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最近在研究百度地图和滴滴出行,有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通过搜索得出“出行”二字的定义:出行,指车辆、行人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移动的交通行为。从这一点上来看,滴滴打车很好的诠释了“出行”,因为不管是出租车、快车、专车、顺丰车还是大巴车等等,都是围绕交通工具和行人这两个要素,并且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这两个点。所以我认为“滴滴出行”这个名字起的特别好。

但是,在这里我想扩展现代生活中“出行”二字:因为某种原因,做了某些准备,通过某种交通方式,到达某地,要完成某种事情。比如,今天我想从西二旗去中关村参加技术峰会。从出行前的定位、路线规划到出行中的导航、用车,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餐饮娱乐、汽车加油等O2O服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出行行为。曾经有一个朋友说了一句话感触很深,很多企业都是在解决显性需求,但是隐形需求基本上没有挖掘出来,比如一个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通过就是他的显性需求,而考了高分具体需要去哪个机关单位就是他的隐形需求,其实往往这块也会让很多人迷茫。举个更简单的例子,高中老师告诉你高考必须拿高分才能上好大学,但是等你考了高分,面对国内这么多大学和专业,你知道该选哪个么,包括老师也不能给你答案。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在我看来目前“滴滴出行”是希望从出行方式也就是出行中切入“出行”领域,而对于百度地图,则是通过地图、导航也就是出行前、出行中这两个维度切人“出行”领域,从这一点上除了百度地图用了两个维度之外,其实还无法判断出谁更有优势。接下来的分析,将会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

刚才基于扩展后的“出行”领域,我将它未来的进化定义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点对点;

现在不管是滴滴出行、Uber、神舟、易到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叫车”工具软件,出行方式也有很多种: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大巴车、待见等,可以发现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将一个人从一个点送到另一个点,而不关注用户的其他需求,虽然现在出了“怀孕妈妈”专车、“接送孩子”专车等不同用车场景需求,但是都是和用车这个大场景有关,如果脱离于“车”这个要素,基本上所有的打车软件都派不上用场。所以这个层级,我把他定义为“点对点”。对于百度地图来说,优势基本上可以凸显出来,因为它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层级,也就是“点对面”。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第二层级,点对面;

现在大家对地图类产品的认知,主要还是在定位、导航这些工具类属性上,但是细想下,每一次用地图、定位或导航的最终目的大多都是指向某种生活服务,不管是看电影、聚餐、见人,还是叫车等等,地图上蕴藏着万亿级别的场景化需求量。这些需求的获取,都是通过地图POI来完成的,POI,“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可以翻译成“兴趣点”或“信息点”,每个POI包含名称、类别、经度纬度等信息,我们在用地图上看到xx商店、xx饭店的提示,就是POI数据。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这个数据就是为了你从A地到B地,其实也是为你从寻找服务到获取服务而设计的,当地图上的POI数据越来越多,用户能在地图上找到的服务地点越来越丰富,这就为地图从导航工具转型为服务平台奠定了鲜活的基础。例如现在百度地图上能够找到3800万个POI数据,这些数据中,有2000万个与生活服务深度关联,而用户搜索比例占到70%,也就是10个人中,会有7个人与这些生活服务POI数据连接起来。管是美团、大众点评还是滴滴出行,只要嵌入地图模块,我们姑且都认为是从地图上直接或间接转化成服务消费数据,POI已默默承担起移动地图O2O的数据支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用户这个点,可以依托于地图,辐射出“出行”需求这个面,从出行前的定位、路线规划到出行中的导航、用车,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餐饮娱乐、汽车加油、保养等O2O服务,全面覆盖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三个出行场景。先不说百度地图现在做的如何,单从地图这个角度来看,基本上符合“点对面”的层级。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第三层级,面对面;

随着目前的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未来POI的信息量和交互功能都会以几何级别来扩充,未来从横向和纵向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从横向来看,未来的POI不会只是静态的商家数据,而是应该包含地图上所有动态的点,比如出行的车辆、人,都会成为POI数据的一部分,前不久百度地图接入了顺风车服务,其实业内早有共识,这就是POI横向扩充的一步棋。

