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巨头纷纷加入竞争,移动直播有多大的想像空间?

巨头纷纷加入竞争,移动直播有多大的想像空间?

Facebook推出了移动直播服务Facebook Live,和Twitter去年收购的移动直播服务Periscope形成竞争。早于此之前,移动直播应用Meerkat已经兴起,应该说移动直播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Facebook的加入会让备受争议的移动直播市场更加为人关注,社交媒体终将把视频作为重要的交流手段。

今年春节,我利用一套简单的专业4G即摄即传设备玩了次家庭春晚直播,数据显示,最多时有26人在线观看,一般时候有8个人左右在线,持续了整个年三十。当然人最多的时候应该是我侄媳妇的出演时间,她远在外地的家人是最大的拥趸。做完这样的直播,我应该是很失望的,实际收视率跌出我的意料,别人确实没多大兴趣一直傻乎乎地看你的忙活。当然如果我是明星,效果可能就是另一番状况了,但这就又进入大众广播的范畴,作为私人的个人直播,确实不能追求收视率。

Facebook在这方面也是这样想的,他希望用户能在自己的朋友群中直播,同时最好是一些大家关心的事件。比如你和小伙伴的一场足球赛,或者就是一次简单的街头游戏。 在这方面,个人移动直播确实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毕竟视频内容的吸引力会比文字高很多

而事实上Facebook现在也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和微博的衰败是一样的,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们开始放弃花更多时间在Facebook上,他们已经被许多视频直播网站所吸引,尽管那些直播的内容和他们并不直接相关。而利用视频把社交圈重新巩固起来应该是Facebook最想完成的工作。

毫无疑问,移动直播在中国的成长是快速的,很多公司已经玩出了商业赢利的模型,而更多的所谓“网红”也在各种商业力量的推动下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在视频直播下,色情成为一个大问题,前段时间就有著名网红在视频直播的时候当众脱衣。也许我们能接受一对一视频聊天时的私密举动,但是如果在公众环境下做这样的举动,肯定会引来社会的否定。移动直播在避免涉黄方面小心翼翼,却又半遮半掩。

当然,现在的大多数视频直播还是基于宽带的固定秀场式直播,但是在4G的宽带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移动直播应用受到了用户的青睐,而它们的商业模式也大多与传统的视频直播方式差不多,移动特点不是特别突出。上海曾经出过一个严重的跑车车祸,而据说,当时他们就是在做所谓的“弹射”的视频直播,许多人在线实时目睹了这疯狂一幕。 应该说当下的移动直播给社会带来的印象更多是负面的。当然这和使用这一新鲜方式的用户群体特质是有很大的关系

比较正面应用移动直播的用户群体多是专业的视频生产群体,尤其是电视台新闻部。他们在3G时代就开始尝试移动直播,当然限于带宽,这种体验不是很理想。但是4G带来了更好的想像和体验,特别是很多新闻机构引入无人机新闻之后,这种移动直播成为一种标配。

而国际上也在探索移动直播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过去的新闻制作一般是派出一组人,拍摄现场以及记者出境,会有所谓的EFP(电子现场制作)和ENG(电视新闻收集)之说,移动卫星车出场的时候阵仗是很吓人的。

但是现在技术进步了,制作也简单了,一个4G背包加上摄像机就可以实时在线地一直移动直播,而电视台不需要派出现场制作人员,一切剪编播都可以在台里的大本营里完成,派出去的人就象一只眼睛一样,他基本不用考虑太多制作的事情,而借助移动通讯,还可以实时接收来自新闻中心的命令。真正有点象军事上的那种“打了不用管”的效果。配合现在已经可以商用的所谓“拍后对焦”技术,更不用在现场去考虑对焦问题,一切可以通过直播回传后在后方进行处理,这个时候移动直播就真正帮助专业视频制作人员进入到“云”的时代。

也许移动视频直播的兴起还需要些时间,但是随着重量级用户的参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终将被某种直播应用吸引,在自己的社群,朋友或者是同事这样的社交群体中做着大量的直播。而大量的直播也将会分流观众的注意,传统媒体的广播功效将进一步地大打折扣,社交视频终将赢回这一局。

新的时代不是“人人都是导演”而是“人人都是摄影师”,移动直播不仅仅是流量的消耗,更多的是人们对互联网、对社交圈的更重依赖,也许这就是Facebook想像的移动直播的空间所在。 (本文系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2016年5月刊专栏文章,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巨头纷纷加入竞争,移动直播有多大的想像空间?

钛媒体 2016 T-EDGE 首届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峰会即将开幕

(http://www.tmtpost.com/event/t-edge/2016VRSummit/index.php)

抢票地址即将关闭、抢票地址即将关闭、抢票地址即将关闭!

5月20日,深圳,不见不散

这将是一场影响力将超过百万人的峰会,华丽丽的中美两国嘉宾阵容向左,最具份量的VR产业研报向右。

原文  http://www.tmtpost.com/1706804.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