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绕过沙丘穿过高原 好奇号向火星夏普山山顶冲刺

绕过沙丘穿过高原 好奇号向火星夏普山山顶冲刺

2016 年 5 月 11 日,好奇号在夏普山前的自拍照,拍照地点位于夏普山较低的“诺克卢福高原”,当时好奇号正在这一区域进行钻孔作业。这张图由好奇号机械臂上的相机拍摄,多幅图像拼接而成。

  腾讯太空讯(桂林)近日,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结束了它第 12 个岩石钻孔样本的分析,这份样品取自泥岩基岩,当时好奇号已在该区域勘测了 6 个月,并在 5 月底向夏普山山顶冲刺。

  此前好奇号一直在夏普山山脚的“莫里岩层”地形中行进,并在行进途中遇到了活跃的沙丘群,随后穿过了一片破碎砂岩组成的高原,这些砂岩曾广泛分布在莫里岩层上。

绕过沙丘穿过高原 好奇号向火星夏普山山顶冲刺

2015 年 12 月,好奇号拍摄的夏普山下“纳米布沙丘”,这座沙丘高约 4 米。

  在抵达“诺克卢福高原”时,好奇号对第 10 和 11 次的钻探目标进行了检测,比较分析了岩缝内外浅层物质的不同。分析结束后它向地球发回了一系列最新自拍照,这些自拍照有助科学家分析漫游车当前的健康状况,尤其在目前好奇号车轮有严重磨损的情况下。

  目前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已决定让好奇号驶向南方,朝着夏普山的正面进发。自好奇号 2012 年着陆开始,科学家就让漫游车向着夏普山行驶,而现在漫游车开始向山顶攀登是任务中的重要节点。

  好奇号于 2012 年 8 月着陆在距离夏普山不远的地方,并在 2014 年抵达夏普山山脚。夏普山所在的盖尔陨石坑在远古时期是个巨型湖泊,在两年的行驶过程中,好奇号在这片曾是湖床的平原上找到了重要证据,证实如果当时火星有生命的话,这里的环境是有益于微生物生存的。好奇号也证明组成夏普山基底的岩层是数十亿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堆积而成。

  这里的莫里岩层大概 200 米厚,目前好奇号已经研究了这个岩层约五分之一垂直高度的距离。莫里岩层揭示了远古火星的适居性,这也是好奇号任务以来收获的惊喜之一。先前任务数据显示它似乎并不是在长期存在于这里的远古湖泊中形成的,而岩层中多样化的组成告诉我们这些远古湖泊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绕过沙丘穿过高原 好奇号向火星夏普山山顶冲刺

这张地图显示了好奇号登陆以来(从右上至左下)进行的岩石与土壤取样点,包括对 12 处岩石钻孔与两处土壤取样。

  好奇号最新的钻探的目标样本被命名为“Oudam”,它在 6 月 4 日被钻孔。而在诺克卢福高原,好奇号对另一钻探目标“Lubango”进行了研究,它位于一条岩缝附近的砂岩上。而另一个钻探目标“Okoruso”,位置远离岩缝。去年好奇号也曾进行过类似的任务,对另一个岩缝的砂岩进行两次采样分析。

  这种砂岩单元被称为斯蒂姆森构造,被解释为在风吹动沙丘覆盖山底前,夏普山基底已成形并部分被侵蚀,当液态水流过这些砂岩岩缝时,改变了岩缝内外的物质组成。

  好奇号在驶离诺克卢福高原向山顶进发后,将永远离开斯蒂姆森构造的地形,对此科学家有些顾虑。因为这种岩缝结构在该区域显得很普遍,但科学家在此处只有一个数据点,因此无法确定它是否具有代表性。

  由此前的相似实验,比较两个分别名为“Lubango”和“ Okoruso”的样品发现在靠近基岩裂缝处二氧化硅与硫酸盐浓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此前有过多次携带不同化学组成的地下水在不同时期流动,将其他地方的二氧化硅与硫酸盐带到这里并浸出其他成分造成的。

  这也是好奇号迄今发现的地质年龄最年轻的流体事件之一,这里先有莫里岩层这种地形成形,之后形成斯蒂姆森构造,然后这种构造碎裂出现裂缝,再有水流过这些缝隙改变基岩成分。

  在夏普山上,好奇号将继续调查火星从何时、以及为什么从远古拥有湖泊、三角洲的宜居的环境演变成今天干燥、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