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7 月 29 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个国产电影保护月就要结束的时刻,2016 年最烂的电影终于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此片之出,《富春山居图》都得避让三分。”在豆瓣的影评上,《封神传奇》被骂声淹没。

  作为《封神传奇》的出品方之一,阿里影业 4 天前(7 月 25 日)曾就成立产业基金而昭告天下,在这个首期目标资金为 20 亿元的基金中,阿里影业最高认购额为 5 亿元。

  成立至今两年,阿里影业 CEO 张强对于阿里影业的定义已变换了数次说法—从互联网娱乐公司到互联网娱乐生态的构建者,从内容提供商到平台提供商,从一年投资8-10 部电影变为一年拍 3 部带有阿里影业 LOGO 的影片。

  虽有雄心壮志,但阿里影业主导的第一部影片《摆渡人》依然尚未面世。不难看出,即便是坐拥百亿现金流的阿里影业,在专业的影视制作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

  与好莱坞影视公司靠内容制作打开全产业链布局的方式不同,阿里入局电影行业靠资本开路。成立以来,阿里影业豪掷巨资,收购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占领市场。成立两年,其基本打通了内容制作、线下发行、线上售票平台、线下影院、娱乐电商全产业链环节。

  资本开路不仅让阿里影业卡位成功,也让其股票在每一次收购后闻声大涨。然而资本光鲜的背后,却是阿里连续 6 个季度的亏损。

  7 月 22 日晚,阿里影业发布业绩预警公告,称 2016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近 300%,这已是阿里影业 6 个季度持续亏损。

  “擅长讲故事从来都是阿里影业的风格,除了不赚钱,其他都好,概念好,靠山好,基于互联网概念,留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大。”一位影视行业投行如是评价。

  影视作品“难产”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阿里影业,自成立以来便自带光环,不仅有影星赵薇入股,还有阿里巴巴这棵大树作为依靠。

  即便如此,阿里影业在影视制作方面仍存短板。成立两年,阿里影业自制的由王家卫做监制、梁朝伟主演的电影《摆渡人》,原定 2014 年开拍,直到去年 1 月才正式启动。这部阿里巴巴集团进入文化影视娱乐领域之后第一部拥有全面主控权的电影产品,至今尚未问世。

  自制影片久久不能面世,阿里影业对外说辞一改再改。成立之初,CEO 张强称阿里影业每年要投资或制作8-10 部电影、3-5 部大中型电视连续剧以及3-5 部网络连续剧,而在几个月前的上海电影节上,这一说法变成了一年拍带有 3 部 LOGO 的影片。

  拍电影似乎不是阿里影业的当务之急。但阿里影业却并不认同。

  阿里影业公关赵妮歌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内容制作一直是阿里影业的重要业务之一,一年拍 3 部指的是由阿里影业自己主导的影片有 3 部,这里面的数字不算对外投资的,总共算起来数字是相当的。只是由于影视制作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产出时间比较长,像《摆渡人》目前已经杀青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到了后期制作阶段,具体上映的时间还没有最终确定。”

  对于内容制作投资占阿里影业整个业务的比重,赵妮歌称不方便透露。

  事实上,在自己主导的影片尚未问世之时,阿里影业也不忘借助票房高的片子来帮自己背书。

  在阿里影业官网上,票房反响不错的《亲爱的》《碟中谍5》尤为引人注目,但上述影片官方介绍中,出品方和发行方名单均未见阿里影业,显然,阿里影业只是跟投,并未主导。而 7 月 29 日上映的《封神传奇》,阿里影业同样只是跟投,但却并未出现在官网中。

  虽然自制作品“难产”,但阿里影业在内容制作这一块的布局却并未松懈。

  成立第一年,阿里影业与王家卫授权的春光电影,签订电影创作开发合作协议书及补充协议。亦与导演陈可辛、尹力、丁晟,编剧九把刀、海岩,演员陈宝国及黄渤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组建优秀制作班底的同时,阿里影业也开始寻找有经验的制作单位进行合作。2014 年 10 月,阿里影业与横店影视城签订合作意向书,计划在横店投资成立影视公司,主要经营影片的投资、开发、制作、宣传、发行等事宜,不过,赵妮歌称,上述计划并没有实质性的项目落地。

  2015 年 2 月,阿里影业又分别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利用各自资源和渠道优势,根据播放平台的需要,双方将共同开发、联合投资制作电商定制电视剧。

