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大颠覆,银行80%的业务将逐步被P2P取代!

今天你不改变,明天别人改变你。

中国经历
30 年的高速发展与财富积累,弯道超车进入了金融资本时代,互联网金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步侵蚀传统银行业务, P2P 将直接挑战传统银行的金融老大地位。如果银行再不作出任何改变,未来 20 P2P

真的有可能干掉传统银行!

P2P 数量是银行的近 5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16 年全国共有 832 家银行,几十年来,总体数量变化浮动小,一直平稳发展;但 P2P 平台从 0 家发展到现在的 4029 家(即时注册数量,每天都有新增),交易量近 1 万亿,而这只用了不到 10 年时间,依然充满竞争与活力,整个 P2P 行业日新月异。但相对于银行几十万亿的交易总量, P2P 1 万亿的交易总额,确实有些势单力薄。 P2P 真的能干掉很行吗?这得从银行的市场现状说起:

P2P 正抢占银行 80% 的市场

很多人把 P2P 的成功归结于互联网。其实不然,技术只是手段,真正推动 P2P 行业发展的不是技术推动,更不是政策推动,也不是高收益,那会是什么呢?个性化需求推动。记得上次在复旦大学《互联网 + 背景下商业模式新逻辑》讨论会上,平安前副总裁、永利宝现任 CEO 余刚谈了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 P2P 的发展动力是那些 80% 没有被银行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或个人客户的需求,因为目前的银行业仅服务了 20% 的大企业客户。” P2P 的产生,正是基于这 80% 被忽略的市场需求。那具体是哪方面的需求呢?

这种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银行生态链环节上的服务个性化缺失需求。银行承担着整个金融生态链条上的大部分,其基本业务有三项,分别为负债业务(就是大家存钱到银行)、资产业务(银行借钱给大家)、中间业务(代理支付和理财)。吸纳存款是银行的强项,有国家信用担保;但在资产业务方面,银行的主要客户还是国有企业,而一般个人或中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钱,加上银行繁锁的贷款流程,审批时间长,贷款额度有限,并不能满足客户短时间内周转资金与解急难的个性化资金需求。这种需求,恰给了 P2P 平台发展机会。

传统银行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缺乏认知,导致效率底下, P2P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筛选和整合优质资产,中小微虽然抗风险能力低,但也有很多优质资产有待开发,一个上海做外贸十几年的老板,上海有三套房,因急缺 200 万资金临时周转 2 个月, P2P 就能根据其多方信用的调查,协助其快速获得资金,帮助中小微优质企业渡过临时难关。

小而精: P2P 子弹已上膛

传统银行线下网点、柜台等遍布全国,存、借款,理财、支付功能齐全,这种大而全的模式,一是运营成本与线下获客成本高且效率低下,银行亏损的消息多有报道,而 P2P 平台主要以线上平台为主,成本低,运营效率高;二是船大难调头,传统银行已形成固定模式与格局,牵一发动前身,很难做出创新和改变。现有 P2P 平台,大多为小而精模式,能灵活应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快速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性与聚众性,能将很小的个性化需求迅速聚集并放大,形成一个市场,而这正是传统银行所做不到的。 P2P 游击战术,已经在金融市场撕开了一道裂口。

严格来说, P2P 从出生伊始,虽然得到了互联网金融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但还是在试点探索发展阶段,与银行相比, P2P 在规模、风控、资质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 P2P 行业正积极接受整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银行还不作出任何改变的话,未来 20 年,谁知道 P2P 会不会干掉银行呢?

作者声明:本文为原创,平台发布或转载时, 请在文末注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潘炳供职于 永利宝 ”字样

原文  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66753.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