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人类灭绝?这不只是危言耸听

人类灭绝?这不只是危言耸听

  英文原文:Human Extinction Isn't That Unlikely

  核战争、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的肆虐都会使上千万人丧生。这些都是全人类所遭遇的最大威胁。它们是人类的噩梦,而且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是人类社会每天都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根据英国的「应对全球挑战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这些威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该基金会的年度报告《全球重大灾难风险》提出了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数字:在美国人的一生中,每一位美国公民死于人类灭绝事件的概率是出汽车事故的五倍,其中部分原因是人们不一定会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每一年,每 9395 人中就有 1 人死于车祸,即出车祸致死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但是这个概率需要在一生的时间跨度内去考虑。因此,美国人死于车祸的概率大约是一百二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或者核战争的威胁,人类遭遇灭绝的概率则要大很多。据英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总理报告《斯特恩报告》(The Stern Review)估计,每年人类灭绝的概率大约是千分之一。这个概率听起来或许很低,但是当时间跨度达到世纪时,这个概率就很高了。该报告估计,在下一个一百年间,人类社会面临灭绝的概率达到了 9.5%。事实上,《斯特恩报告》提出的 9.5% 这个数字仅仅考虑了物种灭绝的风险。而《全球重大灾难风险》报告则考虑的是将所有风险考虑在内,而灭绝的人口数达到地球总人口的 10% 的情况。

  「我们并不希望我们提到的事件真的会发生,或许这些事件并不会发生。但是,我们也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以应对这些情况的发生。」《全球重点项目》负责人 Sebastian Farquhar 说。例如,大多数人都需要在汽车中安装气囊,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可以救人一命。我们或许认为人类发生汽车事故的概率很低,但是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降低损失。

  那么哪些事件可以导致人类灭绝呢?该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和核战争是最可能的两种因素。一方面,正如我们所知,在冷战时期,人类社会曾多次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即便是在相对和平的 90 年代,这样的威胁也曾经发生过:

1995 年,俄罗斯的攻击系统误将挪威气象火箭当做潜在的核武器攻击对象。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甚至取出了核武器启动代码,并且打开了核手提箱。幸运的是,俄罗斯领导人最终认为这是一次误会。

人类灭绝?这不只是危言耸听

  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风险。很多气候科学的专家都认为,在本世纪末,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产生超大尺寸的超级风暴。Farquhar 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案来应对全球气候的巨大波动。而其他的一些风险也不会随着技术的变化而降低。每年地球都遭受着超级火山爆发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事情一旦发生,都会将事件发生地点附近夷为平地,同时也可能会将尘埃带到大气中,从而阻隔太阳光,使得全球温度发生骤变。(大多数气候学家也认为核战争会带来类似的影响。)

  然而,就目前而言,流行性疾病所带来的影响更甚于前面提到的其他风险。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千年间,造成全球性灾难的两个大事件都和瘟疫相关。1340 年爆发的黑死病夺去了当时全球 10% 的人口的生命;在此八个世纪以前,即 541 和 542 年爆发的东罗马帝国大瘟疫夺去了大约 2500 万到 3000 万人的生命,相当于当时世界 13% 到 17% 的人口。幸运的是,在 20 世纪还没有发生过这样大规模的事件,即便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与此相去甚远: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去了约 1% 世界人口的生命,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数相当于当时世界人口的约 3%。只有 1910 年代末的西班牙流感疫情比较接近中世纪的瘟疫,该瘟疫的横行夺去了 2.5% 到 5% 世界人口的性命。

  该报告还简单提到了其他可能的风险:基因工程、地球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核战争或者全球气候变暖不同,该报告认为这些威胁都还只是名义上的:

事实上,在这些技术发展的早期,没有人会预料到它们最终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在核武器发现的四十年前,没有人会预测到这种技术最终会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之一。与此类似,也没有人会真正意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全球气候变暖、生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可能具有何种威胁。

人类灭绝?这不只是危言耸听

  那么什么才会是这些领域的「安全气囊」呢?Farquhar 认为,针对不同的威胁,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可以对症下药,例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核弹头储备等。但是,如果技术的发展促进食品的增加的话,人类文明的弹性也会逐步增加。如果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人们对于太阳能源的依赖(尤其是食物),当遭遇火山或者核武器的威胁时,人类也有可能会捱过寒冷的冬天。

文章来源:The Atlantic. 由 TECH2IPO / 创见林云箫编译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