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分享一些习惯

  文/余晟

  长期的任务,要尽早开始

  一般来说,长期任务总是比较烦人,也有难度,而人心里总有逃避困难的趋势。所以最后的结果或者是最后干脆放弃,或者是剩下一点点时间手忙脚乱地赶工。我自己之前也有这样的教训,还安慰自己说“要轻松生活,抛开烦扰”。其实抛开的只是暂时的压力,任务是躲不掉的,到最后几天迫于无奈再来动手,只能是狼狈不堪。

  后来我才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别的,而在态度。如果调整好心理状态,尽早了解情况并不必然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因为时间充裕,有信心把握进度,即便中间遇到突发的问题,也留有时间解决。

  更重要的是,尽早着手,可以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比如说,接到一份文档,需要在三天后给出意见,就不能想当然地“过两天再说”,而要在当天大致浏览一遍,下面的三天时间里,就能在坐车、走路、等电梯的零碎时间来思考。如果没有尽早了解,这些时间就浪费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干——阿基米德若不是之前遇到了问题,在澡盆里泡一万年也想不出办法检测皇冠的真伪。

  前些年我看朱光潜先生的书,他讲到自己的一条经验是“做事要从难的部分下手,而不是从容易的部分下手”,这样“后面才会越来越轻松”,我非常认同这一点。

  时常跳出来想想: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做的工作总是有具体的目的和意义的,但工作往往是非常具体的,忙起来往往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钻到死胡同里,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想不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了。

  有一次我需要搭个演示环境,手上有两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计要半小时,方案B估计要一小时,于是我选择了方案A,可是动手之后才发现服务器缺乏一个必要的组件,于是先费劲添加好这个组件,再编译自己需要用到的软件,又发现在 64 位环境下会编译出错(以前我只在 32 位机器上编译过),上网查发现需要打一个补丁,于是又四处去寻找这个补丁……此时已经用掉一个多小时了,下面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问题。这时候我忽然想到要跳出来看看,自己真正要的只是一个演示程序,解决打补丁、找软件之类的问题虽然很有意思,但其实从任务的角度考虑,是浪费时间,于是果断选择方案B,一小时后就顺利解决了。

  据我观察,很多技术人员都热衷解决纯技术问题,温伯格在《技术领导之路》里称之为“hacking (神游)”。神游很好玩,容易上瘾,但我们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我们花费时间做的大多数事情,总有明确的目的。忘记或者偏离了目的,就会产生浪费。

  不忘目的还要做到的:哪怕忙得昏天黑地,也不能没有头绪。工作的压力很大,忙得焦头烂额是常有的事情,许多人就在这种忙碌中失去了方向,往往忙了整天,下班了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干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价值。我自己每天做了什么都会记录下来,有了这些记录,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就可以想想:自己究竟要干什么,目前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做些调整……持续的思考,才会产生感悟,才有可能改进。否则,有可能一直陷入“瞎忙”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

  我承认自己也喜欢玩,没事的时候上微信、看看论坛、聊聊天,确实很有意思,信息不断更新,总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冒出来,可是这样也确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即便“在做事”效率也很低——专注才能保证效率,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做事还要耗费意志力约束自己。

  摸索反思之后,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比如现在八点二十,我可以告诉自己,上网玩二十分钟,八点四十开始学英语。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反而会想在这二十分钟之内,尽可能高效地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看了,而不会慢慢“浏览”;到设定的时间点,一定要令行禁止,专注地做之前决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小事开始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对培养执行力很有好处——如果许多小事都能做到“说做就做”,慢慢的,复杂一些大一些的任务,也能够“说做就做”了,有惯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留下详细的记录

  最早的时候这条是“写日记”,现在是“留下详细记录”。

  我在 2008 年翻译温伯格的《技术领导之路》,看到他说记日记的好处,为了验证,我也选择每天记日记。经过一段时间,我确实获得了关于自己的全然不同的视角:每天到底干了什么,时间花到哪里去了,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如果没有日记,这些都是一团混沌。有了日记,心里就有清楚的认知。

  此外,针对长期重要的事情,日记还可以提醒鞭策自己。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时常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如果没有日记,我多半只觉得“这段时间总是无事可干”,但日记里会写下“今天是感觉无事可干的第八天了”。结果对自己督促压力会大很多,动力也会强得多。