从纵向来看,POI数据不是现在你在滴滴或者某个出行软件上看到的文字简介,文字与定位信息只是POI数据层级中最底端的一层,POI的未来应该还包括热力数据、全景影像、景区或者室内导航、购买信息等等。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如果以后上面说的横向、纵向扩充都能从技术手段实现,那用地图的体验应该是这样的,譬如你在地图上看到一个饭店,你不仅能知道饭店的名字和位置,还能看到今天菜单是什么,看看菜的图片甚至视频,有价格有评价,有订座情况,你甚至可以直接手机上看样下单点菜订座,进去吃就行。很简单,POI扩充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手机APP上给你一个真实世界,甚至是比真实世界更为高智能的版本。

目前这些技术都在慢慢的实现,国外的谷歌、国内的百度,这些科技巨头手中都有能迅速实现的技术,这些技术能让地图的POI采集,大部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一个点一个点的测绘,而是通过自然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借助用户、商户等UGC的文本及图片,通过机器的运算与审核,迅速更新。以前一个地图数据需要几个月才能更新到地图产品上,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世界,可能是几个月前的,但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其实已经可以在短短1、2天内就完成数据更新,你地图上的世界跟真实世界非常近似。

如果地图未来能做成上面说的那样,那它本身就是一个聚合了最庞大O2O服务的动态平台,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平台其实更像是“生活、出行管家”。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地图要做O2O平台,第一步是要把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个映射,把线下服务都吃进去。

像淘宝店,都是一个一个的虚拟店铺,它可以是一个住宅,一个地下车库,一个商业网点,甚至荒郊野外,有网络就可以经营店铺,但是O2O需要实体店铺。

但是当地图通过POI把虚拟世界建立起来之后,玩法就不同了。当你走到一座居民楼下,地图会提示你楼上二单元301户是一家味道绝美的私家菜馆,尽管这个菜馆在现实世界里面可能没有招牌,没有广告,连提示都没有,但是虚拟世界可以告诉你这家菜馆的菜品精美,价格合理,可以让这家店生意兴隆。

当虚拟世界成为了现实世界的投影,是可以反过来改变现实世界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面到面”,现实世界是一个面、虚拟世界也是一个面,当最终构建起两个世界并且达到相互的投影,就基本上进入到第三个层级。目前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第三个层次。

通过对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未来“出行”领域一定是技术和数据的竞争,而不是金钱的较量。O2O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烧钱培养用户习惯,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只是现在迫不得已的一种培养用户习惯的一种方式,当未来技术和数据都已经足以支撑起一个虚拟世界的时候,更多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质的飞跃。

滴滴目前做的方式其实真正意义上只是优化了出行的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出行的结构,更没有真正的创作“出行”需求,本来更多用公交和地铁的,现在用了快车,所以用快车的比例大了,但是“出行”需求的数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滴滴、Uber、百度地图们看过来:真正决定“出行领域”龙头地位的,不是金钱,而是....

不管是滴滴也好,百度地图也好,对于他们必做的一件事: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滴滴目前在这块明显较弱,出行交通工具的数量多少并不代表纵向生态衍生的能力。

滴滴如果想要在未来威胁到百度地图的话,我认为有几条路必须走:

第一:必须拥有自己的地图、导航。这样可以快速补齐地图本身所带来的短板,并且像百度地图一样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全流程覆盖。

第二:必须抱着开放的心态做生态。滴滴目前做的东西太多了、交通工具、汽车后市场等等,确实盘子大了有太多路可以选,但是一定不是都要自己做,不然战线铺的太长,四面受敌。倒不如最后开发平台,成为一个类似于微信一样的平台,形成一个属于“出行”领域的生态系统。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相对于BAT来说,滴滴目前的技术积累还比较浅,更不能和国外的具体相比。但是基于刚我我说的第三个层级“面对面”一定是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滴滴需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实力。

对于百度地图来说,目前只能说“地图”这条路会占有一定的先机,但是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会成功。其实百度地图的短板也相对较多,比如:变现能力还没发挥出来、生活服务创新不足、用户习惯教育成本较高等等。

百度、滴滴出行这两家企业都是最近在研究,分析他们也是想更多的去了解,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格局不好说,但是“出行”领域一定会划分新的版图。

本文由作者邢伟(微信号:xingwei8894)授权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