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消费“谈资”的代价

文 | 阑夕

据我所知,很多商业杂志除了头版特稿之外,阅读量最高的,是那种刊载业界声音的集萃篇章:谁谁谁,又说了什么金句——凑成十来条,便是一道秀色可餐的美味甜点。

与受捧程度不相称的,是这类栏目的制作成本。

有编辑用「边角料」来定义相关内容:大多数都是公开发言或是接受采访时的只言片语,可能在某些方向具有足够的力度,同时兼具言简意赅的优点,便可作为积攒的素材,稍作筛选,即可印刷。

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学原理:需求决定供应。

就像考试前夕,翻着教科书齐刷刷的跟着老师划重点的场景会在中国所有教室里上演那样,功利主义是效率的忠实拥护者,它厌恶冗余、反对浪费,只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径。

因此,当「谈资」市场的应运而生,或许也和这个生活节奏与工作压力同步剧增的时代有关。

越来越多的微信公号,开始不约而同的在篇首插入一则Tips:「X分钟读完」。

是啊,大家都这么忙,对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进行明码标价,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连周星驰,也在《大话西游》拍摄之后的第十八个年头,将「爱你一万年」的炽热改成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理智。

站在这个角度,坦诚对于「谈资」的供应,仍比那些将「谈资」包装成不世出的干货与真理,要不那么流氓一些。

只是,「谈资」纵有千般符合人性,在市场之外,它的遗毒还是不容罔顾。

最大的恶,莫过于助长断章取义的惰性。

贾宝玉对林黛玉所说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固然浪漫,然而若非阅尽繁华,所谓决断也不过是意气罢了。

「谈资」的内容结构,必然不会容纳论证过程,它的脍炙人口的传播,取决于文案的精妙、措辞的机灵、观念的上口以及价值观的市场。

所以「取好标题」也成为了新媒体运营的基本功,当一则标题出现在朋友圈,也就意味着分享者是在借题喊话,将个人意志贯彻到了铿锵的短句上。

有调查表明:在对超过3000字的文章的分享行为中,有着76%的分享者没有读完全文,他们的赞同态度,都集中在标题和正文的前300字。

简而言之,信息的平等,也伴随着信息的误读,人为的裁剪和粘贴,反而加剧了真相的获取难度。

就像前段日子,经过几道拙劣的工序,很多网民真的相信,一个在康奈尔和伦敦政经分别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从政以来从来就未缺席过电视辩论和公共演讲的台湾领导人,因为英文和中文不好而在与美国商务部官员的会晤中「结结巴巴」和「丢人现眼」。

毕竟,「谈资」如果足够生动有趣,何必费力的翻出去观看完整视频呢?

科技的进步表现,自然是贩卖懒惰的,汽车让我们不必消耗脚力,空调让我们毋须摇扇求凉,这些成果,都值得敬重和赞美。

不过,鼓励智力上的懒惰,向来争议巨大。

在美国的一些书店,陈列那些大部头名著的货架上,也会对应摆放轻巧俭薄的「精读版」——通常不到原著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美剧《好汉两个半》里,查理就曾带着他那个不太愿意读书却又必须上交读书作业的侄子,去购买「精读版」的名著缩短阅读时间。

我不否认这种「精读版」的作品有着实用价值,但是,就和方便面的烹饪无法出现在任何一档美食节目上的道理一样,理解速成的需求是一码事,鼓吹速成的价值又是另一码事。

所以在很多时候,「鄙视链」的存在是有其意义的,「谈资」的消费当然不应当被禁止,但它无论如何也都必须遭受鄙夷而非赞同,否则,我们可能真的会永久性的失去对于雄浑知识和苦涩真理的敬畏。

当然,在乐观者看来,「谈资」能够很好的起到入门跳板的作用,适合激发意外的兴趣。

比如斯蒂芬·霍金在撰写《时间简史》时,一边抱怨「书中每多一个公式,读者就会减少一半」,一边极尽通俗的将物理学拆解为华丽的修辞和中学的语言。

罗振宇在面对传授「二手知识」时的辩解,要么那些用户什么书都不读,要么他们还愿意出于虚荣等目的来接收一些所谓的「二手知识」,两害相权,自是取其轻也。

终于,这又到了「分寸」的计较上。

可能我的思维体系还是偏向于陈旧一方吧,我总觉得,将「可做谈资」贴成标签、鼓励用户冲着这种捷径前仆后继,仍然有些匪夷所思。

就像烟草商品的包装必须醒目贴上「有害健康」的标识,如果没了这种自知之明,就会沦为自欺欺人。

作者 阑夕 微信公众帐号:techrea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阑夕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1367/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原文  http://www.huxiu.com/article/151367/1.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