  现在我已经不写日记了,但每天还是会写工作记录。每天早上到公司,先对着日历把今天要做的事情理一遍,记下来。中途做的决定、开的会议,都有相应的记录。持之以恒,我确认自己对工作、对时间、对自己的状态,是有明确认知的。

  早起

  最早我是不同意“早起”的。我猜大家都差不多,上大学之前,早起总是和一些不愉快的记忆纠缠在一起。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没有人管了,终于可以睡到几点是几点了,工作之后就更是如此。

  改变来自我看的一本讲解睡眠的书,作者提到:你感到困未必是睡眠不足,而可能是身体没有被唤醒。醒来之后多做一些运动,可以迅速唤醒你的身体,清醒神志。要做运动,起晚了多半是不行的,因为四下里人都多起来,已经没机会了。

  另一点启发来自上班的交通安排。我刚工作的时候在北京,倒两趟公交,每天 7 点半左右出发,9 点 20 左右才能到公司。有一天阴差阳错的,6 点 50 就出发,结果 8 点 20 左右就到了,路上还轻松很多。而且楼下的肯德基人很少,可以安心吃完早餐,看看书,9 点再去办公室。提早 40 分钟出发,就能早到 80 多分钟,生生省下超过 40 分钟。就在那大半年里,我在公司楼下肯德基看完了两本英文小说,感觉自己的英文有了很大进展。

  后来我一直坚持早起的习惯,因为和大多数人作息时间拉开差距,意味着避开拥堵节省时间,也意味着,当其他人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已经把整天的工作安排好,需要其他人协助的邀请已经发出去,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

  有人主张不要怕花钱,住的离公司近一点,这样路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于是可以放心睡懒觉”。我赞成前半部分,不赞成后半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睡懒觉未眠可惜。如今大家的生活都很忙碌,早晨是一天中难得的不怎么受外界干扰、神清气爽,而且不疲倦的时间,应当充分理勇。

  培养规划和思维能力

  在我们这个时代,做各种事情,几乎都有现成的服务,强大的工具来帮忙,加上软件开发里很多时候也提倡“先开火后瞄准”。不经意之间,很多人都养成了比较随便的工作习惯:不想清楚就动手,不动手就开干,做出来再改,边干边改,且美其名曰“试错”。

  这是正常的吗?或许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但一定不是永远正常。因为我亲眼见到很多人,他们不需要多少修改,不需要多少试错,直奔正确的方向而去,或者,至少少踩了很多坑。

  这是因为“命好”吗?不是。绝大多数时候,这都是获益于规划和思维能力。在真刀真枪开始做事之前,在把想法落实并组装起来之前,他们就在脑子里推导过,在虚拟的空间里演练过,排除了各种问题,判断了各种可能性。毕竟,现实中做事的成本再低,都低不过脑子里的推演。

  拿我熟悉的 IT 行业来说,我自己认定,也反复向程序员们灌输的一个观点是:好的架构师是很会算的,而不是一切都靠“压测”。程序能够负载多大的规模和压力,超出这个负载能力,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概多久会出现……优秀的架构师,甚至只是优秀的开发人员,内心对这些问题一定有明确的答案。否则,即便误打误撞进入了还不错的状态,整体来看还是处于高风险高成本的状态。

  树立大局观

  经常有朋友与我讨论跳槽的事情,眼下有几个选择,很难决定。一般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暂时不看薪水、职位这些,考虑另一个问题:十年,或者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按照我的经验,能这样去想的人,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我自己也遇到许多取舍、抉择的问题,比如我总觉得自己关于计算机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我的英语还不够好,书也读得太少,我的照片拍的还不够好,我的文章写得还不够好……于是想去补习基础、去学英语、去躲读书、去看大师的照片、去练习写作……

  不可否认,做其中的任何一件,只要认真去做,都会给人成就感,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在需要选择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努力摆脱一本书、一门知识、一件事的局限,跳出来想一想,宏观看来自己现在究竟在怎样的状态,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将来希望做个怎样的人……

  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才可以从容抉择,即便放弃了一些看来还不错的机会也不可惜,甚至会暗自庆幸。李笑来老师讲过(当然他现在似乎不太讲了),诱惑许多时候是伪装成机会出现的。拿着大局观的照妖镜,许多诱惑才会显出原形。

