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是90后,但直播第一次让我恐惧苍老

我是90后,但直播第一次让我恐惧苍老

上周五作为米粉去参加了一场MIUI直播间的直播活动。去参加这场活动其实目的有三,一是见见朋友保持联络;二是亲身去感受小米的工作氛围;第三则是直播太火了,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正在投入直播的大潮之中,笔者想去真真切切地去感受一下直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说实话,虽然身为90后,但笔者对直播一直还是保持着狐疑的态度。所谓下一个流量入口、颠覆现有社交方式的说法不绝于耳,对于笔者而言,这真的是天方夜谭。而直播和网红之间那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让直播带有了某种“桃色”的印记,加上媒体一些夸张的渲染,“直播睡觉日入万元”、“网红女主播日入十万”等新闻更是另直播在人眼中有着严重的偏见。

这一系列的印记让笔者对直播在心底就有几分抵触。但毕竟是从事媒体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笔者一直都把一句话牢记在心头,“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也正是如此,即使反感或是本能地抗拒,也会强制自己去了解、去结缘,所以也是逼迫自己去参加了这场MIUI直播间的直播活动。

难道我out了?一场直播引发的思考

这场活动其实和笔者想象的有几分不同,因为笔者一开始把它想成了是一场访谈类的节目,大致是谈一谈自己和MIUI的故事,最新的MIUI8体验之后有何感受,再加一些插科打诨的爆料,以及现场的福利抽奖,最多一个小时可以结束。

但没想到,这场直播一口气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一共有6万余人次围观。跑去想象中的一些传统的节目内容,以及屏幕面前的答疑解惑,这更像是一场小米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全方位展示,以及将自己人格化与屏幕面前的网友展开社交。室内的直播结束之后,这场直播还被搬到了室外,直播现场撸串。而且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还会直播自己端午假期外出旅游,团队聚餐的过程。

对笔者来说,直播真的是非常消耗脑力和体力,因为你必须每时每刻搜肠刮肚地想出话语来和屏幕面前的网友进行沟通,尤其是当这成为公司任务时,其中还会有各种答疑过程,对临场的应变能力、语言技巧要求很高。有时甚至还会要学会撒娇卖萌。

体力和脑力仅仅只是一个部分,真正的难题在于心理障碍。直播等于是把自己的生活至于无数人的围观之下,那种不自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必然存在的。在直播撸串的过程之中,笔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很重的心理负担,因为现场有一万多双眼睛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控之下。当那天撸串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小米的美女“一言不合”就掏出自拍杆继续开始直播,旁边的一位帅哥戏谑说,“她已经直播上瘾了。”

当她掏出自拍杆直播的那一刹那,笔者是感觉非常不自在的。但是当时脑海中就蹦出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她对于直播会有更多的喜爱,而不是像我这样厌倦?难道我out了?

你没做错什么,你仅仅只是太老了

在想到这一点时,笔者的内心其实是有几分恐惧的。因为作为一名半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作为一名90后,未老就已经out了,这种脱节的感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辈们那种无法融入新事物的疑虑、纠结和彷徨。笔者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苍老所带来的恐惧感。

这段时间陈年那句“周杰伦是垃圾”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陈年什么都没做错,陈年只是太老了。”虽然笔者并不认同这样一句话,但是年轻一代对老一代人的鄙视链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老一代人在无法理解年轻人的行为时,那种严重的脱节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

正如笔者作为90后习惯于在微博、微信、QQ或者是空间等这些平台上接收信息、发表观点、抒发情感、沟通交流,通过电脑来书写文字、处理工作;而我们的父辈已经习惯了通过电视、报纸来获取信息,用电话和短信来维系和外界的交流,通过纸和笔来记录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

纵使他们也在逐渐通过90后的平台来融入我们的生活,来让自己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显得不那么落伍。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父辈们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融入和我们之间的网络生活,他们的融入有时显得老迈而又拙劣。他们绝对不理解B站的弹幕到底有何乐趣,他们也绝对不理解666666、2333333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梗。他们就像是和我们处在不同次元的人,远远地看着我们无厘头地在狂欢,但却不知道乐趣何在。

甚至他们在看到我们一天到晚捧着一个手机傻笑,对着手机念念有词地时候,他们会看不惯,会警告你,这对身体不好,这会伤害眼睛。而你在忍受不了这种啰嗦时,会不耐烦地表示反抗。

