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王自如:音乐可以完美表达科技观点

一手创办极客社区Zealer,

不说没人知道他玩过乐队。

不过既然极客就像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二次元,

那么他也可以一边大谈科技逻辑,

一边沉浸在他的摇滚乐黄金时代。

王自如:我们原来做过一期脱口秀的节目,专门分析过极客的成分构成。我们觉得,极客里面肯定有25%,应该是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然后还应该有20%-30%,应该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新技术的向往;还应该有那么一丁点, 是孤傲。他们可能会觉得,除了极客以外,其他的生活方式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就好像二次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边。其实极客们的生活也是这种状态。 但是当你跳脱出这种宽泛的定义来说的话,当你过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可能你会把极客精神,或者极客的思维方式演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It’s the way you think,It’s the way you live。

极客在给自己挑选产品的时候,他的思维是趋同的。比如说他一定要达到1、2、3、4、5,他才觉得这是我的东西。他可能会因为一个点的放大,而极度地鄙视这个产品。然后,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趋同的,所以到最后可能,你会觉得, 这一个人如果是极客,他一定会和你有一种非常迅速的共鸣,和磁场的回响 。所以我觉得,在生活中,这是一种感觉吧。但是,当然,狭义的定义就是说,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极其精钻的人,可能就叫极客。比如说在我的生活里面, Technology对我来说就更重要。


王自如: 我觉得首先,这种极客精神不是今天才有的,极客精神很早以前就有。 比如说,让自己被雷劈,看能不能把我劈死这种。还有李时珍亲自尝百草,其实也是一种极客精神。 极客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如果我自己没有亲自试过,是不对的。 这就是,我一定要know for sure才可以。所以这种精神,体现在动手能力上,还有自我尝试、拿第一手资料的信念。只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极客,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技属性。因为我们通常说Geek,或者Techy,这种人,通常都是指在科技领域,或者在消费电子、在技术方面非常了解的人。但其实这种精神是常年存在的。我觉得可能是人性当中,某一种隐藏的DNA。只不过,在今天这个时代,在某一个领域里面,被极致的放大,被我们认知了。

王自如:我觉得从今天在我们科技行业,或者说音乐行业里面来说, 互联网首先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这是最核心的。 至于信息传播带来的一切的改变,比如说推特、微博,它们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核心的信息源头,或者说内容的爆发点,原因就是,它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当杰克逊去世的时候,突然发现,消息第一时间是从Twitter上爆出来的,而不是从CNN。可能大家就知道,从此以后,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源头就被完全颠覆掉了。所以这是互联网最核心的东西。

音乐行业也是一样。就像,刚才我们还在聊的,十几年前不会火的年轻人,今天,Justin Bieber,他不就是在Youtube上火的吗。很多Youtube上的博主,不需要参加American Idol,一样可以有非常好的发片的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歌放到iTunes上去卖,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所以那些在Youtube的观众很多,这种专门拍很漂亮的MV,然后自己的歌经过五六年的沉淀,就相当于网红,音乐网红,做得也非常好。你从来没见过他们上American Idol,they don’t have to。 所以我觉得,这是对生活方式一种最本质的颠覆。就是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我怎么能成网红呢?只不过现在过气了而已。

王自如:我可能要从交互的整个大逻辑去探讨一下。我觉得科技的发展,最开始的时候,原始状态下大家的交互一定是非常死板的。比如说我们的手机,最开始是通过按键交互,大家最多只能按数字,就连你按错了不知道。后来出现屏幕后你发现,当你按错了,你可以看得到。除了数字,后来又出现了短信。然后你发现除了数字还可以有内容。然后当有触屏手机之后发现,你不仅可以点可以按,还可以滑。现在甚至使劲按都会有感知。 你会发现,这一套流程下来之后,整个科技的延展,和人的交互,是沿着更加直觉化的趋势去走的,越来越直觉化。 后来你发现除了触屏以外,我们还有语音、眼球,甚至还有脑波的交互,越来越直觉化。而VR是直觉化交互里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让人的感官更直接,更不用脑,更跟随人的本能去延展。

为什么今天的视频会有剪辑这一说?就是因为通过剪辑来控制镜头语言的传达,来告诉用户你该看什么,你不该看什么。但实际上你在坐一辆公交车的时候,有人限定你一定要往左看吗?其实没有。那为什么镜头一定要告诉你往左看?当然,后来演化成为一种光影艺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但是从本质,从人的本能、直觉上来说,人应该是自由的。所以VR是给了你这样一个空间,让你去自由地浏览信息,而不是消耗别人规定给你的信息。所以 这种直觉化的延展,我觉得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也是人们在没有体验过之前,不易被认知和感知到的。就是当触屏手机没有出现之前,你不觉得你需要一个触屏手机,你只觉得你需要一个像素更高的照相手机。