  培养大局观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把长期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写下来,时常看看。如果你每周看看自己的月度、季度、年度目标,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又接近了多少,往往会对大局观有更真切的感悟。同时,也能更准确地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及时变为“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在我看来,对工作而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面对分歧,能聚焦并划清界限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分歧,我也相信很多人会为解决分歧而头痛。似乎开始的分歧明明很小,以为很容易达成一致的,结果越沟通麻烦越多,要么扯出一大堆的陈芝麻烂谷子——甲对乙有意见,乙反而说早就对甲不爽了,要么变成大道理辩论——到底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安全与效率应该如何取舍……最终谁也说不服了谁。

  问题到底在哪里?是因为这些分歧本来就很难解决,没有简单的解法吗?但是我们留意,又会发现身边有些人是和可以很快解决分歧的,即便没有“可以拍板”的头衔和权力,他们的观点也容易被大家认同。

  这些人解决分歧的能力到底在哪里呢?我仔细观察,发现他们都有一样本事:能聚焦在最关键的点上,同时迅速划分界限,把不相干的因素排除在外。

  甲说对乙不爽,乙说“我老早就对甲不爽了”,那么乙的这种不爽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与现在讨论的问题(及其解决)有直接的强关联?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抽象的争论没有意义,具体场景里,目的是什么?无论牺牲过程换取结果,还是牺牲结果换取过程,各要放弃什么,收获什么,有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安全和效率天然就是矛盾的,那么具体到现在讨论的问题,安全和效率的基准要求是怎样的,现状距离基准要求各有多少差距?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就可以迅速决策:这个问题与现在讨论的主题无关,暂时不必考虑。从而始终把精力聚焦在分歧的核心上,迅速得到解决方案。

  当然,有时候问这些问题并不会得到想要的答案,甚至让人反感。但是这么做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自己内心必须非常清楚,有时候甚至必须识别出某些人在故意把水搅浑。要时刻记住的是,如果不能掐住分歧的核心,不能划清讨论的边界,分歧就永远没有解决的一天。

  结论重要,决策过程同样重要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句话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先造一个现象,再证明其合理性。如果你不清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倒是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个现象都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背后总有一根因果链条。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记不住“背后有一根因果链条”,往往对着结论下简单结论:我怎么会选择跟这种人合作?怎么做了这么一个坑爹的设计?怎么连这种问题都想不到?…… 结果很可能做出一些“痛快”的决定。即便没有,整个人的状态也不会好,时常会为这些事情埋怨、纠结。

  如果我们记得现象背后的那根因果链条,考虑问题时不只看到结论本身,还看到决策的过程,很多时候就会豁然开朗。现在看来合作伙伴很不理想,之前其实有过很多段不错的合作经历,总的来看还是不错的(或者本来看人的眼光就有问题);设计看来很糟糕,但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进度倒逼之下只能如此这般;考虑不够充分,是因为当时没有收集到某个关键的数据,掌握某些关键的信息,但也有其它方面确实下足了工夫……

  如果能这样思考问题,我们对结论、对现状,以及对造成这些结论和现状的人就会更加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脱离单个的时间片段、零散的局部信息来看待问题,所以做出的决策也会更加稳妥周全。

  按照因果链条推导的习惯还可以,并且非常适用于用于自我审视。人性是理性和感性混合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摆脱感性的因素,但依照因果链条,我们仍然可以感知自己到底有几分理性、几分感性。有时候我们很讨厌某个人某件事,仔细推导自己的厌恶,才发现可能是阴差阳错,可能是信息不同步,也可能是自己情绪不佳,总之和对方没有直接联系。能理清来龙去脉,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认知和状态,避免负面影响继续。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你觉得很累,直接的原因似乎是太劳累了休息太少,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也可能是因为作息时间安排不当、没有锻炼身体导致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总也睡不醒,越睡越困”的情况出现了。

  拒绝牺牲者心态

  或许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我们很多人的性格里,或者价值观里,都会觉得谦虚、隐忍是好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希望自己一味的谦虚、隐忍,至少希望这种谦虚、隐忍能够被体谅和肯定。结果,往往就是牺牲者心态。

  你和家人出去玩,点菜的时候明明有个菜你不喜欢,但碍于面子没有说,结果吃得不好。吃完了出去玩,玩的节目你又不喜欢,这时候你就爆发了:“点菜的时候我都没说什么,玩还不让我尽兴?” 你和公司同事相处不太默契,但你每次都好心包容对方。等到某次你觉得对方应当包容你了,他却丝毫没有表示,于是你又爆发了:“我已经忍了你那么久了,你竟然不知好歹!”

