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俞军成了滴滴顾问,那么这些年,滴滴都挖了哪些大公司高管?

俞军成了滴滴顾问,那么这些年,滴滴都挖了哪些大公司高管?

  7 月 14 日晚间,关于“百度贴吧”之父俞军加盟滴滴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有人在知乎上贴出了俞军在滴滴的照片。照片中,俞军站在滴滴 CTO 张博旁边,胸前疑似挂着滴滴工牌。

俞军成了滴滴顾问,那么这些年,滴滴都挖了哪些大公司高管?

左为俞军,右为滴滴 CTO 张博

  虎嗅了解到,俞军并非入职滴滴,而是受邀担任滴滴的技术顾问,帮助滴滴改善产品体验,以兼职为主。

  俞军被认为是百度早期产品精神的重要支柱,历任搜索引擎产品市场部产品经理、产品总监、首席产品架构师等职务,2006 年 12 月出任百度产品副总裁,是百度产品设计的核心和领袖。

  今年 1 月,百度曝出病种吧被卖事件,已从百度离职 7 年的俞军曾在朋友圈发声称,“你们怀念我,我怀念 Google。如果外部压力不够,我回百度也是独木难支。百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价值观,然后是激励机制。”含蓄表达了对百度卖吧事件的不满。

  滴滴聘请俞军做顾问,有一部原因是为了避免类似百度的风波。当在行业形成一定垄断时,如何在商业与产品之间进行平衡,以及如何保持产品的创新性,是滴滴需要考虑的。

  从 2014 年 7 月,挖来柳青出任滴滴 COO(后升任总裁),程维的挖人能力便让外界惊讶。在接连拿到 30 亿美元、45 亿美元的融资后,有了资本的加持,滴滴在挖人上更加不遗余力。虎嗅将 2014 年以来滴滴(包括快的)挖来的企业高管按照其所在领域进行了梳理,可以一窥滴滴的挖人做派和风格。

  融资

  程维并不擅长融资,“两年多以前,他见投资人还会脸红。见到投资人不讲话,都是我帮他讲。”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曾如此说道,程维对这点并不避讳,“我为了融一点钱,经常跑到美国去见到很多投资人,但我并不擅长。A轮融资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我们见了二三十个投资人,都没有人理我们。”(来自中国企业家 12 月 3 号刊发的《程维战栗》)

  而滴滴的融资能力从 2014 年下半年开始截然不同,在这一时期程维挖来了柳青,连同她的得力干将朱景士。

  柳青(2014 年 7 月加盟曾任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柳青加入滴滴颇具戏剧性,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作为高盛的投资代表,两次欲投资滴滴都未成功,反而遭程维游说,最后被其真诚打动。2014 年 7 月,柳青正式进入滴滴,时任 COO,负责公司专车新业务、品牌公关、商务合作。

  2015 年 2 月 4 日,程维在滴滴年会上宣布,柳青正式出任公司总裁,负责更多公司日常业务运营。之前,滴滴未设置总裁职位。 

  在宣布柳青任命决定时,程维如此评价柳青:在加入滴滴的半年时间内,帮助公司完成了当时非上市公司最大一笔 7 亿美元融资,并带领团队浴血奋战,杀出了一条血路。当年滴滴宣布完成D轮 7 亿美元融资,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 DST、腾讯主导投资,这笔融资直接拉开了与竞争对手快的之间的差距。

  之后,柳青在与快的合并、苹果入股等可以改变滴滴走向的事件上,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朱景士(2014 年下半年加盟曾任高盛亚太区执行董事 )

  柳青与朱景士在高盛共事 4 年,在柳青加入滴滴后,朱景士也随之加盟。由于朱的加入,滴滴新成立了一个战略投资部,朱景士任总监,之后升至滴滴战略副总裁,负责滴滴的融资事宜。

