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从“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到“万物互联”

从“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到“万物互联”

华为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总裁:万飚

在4月26日MateBook的发布会上,华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作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个也应该接下来华为重点战略。表面意思来看,华为是想实现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所有用户使用场景全覆盖,这大概也是其笔记本产品设计成二合一形态的一个原因。因为这种形态的产品,可以兼顾办公与娱乐中的多个场景。

当然,产品形态还远不止如此。华为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总裁万飚提到:华为的梦想,是建立全球领先的被消费者喜爱的智能终端的品牌。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华为终端产品的形态会越来越多,也包括更多的可穿戴产品。从访谈中得知,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这个事业群是刚成立的,万飚也是首次在专访中露面。“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刻提出这个战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伟哥为大家做这篇解析。

从万飚的职责,看华为“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

万飚负责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所做业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三组场景,如下:

  • 第一,个人场景,即围绕个人场景下的随身携带或者是佩戴的智能终端。 智能手表、平板电脑、MateBook以及更多形态的以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设备为主的产品,都属于这个场景中的产品。
  • 第二,家庭场景,即用户整个家庭环境下和家庭场景下的智能终端。 华为最近发布了一个智能家庭的战略,核心目的是通过智能终端和设备,让消费者工作和生活更舒适。内容包括路由器、芯片、操作系统及Hilink协议标准、OTT盒子以及更多的家居智能产品。
  • 第三,车的场景,内容包括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一系列的车联网相关芯片、技术、协议与模块化产品。 这一块儿主要做车的连接,3G、4G以及5G的相关通讯技术与协议都有涉及。目前一些模块化产品,已经被奥迪、奔驰等汽车制造商所采用,这对以统一标准很重要。

基于这三种场景以及背后统一的云平台,未来不管有什么样的硬件终端与硬件设备,不管形态怎么变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全场景覆盖用户,也就是“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伟哥认为, 这是未来“万物互联“(IOT)其中的一种体现方式,如同“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华为对于“万物互联”具体描述则是“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种形态。可见,这个战略是切入未来的物联网的,三大场景都是围绕人、物与连接。

以终端场景定义产品,将成“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标准

苹果手机、笔记本等产品是以软件定义产品,这符合工业互联网的产品定义精神。现在来看,MateBook则是以终端场景来定义产品,华为生产的所有设备都是以在各种人与互联网连接场景下的无限延伸,这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多产品形态,也意味着华为未来移动产品的丰富性。当然,这种以场景定义产品的新方式,也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新的产品标准,从而衍生出更合适的商业模式。

其实智能硬件厂商都有这个想法,因为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是“万物互联”的天下。 谁的产品能最大化的连接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就能创造更多的盈利模式与更大的市场。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能够以某个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不容易的,能以多个产品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无疑会更难。如果消费者所用的全部移动终端产品(包括可穿戴产品)都是同一个厂商的产品,其价值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这样,华为才会做一个“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的定位。其实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百度发力人工智能,阿里深研大数据,腾讯重度投资智能硬件,360做手机,小米做家居,乐视做汽车,都能证实这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去年开始各商家都开始布局生产的VR设备,很明显也是在抢占连接互联网的新入口。

通讯产业链在物联网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传统企业优先意识到这一点的,以通讯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先,这里面包括三大通讯运营商(广电拿到牌照后,已经变成四大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生产商,IDC服务商(现在已经变成云计算服务)等。同时,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普及,中国消费者之所以都能用上性价比超高的移动设备,都离不开这些商家。可以说,在中国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通资本的支持,“万物互联”的最基本产品是智能硬件。2014-2015这两年,资本市场出现了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热,各大投资机构争相投资布局这一领域,PreAngel的顾浩曾一口气投资的数十个智能硬件项目。但是到2015年下半年,智能硬件明显的冷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项目死了大批,另一方面资本看到了很多智能硬件项目的弊端,大部分项目都缺乏生产制造以及技术研发等资源,互联网品牌在线上的人气与线下的生产制造有着严重的脱节。

到最后,人们才发现所有智能硬件商家在讲的“万物互联”,现在来讲大概只有四大运营商、BAT们以及华为、中兴有可能做到,除此之外的其他企业不能说做不到,可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在近几年的商业发展进程中,大家应该能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是花钱就能做到的,除了资本以外,还要看实力、思维与情怀。

实现“万物互联”的重任,最终要落到硬件厂商身上

本质上,BAT所做的连接也是基于智能硬件,不是国人大量使用智能设备,不是中国日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根本无法谈及各种连接与商业模式。 一定程度上,互联网的各种移动互联网项目,都是在享受移动设备普及的红利,这一点与移动设备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互联网企业做的是服务内容,硬件厂商做的是硬件内容,在当前这个阶段,以此相辅相成才能做好连接,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万物互联”1.0时代。

所以,“万物互联”的重任还最终还是要落到硬件厂商身上,尤其是具备专利技术、能够研发创新、能够独立生产的厂商。而华为在这个阶段提出“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的战略,显然是深谙这个大趋势的。 不管是“连接人与服务”,还是“BT时代”,抑或“只专注连接”,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落到服务与硬件免费普及的阶段,到时候就很难说清楚哪个公司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了。 正是因为这样,董明珠才一直不认为格力是传统企业,而从近期接二连三传出的乐视收购酷派的传言来看,乐视或许早晚会收了酷派,完成一个线上线下的大统一。

“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与matebook等终端产品,让我想起了的埃隆·马斯克的马斯特集团与特斯拉汽车。在马斯克的眼里,特斯拉并不是一款单纯的电动汽车,而是其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附属产品,也是为能源节约而做的第一步。其产业链上还有SpaceX公司的火箭与太空舱,还有更多的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所做的这些产品,都是围绕其新能源场景而做的,生态为主,产品则在其次。“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个战略,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大家都能在产品之外考虑一些未来的事,应该会更好。

【王吉伟,传统企业走出的自媒体人,商业模式评论人,互联网+研究者,互联网说唱人。关注O2O、企业转型、新媒体、互联网金融、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微信公号:jiwei1122】

原文  http://it.sohu.com/20160530/n452003957.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