  以上这些,都是“牺牲者心态”的典型表现。诡异的是,因为平时讲究谦虚隐忍,不少时候对方根本没有察觉到你的牺牲,尽管你“以为”对方应该知道。等到你受不了要爆发的时候,对方首先感觉到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强烈的情绪,这个时候反唇相讥简直是条件反射,所以事情根本没发解决。

  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大概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如果平时做了牺牲,要找合适的场合把这种信息做同步,避免爆发之前对方都蒙在鼓里,这样甚至可以很自然地讨论一些合作方案,避免单纯一方的牺牲。第二种,如果确定选择付出,又不愿意说出来,就要在内心反复掂量,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牺牲,能不能承受这种代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默默承受就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反过来说,如果你面对有牺牲者心态的人,他爆发时强烈的情绪很可能吓到你了,你的第一反应是反感,于是不愿意听他多说,先争论态度,进而否定对方。但是按照上一条习惯,如果从决策过程和因果链来分析,会发现我们的反感未必站得住脚,更多是情绪的反应。所以重要的是克制自己的自然反应,抛开情绪,聚焦在问题的核心(这又回到第一条习惯),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为注意力做减法

  我刚工作的时候,总是羡慕特别忙的人,觉得他们能力特别强,什么事情都能处理,什么都知道。后来,我才发现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

  首先,我发现有一些能力特别强的人,其实对某些事情的感知是非常迟钝的。和他们工作直接内容不想干的信息,他们往往后知后觉,甚至是毫无知觉。然后,我读了一些关于注意力、自制力的书,才发现相比单纯的工作能力,注意力、自制力都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如果用“点数”来衡量的话,每天只有有限的点数,用完了只能靠足够的休息来恢复,而且这些点数不能分享,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

  既然如此,我对于工作的态度就颠倒过来。问题不再是每天我有做不完的工作,需要占用我多少时间,而是每天我只有有限点注意力,要把这些注意力分配到哪些工作上,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所以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不是把工作累加起来投入无限的时间去完成,而是减掉那些不重要的内容,留下最重要的内容来分配注意力。

  请注意,我说的是给注意力做减法,而不是给工作内容作减法,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工作效果,而不是逃避工作,因为工作内容是无法逃避的。如果你的注意力都已经分配到了最有价值的工作上,剩余的工作就只能想方设法以“不需要注意力”的方式完成,或者是找到合适的人交办,或者是用流程、系统来自动地解决。很多时候,“因为我注意力有限,所以不能给我派太多工作,否则我会分心”的说法,其实还是工作方法论不够高级的托辞。

  树立一些稳定的根本假设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问题我一直希望知道答案,但一直没有答案,两派都可以举出无数个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后来我明白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不是可以争论的事实判断,而是我们内心的根本假设。

  简单的行为,或许本来是中立的,并没有复杂的背景和目的,但根本假设不同,就会让人产生非常不一样的感受,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言行,进而产生持续的影响,甚至成为自实现的预言。失斧疑邻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并不是不重视收集事实,而是内心对邻居缺乏足够的信任。信任动摇了,再怎么收集信息,都免不了疑窦丛生。

  现代社会的信息异常丰富,信息的影响力也异常强大,即便我们注重收集信息,也未必能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很多时候越收集反而越困惑、越纠结。所以,收集信息未必是根本的办法,最后往往还是得回到根本假设上来:我的伴侣是不是真心爱我?那个程序员是不是真的想把程序写好?

  有人会说,如果这些根本假设错了呢?如果一开始根本假设没错,中间客体变化了呢?必须承认,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开始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把根本假设建立起来,如果明确感到需要校正了,再做出修订,在这中间,不要反复纠缠于这些根本假设,也不要轻易去挑战这些假设。

  持续养成好习惯

  就像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一样,我想分享的最后一条习惯是“持续养成好习惯”。

  注意力是有限的,想做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的。唯一的解法,就是让把越来越多的事情和注意力解绑,让他们不需要消耗注意力就可以完成。这种“不需要注意力就可以完成”的法宝,就是习惯。习惯成自然之后,只需要潜意识就可以把握,注意力只用来纠偏——我们纠结的不再是“今天要不要看书”,而是“今天好像没读几页书,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