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虚拟现实画面已经很逼真了 但声音做的还远远不够

  最近一直在 VR 领域布局的英伟达终于放出大招,发布全球第一个实时物理模型的声学仿真技术——VRWorks Audio。

  据悉,目前已有的 VR 音频技术仅仅在虚拟环境内提供精确的 3D 位置,但实际上声音在现实世界中还能反馈出更多信息。

  在英伟达的演示视频中,使用者不断移动,我们能听到回声不断的变化,并且还能感受到回声所带来的空间感、距离感。

  除了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效果,英伟达更多的是带来一些思考:不温不火多年的 VR 音频概念能火起来吗?

  VR 可以说是当下最火热的科技趋势之一,但虚拟现实环绕声(又或者叫 3D 音频、5.1 声道、双声道或者什么别的名字)技术还从来没有在专业音频领域获得热捧。虽然和视频服务几乎一起进入市场的环绕声技术现在已经出现在了所有新电影、音乐会碟片、游戏以及电视剧中,但无论是 CD、SACD 音乐、黑胶唱片还是流媒体音乐服务使用的都仍然是较为传统的立体声音频技术。

  上世纪 70 年,当时的刚刚出现的四声道音频技术曾被认作是科技界的下一个大事件,这一技术曾一度出现在了黑胶唱片以及其他一些音乐带产品上,许多唱片公司也都非常看好这一技术形式,并在那个时期发布了多个使用四声道音频技术的作品。然而,这一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设备来说四个喇叭实在是太多了。

  到 2000 年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到了纯音频环绕声技术。因此当 SACD 和 DVD 音频出现的时候,很多音乐发烧友都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的音频格式。的确,这两种格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原来的 CD 音质,并且可以让听者感受到声音的细微差别和多声道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市面上 SACD 格式的音频产品已经非常少见了。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纯音频蓝光环绕声产品的出现,部分歌手甚至开始以虚拟现实格式重新录制了自己的唱片。不过,还没有哪个歌手愿意全部以立体声格式录制唱片。

  简单来说,以虚拟现实格式录制音频一般会采用到所谓的“双声道录制”技术,即耳机套在仿真头的耳朵上进行录制。最理想的产品效果是,所录制的音频文件聆听效果能像一个乐队在你的身边单独为你演奏一样。事实上,早在 70 年代后期,美国歌手娄-里德(Lou Reed)就曾推出过这类似效果的唱片,但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效仿他的作法。

  那么现在主流市场上究竟还有哪些常见的音频格式呢?杜比全景声和 DTS:X 3D 环绕声都是基于听者的空间音频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给人极强的代入感。但就我在纽约实验室的亲身体验来看,我并不觉得这两种技术相对 5.1、7.1 声道拥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不久前出现的 DTS Headphone:X技术宣称够令消费者仅用耳机真实还原出家庭影院级的环绕声体验,但是这一技术还没有对外发布过任何演示视频。

  事实上,早在 2010 年的时候,配备 Realiser A8 处理器的耳机就宣称将会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环绕立体声体验。不过一套包括耳机和扬声器在内完整的 Realiser 系统零售价达到了 3360 美元。

  当用户体验 Realiser A8 处理器带来音效的时候,甚至需要把耳机脱下来确定声音是不是从房间内的喇叭传出的。从这些亲身经历来看,Realiser A8 处理器的空间定位能力非常令人信服,遗憾的是其生产商已经不再生产这一产品。

  可以肯定的是,部分科技极客迟早会找到将传统立体声转换为沉浸式音频文件的方法。但就目前而言,所谓的“3D 音频”、“虚拟现实音频”技术仍然处于理论阶段,且这一技术恐怕需要有人投入大量资金才会迎来实质性发展。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