的小事情去弄你的那个产品啊?说实话,这样的产品连个TOY都不如,没有太多用户会喜欢。

由此可以发现,如此产品的设计是过于狭窄了。做个假设,除了管理大姨妈这样的业务之外,如果顺便能对诸如卫生巾使用之类的事务进行管理的话,也许会增加更多的用户。当然,要是捎带着把夫妻生活以及其他生活的业务也一并管理一下的话,相信很多另一半也会成为其用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流量。有流量才有钱,才不可能垂直到死,永垂不朽。

用户的体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产品设计的问题。如果一款产品除了有用还方便实用的话,用户怎舍得让这宝贝产品挂掉呢?

如今这个名单上的所有产品都挂了,说明用户体验都存在问题。这个话题是一个产品设计的问题。在互联网医疗开始的头几年,大家没有经验,找不到痛点,设计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产品不是不想做改进,但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产品还没来得及改进便不得不退出舞台了。这才是最无奈的结局。

看完这个名单后,很多人会思考一个问题: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到现在还厚颜无耻地活着呢,为什么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去了呢?

其实产品是不是能获得成功,除了产品自身的因素外,尚存在很多其他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钱的问题。做产品之初,烧钱是一定的,没有哪个产品一开始就能牢牢抓住用户的芳心。烧钱本身无罪,而关键是不能永远烧钱。当产品到了再没有钱可烧的时候,不死便天理难容了。

创业是个异常艰辛的事情,道路崎岖坎坷,很难一帆风顺。悲观的数据常说90%的公司都会死。按照四舍五入的说法来看的话,活的几率约等于零。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数字,会让很多人连续做噩梦。好在圈子里不乏乐观者,昨天有朋友专门撰文,对悲观的说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移动医疗公司最新死亡名单》一文的作者大约是因为这样的批评而感到太对不起人民群众了,于是很快将原文删除。这样的做法值得表扬。

不过话说回来,文章虽已删除,理性的思考与批判还是必要的。如果眼看着一批又一批产品纷纷阵亡而不进行反思的话,接下来死去掉的会更多更快。说不定明天再上名单的那些位就是你们啦,弟兄们。

作者野夫,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资深网络医疗观察者,微信号:willinew。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