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作为CEO,为什么我愿意花钱让员工在上班时运动

作为CEO,为什么我愿意花钱让员工在上班时运动

  编者注:这些年来,猝死在“搬砖现场”的惨案时有发生。工作压力大影响健康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加拿大商业社交媒体 Hootsuite 的 CEO Ryan Holmes 在 Medium 上发文讨论了这个问题。说的是美国职场人的健康问题,中国的问题只会更严重。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可能会要了你的小命。

  根据 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1 年的死亡调查,美国的三大疾病杀手是心脏病、癌症、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如肺气肿)。2011 年,这三种病一共杀死了1,316,211 人。

  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这样的死亡其实是可以避免或者延缓的,如定期锻炼和饮食规律就能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尽管如此,依然有接近 80% 的美国成年人锻炼量不足。推荐的锻炼量是每周至少 2.5 小时的缓和有氧运动,或者是 1 小时 15 分的高强度运动。

  抛出上面那些耸人听闻的数据,是为了让大家重新审视健康。而我认为上班场所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环,因为多数人的大部分人生都在那里度过。当然,我的观察比较片面,样本仅有我自己的公司,但这并不妨碍经验的推广。

  我们是一家专注社交媒体的科技公司,目前大概有员工 700 人。我一直鼓励员工在上班前,上班时间和下班后锻炼身体。几年前,我们搬进了新办公场地,特地开设了健身馆和瑜伽室,还有冲澡和换衣服的房间。和“高大上”的公司相比,我们的设施很寒酸,但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设施。

  • 瑜伽课安排在上班前,午饭时间和下班后;
  • 在健身馆,员工自发成立了“流汗训练营”和交叉训练班;
  • 午饭时间,我们会出去跑步;
  • 傍晚时分,还有集体骑行的活动。

  此外,我们组织了曲棍球队和公路自行车骑行队,甚至还有一个魁地奇球队(《哈利·波特》中虚构的一种空中球赛,比赛方式有点类似现实中的板球或马球),大家骑着扫帚在公园里比赛。

  但是,专业设备和各种体育小组并不是必须的,好的办公室健身氛围才最重要的。

  回想创业初期,大家挤在一个工业小镇的办公室上班,根本负担不起一个健身馆(事实上,我们那会连买个手机都是问题)。我们在墙上挂了一个指板,当做牵引锻炼的道具;给椅子配了瑜伽球;鼓励员工骑车来上班,哪怕是自行车会塞满公司门口的过道。此外,在与会议不冲突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腾出 1 小时自由时间锻炼身体,譬如午饭时在餐桌旁。

  可以想象,一些老派管理者的做法是死死盯着员工,反正在他们看来,管理者的职责是追求结果,而不是保障员工健康。实际情况却打了这些人的脸,允许和鼓励员工在上班时锻炼会有很好的效果。我自己就见过员工锻炼完以后满血复活,在工作上更集中注意力。其实,在锻炼上流失的时间,最后会因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得到平衡。

  这个结论有研究可以佐证。美国运动医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中午锻炼 30-60 分钟的员工,绩效要比平均水准高 15%。参加调查的 60% 的员工则说,锻炼之后,自己在时间管理、精神状态、按时完成工作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此外,锻炼后员工并不会因为能量不足感到不舒服,反而心情会得到改善。

  长远来看,锻炼也是好处很多。经常锻炼的员工一般身体健康,这意味着更少的病假,并给公司传递更多正能量。《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曾在 2011 年发布调查称,如果将每周标准的 2.5 小时锻炼分散到工作日,会明显降低员工缺席率。而且,健康的员工不容易生病,减少给家庭、社会的负担。

  对于我个人而言,如果我们的员工没有经常锻炼,公司肯定走不到今天。过去的 6 年,我们从 7 个人的创业公司,成长为办事处遍布全球的大公司,这是一段有趣而艰难的历程。刚开始,我一个人负责市场、人力、销售、产品、财务等所有工作,经常连续几周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以上。后来,我则是盘算着怎样把公司做成世界性的企业。每周都有几十个新员工加入,隔几个月就要换办公场地(当然,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这是“甜蜜的烦恼”),但是在这样的混乱中,我无法关注员工是否有每天花一点时间锻炼身体,特别是练瑜伽。

  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我依然坚持锻炼,如玩极限飞盘、爬山和骑车。恰巧在那个时间,Hootsuite 开始走下坡路,我倍受打击。在消沉的时间里,我通过瑜伽来释放压力,给自己疗伤。我很快发现,心理状况与生理状况密切相关。瑜伽是移动的冥想,它让我保持思绪清晰,每天接收外界的新讯息,进而对手头上的问题有更清晰的看法。此外,我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尽管瑜伽并不是那种对场地要求很高的运动,但依然可以获得健康。

  有句老话叫做,“能一起吃苦流汗的夫妻才能长久”,对于公司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崇尚健身的文化带动了新员工的激情,并被他们所继承。如今,员工里有 50 英里超级马拉松、优秀的骑行手、铁人三项运动员、私人教练、划桨手、水手、瑜伽修行者、专业级的背包客……当然,更多的则是像我这样的经常锻炼身体的人。

  在办公场所锻炼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值得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它身上,因为这是一个百利无一害的行为,健康、斗志、效率……想想看,心脏病这类本可以避免的病,在我们身边有多常见。也许,健康的个体、健康的公司、健康的社会,就建立在运动上。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