  尽管准备工作如此密集,阿里影业却并未在影视制作上交出满意的答卷。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一部自制影片也未问世的阿里影业再次公布 17 部电影和 2 部电视剧片单。 “只是未来计划即将拍这些片子,具体时间表没有定论,怎么合作也没确定。”赵妮歌称。

  时代周报记者就阿里影业影视制作及产业布局等相关问题联系阿里影业公关专家百忠育,其也以老板不在国内、行程不定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自制作品迟缓的阿里影业,在投资 IP 版权方面十分积极。过去两年,阿里影业购买了《还珠格格》小说的电影改编权,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 IP,《鬼吹灯》的电视剧改编版权,并确定投资拍摄李少红监制的电视剧《继承人》。

  张强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影视 IP 的重视,“国内优质 IP 基本上被抢光了,阿里影业有两种办法应对。第一,阿里影业在全世界购买 IP,另外,自己孵化 IP。优酷土豆对于阿里影业就是一个孵化平台,可以滋生很多全新的 IP。”

  此前,在阿里文学成立之际,外界认为阿里影业会将孵化 IP 的重要职责交予阿里文学,但至今,阿里文学并未有实质性动作,取而代之的是优酷土豆。

  将优秀 IP 拍摄成影视作品仍然需要看制片公司的功底。在电影这个资源密集型行业,阿里影业则是希望串接起内容和优秀的导演这两大基础性资源,来增强自己平台的吸引力。但目前来看,阿里仍然未能如愿。

  “阿里在影视制作这一块并没有想象中发展得快,成立至今两年,一部主导的作品都还没有产出,主要是由于阿里影业制片机制尚未成熟,一些资源还没有完备,尤其是人脉资源的积累。影视制作除了需要资本支撑,还需要人才、人脉、IP 等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缺一不可。影视产业以内容为核心,而优质内容并非仅靠资本就可以推动,更需要人的推动。” 对于阿里影业为何推不出自制内容,中投顾问文化娱乐产业研究员蔡灵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

  “阿里影业规划很远,但许多东西并没有实际落地,影视制作这一块,阿里同样面临投资高风险问题,这一块目前对其来说也是短板。”易观影视行业分析师黄国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对于阿里影业在影视制作方面的短板,易界网分析师李佳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称:“影视制作这不是资本介入就能顺利完成的,电影的制作有自身的规律,不仅需要优秀的创意,还需要团队协同完成,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执行,资本不能完全渗透这一行业,阿里把野心放在影视制作这一块是值得商榷的,经历会比较坎坷。”

  娱乐全产业链平台

  阿里影业到底与传统及新兴的影业公司有何区分?到底在影视行业生态链上起到何种作用?

  对于阿里影业扮演的角色,张强称阿里影业试图搭建一个完整的平台服务系统,包括项目投融资到内容制作、电影宣发、影院对接、衍生品等环节。无论是派拉蒙、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还是万达,都能够使用该系统。

  与阿里影业一样,万达、乐视、腾讯、百度旗下的影视企业都欲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影视业务,而且倾向于布局影视生态链。不同的是,阿里影业致力于打造平台,如在内容制作上,其推行合伙人制度,通过项目合资或股权投资的方式,与合伙人建立一个紧密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若阿里影业的平台战略推进顺利,其或占据影视市场高地。

  “阿里影业凭借自身充足的资金来建立大平台显然是顺应市场趋势的,只不过阿里的野心更大。但打造全产业链式的平台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相当困难。”李佳超表示。

  对于阿里的平台模式,蔡灵对时代周报记者称,阿里影业致力于打造“娱乐全产业链平台”,欲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去改造电影,这个做起来会比较难,一直以来我国影视作坊式生产较为普遍,并且阿里影业平台上的利润分配模式尚未成熟,对其他影视企业的吸引力较小,整合挑战较大。这种商业模式何时才能实现盈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依阿里影业的具体发展情况而定,不过近两年实现盈利的概率较小。

  为了达到目标,阿里影业建立了 O2O 的电影宣发体系,整合线上购票,和众多线上售票平台一起,把电影在线购票率从去年年初的 30% 提升到 2015 年年底的 80%。另外,通过收购等动作,逐步建立起 O2O 的电影宣发体系。

  阿里的动作被业内人士称为烧钱抢占市场。“影视产业并不像其他行业一样仅仅靠烧钱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因为影视产品的风险较大,即使动用现在知名度较高的导演、演员等,也不一定能够就制作出票房、收视率较高的影视作品。”蔡灵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烧钱模式的负面效应也显现出来。7 月 22 日,阿里影业发布业绩预警公告, 2016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近 300%,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将在 4 亿-4.5 亿元,亏损主要原因是“淘票票的市场推广支出”。