王自如:我特别信奉的是乔布斯说的一句话:“Technology alone is not good enough.”如果只探讨技术的话,是不够好的。但这实际上并不是乔布斯的名言。事实上,整个科技产业都证明了如果你只钻研技术的创新,而不注意产品转化和服务生活的话,它是一定没有出路和前途的。 所以我始终相信这两句话,第一个是,真正的科技,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第二个,就是科技的本质,是要服务生活,而服务生活的最高层面,就是艺术。因为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一定会有精神追求。所以好的电子产品,它一定是要有很强的艺术性。 就是,一辆车它再牛逼,用再多新技术,如果它不具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性,那么它可能就无法达到一个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地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王自如:当然有关系。 我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把原来的艺术创作形式完全颠覆掉。 其实,今天我们讨论的VR也好,AR也好,或者说其它互联网技术,其实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特定的话题。你要知道,在纸还没有被发明之前,大家是在墙上画画的。在那个年代,纸的发明就是科技的进步。所以才出现了在纸上作画的现象。油画原来都在布上画的,没有布之前都在墙上画。所以这种介质的改变会增加创作的可能性和传播的方式。壁画是不能传播的,但是有了布有了纸,它就可以传播,所以今天也是一样。原来我们发现不能在空气里画画和创作,但是今天如果你戴上一个眼镜,换了一个新的画面后,你就是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随意把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这就是一种新的创作形式。而这个新的创作形式,可能你只要把手一挥就可以把它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新的技术演变带来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把眼光放长远,2000年、3000年、5000年,甚至6000年,从人类的文明和历史来说的话,我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只不过in different forms,在不同的形态和层次。当然,今天科技的复杂程度远比几千年以前要复杂得多,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


王自如:当然当然,我也很喜欢音乐,我觉得在这个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喜欢音乐的人。

王自如:我大学的时候,玩过几年乐队吧。我大学的时候只做三件事儿,玩音乐、打游戏和卖衣服。就是这几件事。而学习就可能是第七名以后的事儿。而玩乐队可能是我大学里最快乐的时光。那个时候其实非常苦逼。想买一个60瓦的箱子,才三四百块钱,二手的,我就是从乡下搬着它跑到学校里。因为买不起贵的。那会儿我们演出的时候,租人家学长的箱子,那个好贵,好几万。那时想着五位数的音箱,简直一个天文数字。当时一个月生活费五百块钱。所以我买一个小箱子,那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我租人家的大箱子,那可能是我两年的学费。当然那种感觉,你工作了就不觉得,现在觉得,你花一两万、两三万买把琴,都是件很平常的事儿。但那个时候会给你,对于这件事情更加深刻的认识。

练琴的时候也是, 一练就练一天。我们练琴的房子特别有意思。我们在校区里找了一个特别破的教室,楼上是我们上课,上那个马哲论的地方,然后下面就是我们练琴的房子。但是旁边有一个铁烟囱。实际上,那是原来一个旧厂房的改造,那个结构是不合理的。但是由于那个烟囱的存在,导致我弹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传到楼上去,所以大家都知道下面是谁,在干什么。然后我们乐队也是,在那里面排练。还是挺好玩儿的。对音乐的认知,其实一提起来就有好多好多,好多故事就浮现在眼前了。

王自如:有很多。首先,当时玩音乐、玩乐队,属于玩票儿,不专业。但是它会培养你很多不同的审美,和对生活的追求。当然带来快乐是最根本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会丰富你很多很多的能力。比如说,我因为它认识了很多朋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因为它把我的审美的触觉变得更加细腻和敏感。所以因为我玩乐队、玩音乐这段时间的经历,导致后来大家都觉得Zealer的背景音乐非常好听,这就增加了Zealer的审美品位。 所以你不知道你的做的事情到底有用没用,you’ll never know。但就是那些没有用的事情,在定义你的人生是什么。在某一个点的时候,你过去做的所有没有用的东西,都会从点连成线,那线就是你人生的走势。

所以我觉得今天做Zealer这件事的时候,因为我特别喜欢科技,喜欢电子,然后我又特别喜欢音乐,所以我用音乐来衬托我对电子产品表达的观点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所以导致我们视频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有一段时间特别有趣,我们拍片子,后面大概有几段背景音乐,当然,都是我们买的,下面我们都会公布我们的BGM是什么。因为大家一定会问, 一定会问。所以这可能成为了公司的一个文化。所以我们可能经常会说, 这个片子没有问题,但是这个音乐有问题。

王自如:我听的音乐,这么多年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从大学到现在,一直都是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领域里面伸拉。我听的金属比较多一些。可以说,应该是只听金属吧。是这样的,有几个标签,第一个是金属,第二个是时间,我可能会听更多的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音乐,摇滚乐。而且是以欧美的为主。