  在今年的滴滴年会上,程维特意提及战略和投资部,依据他的说法,滴滴依靠朱景士一个人就用 30 天融到了 30 亿美金。

  “说到战略和投资部门,我们希望在去年融一轮历史上没有人融过的钱。Stephen 说像这样的案子在传统投行起码需要 30 人,半年的时间,我说你有多少人,他说只有他一个人。但没有什么不可能,30 天后我们融到了 30 亿美金,破了全世界所有未上市公司融资的记录。”

  政府关系

  专车从诞生之日起,其合法性便遭到质疑。依托出租车业务起家的滴滴起初并无法规上的问题,但随着 2014 年下半年将重心向专车/快车等基于私家车的业务转移,滴滴面临法律上的风险。

  在去年年底,交通部开始加强网络约租车的监管,从专车新政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取得出租汽车类别的《道路运输证》”、“驾驶员需取得从业资格证”、“各地限制网络约租车数量”等要求,不利于滴滴之后发展。于是如何处理政府关系,争取政策上的倾斜,成为了滴滴的当务之急。

  于是乎,2015 年上半年滴滴挖来了司局级干部李建华,在 2015 年 8 月又挖来了交通部官员张贝。

  李建华(2015 年上半年曾为司局级干部)

  在与快的合并之后,滴滴挖来了政府部门司局级干部李建华,任首席发展官。

  滴滴的首张专车资质许可证,便是李建华主导运作的结果。去年 10 月份,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向滴滴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使其成为拿到国内专车资质许可证的售家专车平台。尽管这一牌照噱头大于实质,并没有给私家车以合法身份。

  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李建华坦言“在滴滴做政府事务,是有史以来压力最大的。”从政府干部,一下子变成了现有政策的反对者。“我要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点上做点事情。在中国,我是官员下海的最高级别。我以前在政府做的事是跟约谈有关系的,但现在我们要推动现有政策的改革。”

  张贝(2015 年 8 月加盟,原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

  张贝在 2015 年 8 月加盟滴滴,任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长,此前担任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张贝曾参与了专车新政的制定工作,履新之后,滴滴出行遭遇的第一次政府约谈也是张贝亲自出马。

  技术

  Uber 从去年开始大力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不是秘密,并在去年“一锅端了”微软必应地图团队。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大势,从今年年初开始,滴滴的对外宣传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上,成立了滴滴研究院,并接连挖来以何晓飞为代表的多名人工智能科学家。

  若说滴滴发展人工智能在意料之中,那么阿里云首席科学家章文嵩的加盟可就真有些意料之外了。

  何晓飞(2016 年 4 月加盟曾任雅虎研究科学家)

  在今年 4 月,滴滴曾对外宣布人工智能科学家何晓飞教授加盟滴滴,担任滴滴研究院首届院长,负责滴滴研究院和大数据团队建设。

  官方资料显示,何晓飞教授 2005 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之后加入美国雅虎公司,曾担任雅虎研究科学家。作为人才引进,何晓飞在 2007 年从美国雅虎研究院回到浙江大学任职教授。

  柳青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介绍了一些滴滴人工智能的设想。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乘客订单的精准调配:

下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在日订单 1100 万的规模基础上,加大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投资。如此大的体量,不应该再人为地制定策略,而是让机器来做决策,我们的智能调配网络每天都通过自我学习不断进步。这样说是因为在中国,我们目前正面临供应侧的短缺。例如,在彭博社的大楼里,这一秒发出了 50 个打车订单,所有人都希望能在 5 分钟里动身,一刻也等不了,但如果周围只有 20 辆车,那么会怎么样?你永远无法匹配这样的需求。网络可以自动学习,从而更加智能,甚至在乘客发出订单前,就预测到彭博社大楼需求的数量和动向,提前调配足够的司机来这里。因此,如果你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即时满足。网络会逐步学习演进,了解每个特定地区,例如有多少订单即将发出,如何及时安排司机去响应你的订单。

  章文嵩(2016 年 5 月加盟,曾任阿里云首席科学家)

  在 5 月 24 日中午,原阿里云首席科学家章文嵩在微博上公布了离职消息:“今天是在阿里的最后一天,在阿里的 2438 天里收获很多很多,很荣幸有机会跟很多小伙伴们一起工作、学习和成长,感恩阿里!”