  这已经不是阿里影业的第一次亏损,成立第一年,阿里影业实现营业收入 1.27 亿元,亏损 4.17 亿元。

  2015 年,阿里影业扭亏为盈,实现 4.66 亿元净利润。同期,阿里影业总营收 2.64 亿元,同比增长达 108.30%。

  值得注意的是,华丽的业绩外表下,阿里影业的主营业务亏损超过 4 亿元。2015 年阿里影业主营业务收入 2.63 亿元,扣除销售及服务成本约 2.88 亿元,实际亏损约 2500 万元。此外,阿里影业在 2015 年还有近 4 亿元的经营亏损,包括管理费用、市场费用等。

  而由于阿里影业得到了一笔 8 亿元的外汇收入,因此整个报表中,阿里亏损的 4 亿元被填平,反而还剩下了 4.66 亿元净利润。而在这个净利润上,按年份摊销的商誉资产也被算在内。在阿里影业价值约 189 亿元的总资产中,有价值 34.9 亿元的商誉资产,主要来自于“收购子公司”,但并未逐年摊销。

  “不摊销的话报表会更好看,?毕竟阿里影业是轻资产模式?,市净率太高会引发股东担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资本运作频繁

  业绩亏损的阿里影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阿里影业的资本运作集中式爆发,出现在 2014 年年报公布之后。彼时,阿里影业急需新“故事”来打动资本市场。

  2014 年底,阿里影业股价正处于低谷,赵薇夫妇斥资 30.88 亿港元买下阿里影业 19.3 亿股,持股比例达到 9.18%,位居马云之后。

  2015 年 4 月 8 日,阿里影业公告称,母公司阿里巴巴将淘宝电影和娱乐宝注入阿里影业。复牌后,阿里影业市值折合人民币 680 多亿元。远超当时的华谊兄弟(440 亿元)、光线传媒(378 亿元),成为影视业名副其实的影业龙头股。

  2015 年 4 月 22 日,阿里影业再公告称,已通过其间接全资子公司中联盛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以 8.3 亿元收购广东粤科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

  接二连三的资本运作之后,阿里影业股价大幅上涨。阿里影业也趁“大好时机”稀释股权融资。2015 年 6 月 11 日,阿里影业公告称,已按 2.9 港元/股(较市价折让 19.89%)的价格向 6 名投资者配售近 42 亿股股份,募集净款项 121 亿港元,加上账上的现金,阿里影业现金流达 180 亿港元。

  手握重金的阿里又开始新的动作。2015 年 12 月 15 日,阿里影业再次公告称,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加入买方财团,参与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阿里影业将投资约 8600 万美元,待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完成后,持有博纳影业约 10% 股份。

  今年 5 月,阿里影业通过旗下子公司认购大地影院 10 亿元人民币可转债,根据协议,债券本金转为对大地影院的股权投资,对应的大地影院股份比例为 4.76%。

  一系列动作让阿里影业从 IP 孵化、影视制作、发行营销、金融、衍生品等产业链各环节完成布局,这样的全产业链布局充满了想象空间。

  “宣发方面阿里的娱乐宝可以助力,衍生品方面国内市场空间非常大,未来会结合院线资源做销售,院线这一块我们运营会更加智能化,短期内我们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未来阿里影业肯定还会围绕影视产业链进行布局和投资,由于阿里影业投资布局的范围比较广,是全产业链式的,比较灵活,因此不会受到当前监管层对影视行业并购从严的影响。”赵妮歌称。

  “阿里拥有着资金和消费者,资金可以撬动大的项目,同时借助阿里的名气提高项目价值。另外一方面,拥有消费者的淘宝可以产生更多的粉丝效益,阿里影业可以搭建电影行业的平台建立生态圈,同时解决钱和客户的问题。短期来看,阿里做得不太好,资本的最终目的是持续盈利。”一位从事影视行业的投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阿里影业区别于传统影视公司,在于其是娱乐圈产业性质的生态型服务公司,帮助影视产业上下游公司更好地进行资源匹配。这种平台型企业是一个趋势,阿里影业也推出了淘票票和娱乐宝等产品,影视制作和衍生品较为薄弱,距离娱乐电商的目标还较远。”黄国锋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