王自如:有,当然有。All time favorite: Metallica。特别俗是吧。你听了大概好几十个,快上百个之后,回来后发现,还是他们最牛逼。而且你知道,有时候,Metallica那个出场的音乐,每一次会在。。上被别人乱用,就是(哼唱WU~)那个音乐一响起来的时候,但是你会发现,诶这居然是个新闻节目,我就说,(这个音乐)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但是这种东西它是你生命里的一个印记。

王自如:对,就是All time favourite。你知道吗,就是我12年刚创业的时候,Metallica在上海Mercedes-Benz Centre开演唱会,不是临时加开了一场吗。但是我那时候没钱去,太穷了,一张演唱会门票好贵好贵,没舍得你知道吗,那个时候公司刚刚起步,特别难。然后,到现在还挺后悔的。但是我有点遗憾的就是,我没有生在他们最火爆的年代。你看看92年的现场,看看80年代的现场,那简直绝了。但现在,这帮老头老了你知道吗,他们不爱跳了,也不爱动了。

所以我觉得我特别、特别遗憾没有生在摇滚最黄金的年代。 就即便你看到今天,欧美的摇滚也是,也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或者进展的。我觉得可能是我个人审美的问题吧,我不知道。但是我说我不喜欢听70年以后的乐队,是因为凡是70年代以前的,比如说Bob Dylan,60年代的那些乐队,我觉得我听不进去。因为我觉得,好像离我太遥远了。也可能是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开始启蒙的那些乐队,也都是来自于欧美七八十年代左右的那些大牌。

王自如:我觉得应该是觉醒了吧。我觉得对音乐的兴趣应该所有人都有,只不过大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发口。就比如,如果今天我们不聊这个事儿,也没人知道我原来玩过乐队。

王自如: 我觉得不是跨界,应该是一个更尊重个体的时代吧。因为你尊重个体,你会尊重个体身上不同的面。而为了彰显这个面的表现形式和唯一的途径可能就是跨界。 因为你不可能用一个符号来定义一个人吧。当然,我身上最大的标签可能是Technology,但是它不是完整的标签,它可能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当你想要展现其他标签的时候,或者说你尊重这个人身上其他的标签的时候,你就需要不同的属性来去彰显。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刀切的事儿,没有一个标签涵盖一个人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精彩的地方吧。

王自如: 悲观的说,我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悲观主义者。我觉得以后人会被“干掉”。 这事儿真的说得很大。但我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我们有生之年。我真的觉得,人的一切的情感,人的一切的认知和我们的感受,在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感性的,或者是不可复制、不可琢磨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你发现,每一样东西都可以通过建模来实现,每一个东西都可以通过算法来预测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没有任何隐含的秘密了。

比如说音乐。你有没有想过,就七个音符,我们过去那么多音乐,无非就是这七个音符的排列组合,来达到不同的音乐效果。有没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的学习,让我们了解所有音乐的pattern,然后让人明白,让人去分析过去所有大红大紫的音乐,都是因为什么样的规律,来导致,这种排列的方式,在人类看来,是美的。然后follow这个pattern,能创造出新的经典,有没有可能。虽然有人在做这件事,但是现在,我听说过一些研究,但是没有特别进入到主流的机器创作中来。但是当人们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当这个足够大的时候,我觉得不一定哦。阿尔法狗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吗。当你发现,男人和女人谈恋爱的时候,我对她的感觉,并不是你妙不可言的一种感觉,而只是你的激素分泌的一种刺激的时候,可能我给你打一针,你看见一只狗都有感觉的时候,你怎么办。

所以还有那么多东西是不可琢磨的吗?我觉得其实没有了,就打破了很多我们对过去的幻想和美好的东西。所以,可能也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是生活在新技术爆发和老技术交替的时间点,所以我们可能还怀揣着很多过去的东西。 但是等我们的子孙,生活在一个完全数字化、科技化的时代里面的时候,他们对于艺术,和对于人类的认知和对于文明的认知,会不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所以我觉得这种是,最大的冲击和令人恐惧的地方吧。

王自如:我特别喜欢沙漠。我有几个梦想,第一个,我希望骑哈雷环岛,台湾;第二个是,开汽车穿沙漠。刘强东老干这事儿。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时间,还没有这个空间来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征服沙漠是一个特别,对我来说,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王自如: 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科技带给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创作带来的新的灵感。 因为我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只是改变了它的发行方式和传播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的是对于音乐创作本身。还是那七个音符,还是那么多乐器。只不过传播的介质变了,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就像画画一样,由原来的平面变成空间,而音乐的创作也不仅仅限于我们原来说的这些乐器,或者说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认知,被颠覆掉。

有没有可能将一些新的技术介绍到主流的音乐创作中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特别关注,我特别希望的一件事。但这个需要我们的灵性,需要我们的想象空间。可能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得到的,就可能要音乐节和所有的和行业相关的人都努力好多年吧。或者一个天才的出现。一个天才会改变一切,真的。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