  章文嵩在阿里任职近七年,历任淘宝网资深技术总监、淘宝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副总裁、阿里开源委员会主席等。他同时也是 Linux 内核的开发者,热心于开源活动和布道,他是 Linux 集群项目—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创始人。

  3 天后,章文嵩入职滴滴的消息被公开,依据滴滴官方披露,章文嵩任滴滴高级副总裁,负责 CTO 线基础平台部兼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向滴滴出行 CTO 张博汇报。章文嵩还将担任滴滴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总体负责工程方向的技术把控、以及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招聘和晋升体系。

  对于章文嵩的加盟,有观点认为,这是滴滴成为一个技术型公司的标志性时间,有助于滴滴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章文嵩精通 Linux 内核,但并不擅长滴滴所需的智能算法,难说会对滴滴起到多大作用。

  公关

  滴滴和快的的公关高管在合并之前就已经就位,双方在业务比拼的同时大打公关战。

  在 2014 年 11 月,滴滴挖来腾讯研究院品牌顾问朱平豆出任公关副总裁;而快的在 2015 年 1 月挖来原阿里副总裁陶然任资深副总裁,负责市场推广、公众沟通及商务合作等工作。

  两家合并之后,朱平豆转向数据研究类工作,担任滴滴媒体研究院院长,该机构定期发布出行报告。陶然担任滴滴资深副总裁,工作范畴不变,仍负责市场推广、公关等工作。

  业务线

  与上述投资、公共关系、技术等方面不同,在业务层面,滴滴出行并未在外大肆挖人,采用的大多是合并前培养起的中高层。

  滴滴巴士事业部总经理李锦飞,此前创业做车载智能硬件,后因政策红线产品被叫停。“那时候才有深刻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突破哪些困难,获取哪些资源。创业的人都是有梦想的,程维一直讲合并梦想。”在程维办公室,两人画了滴滴的战略版图,程维说,“巴士业务还没有负责人,你来做吧。”不到一个月,李锦飞解散公司加入滴滴。(来自中国企业家 12 月 3 号刊发的《程维战栗》)

  原滴滴专车事业部总经理陈汀创业做拼车业务,想要寻求与滴滴合作。他把 600 万美金融资协议摆在程维桌上,“投资拿到了,产品你也看了,要不你给我导流吧。”而程维则回答,“给你一千万也花不了几天,滴滴现在一天就要花几千万,要不你来我这里吧。”(来自中国企业家 12 月 3 号刊发的《程维战栗》)

  代驾事业部总经理付强,从快的区域总监做起,在今年年初公司架构调整中,升任滴滴副总裁,并取代陈汀兼任专车事业部总经理。

  滴滴的挖人做派

  滴滴挖高管经过了两个阶段:合并之前主要在融资和公关层面;合并之后,集中在政府关系和技术方面。而原有的业务线负责人则一直倾向于内部培养。

  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滴滴、快的合并之前融资速度决定了成败,于是滴滴大费周折挖来了柳青、朱景士,为其之后存粮备战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早期双方的舆论战也是打得不可开交,相比较滴滴,快的公关做派更为强悍,合并后,滴滴在公关市场上延续了快的的强势作风。

  其二,政府关系方面,从 2015 年之后,专车新政被提上日程,滴滴需要具备政府背景的专家来寻求利好。

  其三,在业务线方面,滴滴只能从同类公司如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等中挖人,但显然基于业内第一的位置,滴滴更信任自己培养起来的高管实力。

  上述罗列的高管是实实在在入职滴滴的,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顾问,一个是上文已提的俞军,另一个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他在滴滴还有一个身份是董事会观察员。

  他们能给滴滴带来多少有价值的建议,真不好说,但起码台已站,凭借两位大佬的业内口碑,滴滴的技术故事(俞军)和国际化故事(杨致远)都能加分不少。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