也正是在此时,笔者理解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社交货币和行事方式。如果从定义的角度来看,社交货币,其实就是社会中两个及以上的多个个体,在获取认同感与联系感之前对于知识储备的消耗。

革命是60年代人的社交货币,小将们通过谈人生谈理想找到社会认同。小虎队是80年代人的社交货币,他们通过谈音乐、谈明星来获取归属感。英雄联盟LOL是90年代人的社交货币,同学情谊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升华的。

今天直播这么火热,QQ之类的低龄社交工具中都加入了直播的功能,万一有一天00后都通过直播来社交了,那么90后和00后之间的距离将越拉越远,甚至你会失去和他们之间的社交货币。

如果说到更直白的话,那就是,你的父母不理解你为什么天天要发微博、发空间,就像你理解别人为什么天天要直播是一个道理。当出现这样一种“社交货币”的隔阂时,你就会想父辈一样无法无缝融入你的生活一样,无法融入下一代人的生活。即使你到时候开一个直播间,那种违和感也会像父母在朋友圈里整日转发“不转不是中国人”一样显得拙劣而又可笑。

罗辑思维罗振宇在一次高校活动中就曾说到,“我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中,我一旦发现我读不懂年轻人,我会很害怕。所以我会尝试去读年轻人读的漫画、看的卡通、玩的游戏,所有年轻人在玩、在时兴的东西,我至少应该尝试去了解,因为我特别怕被这个时代扔下……我反复跟我同辈的人,或者比我岁数大的人去讲一句话,如果你对年轻人的东西看不惯,一定不要引以为荣,一定要知道,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而罗振宇自己对直播也充满了焦虑,“今年过完年,我和脱不花就非常紧张,直播管它呢,先进去再说然后我们就闯进去了,我下面直播的尝试会常态化。”

直播这么火,真的可以颠覆一切么

回过头来看今天的网红喧嚣和直播大潮,媒体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是,直播和网红是下一代的流量入口;还一种观点是,网红和直播就是垃圾流量,很难承载商业价值。

但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网红不等于直播,卖弄风骚为生的女郎也不是网红。Papi酱这种网红的价值一定存在,但今天要谈的直播无关。回到直播的问题上来看,直播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其实早就已经存在。

当年黄健翔在央视解说足球的时候,那其实就是直播,只不过那种直播的技术今天正在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而逐渐下放到了普通个体的手中。直播就像是过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一样,成为了解构中心化媒体的一种新的手段。

直播可能很难颠覆现有的媒体、社交方式,但是会成为现有媒介结构中一种重要的补充。

就拿上周五的直播来说,MIUI直播间直播半个月积累了3万粉丝,上周五的直播有6万人围观,这种直播所带来的流量效应是切实存在的。而且这对于小米公司而言,完全是0成本(当然还是有人力的消耗)。这种效果是现有的微信自媒体、微博自媒体都很难达到的效果。甚至那天雷军的小米无人机发布会就是在直播平台上完成的,虽然这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布会就一定都是通过线上直播来完成,但至少是给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笔者甚至有时会觉得,这给现在的传统的媒介方式敲响了警钟——难道真的需要耗费数百万专门邀请一群媒体来开发布会最后只是为了一条条的链接吗?直播会不会大量分流科技记者、科技自媒体的存在价值?

事实上,直播今天如此之热,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下来的一场重新突围。因为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流量红利确实已经接近终点,资本需要去寻找新的、更有价值的流量入口,也正是如此,才会催生出虚拟VR、直播平台以及网红经济的喧嚣。的的确确,这是这本质就是对流量的饥渴,有很大的盲目性。

根据娱乐资本论报道,新榜CEO徐达内发布数据称,现在微信公众号大概1500万左右,每天的日PV(页面浏览量)大概是在30亿左右,中国微信500强大概会占到2.5亿左右,首先大家看这里面的马太效应是非常严重的,前500个占到了的1500万里面的将近1/10日PV。但在过去半年间,头部的流量至少下跌了20%。

所以说,这种盲目性的过程之中,其实是存在理性思考的。直播的确也杀出了一条道路。因为至少,一部分流量在直播平台上是货真价实存在的。

直播肯定不能颠覆一切,但是它正在把一部分流量截胡。而媒介生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大量变化。

这仅仅只是目前的状态,而在未来呢?00后登上历史舞台、虚拟VR真正落地的时候,直播到底会带来哪些变化,谁都说不准。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

原文  http://it.sohu.com/20160607/n453334636.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