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视频访谈: 平台是容器服务重点方向,扩展性、健壮性是集群管理难点

邓德源: 谷歌很早就有了这套系统,在我加入的时候就已经在使用了,当然最最开始是怎样的并不是很了解(笑)。最初,这个系统成为babysitter,负责管理常规应用,如web应用、Google Search之类;后来渐渐切换到borg系统,它可以负责大数据应用,batch等做切换。整体的运维人只有几十个人,之前这是个秘密,但是现在公开了,这些人负责全球几百万台机器。这些人宣称的都是他们不负责机器,他们负责的是管理的机器的系统,所以说,对他们而言效率很高。

邓德源: 现在有很多对应的开源项目,Google开源了Kubernetes有他自己的道理。这部分,包括容器技术本身,其实技术门槛不是非常高的,对于我们而言最难的而是,怎样用去帮助开发和运维去衔接这个桥梁;怎么样让这个系统有的放矢,完成一百件甚至一万件事情。但是有的时候要清楚客户需要什么,比如有一个万能工具,但是用户需要的可能只是修门一件事情;另外你的平台怎么样具有扩展性,怎么样去完成之前没有设想的情况。系统的扩展性和健壮性是集群管理中的难点,而非去攻克很大的技术难题。

4. 就是说要配合用户的需求

邓德源: 这是一个难点,其实是不能跟着用户的需求定制化的。你的系统要有足够的扩展性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开源这个系统的时候,比如borg,只有谷歌在使用吧,没有过关系;Google做这个系统做了十多年,相当于是为自己定制的,对于我们要开源一个类似的系统,我们需要在三五年之内做到成熟可用的系统,因为市场不会等你太久,比如OpenStack也就五六年。但是用户的需求各种各样,我们怎样满足?一一去满足是不可能的,Kubernetes的思想在于做成module模块化,plugable组件可插拔,extensible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邓德源: 其实刚才提到了K8S的优势和特点,关于别的技术选型,不吹不黑,我也不好评价。K8S本身很好地针对了容器特性,可以用来实现和满足各种需求;Mesos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它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怎么样把资源做动态而非静态的划分。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邓德源: 其实我们并没有把Kubernetes拿出来,自己fork一个再做。我们做了很多Kubernetes的抽象,和对Kubernetes本身的管理。对Kubernetes管理应用的部分我们是没有做定制化的。我们的观点是要契合上游的应用开发模式。而以前做的二次开发,基于它做的一些工作,这些是我们前半年的重点,在团队扩充之后,就会直接有专门团队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做开源的目的也是为了很好地做产品,推动上游的发展,我们的思路不是拿出来以后再做深度的改造。

关于技术上的坑,其实最大的坑是,在磁盘管理上有缺陷,现在管理的多为CPU和内存,而磁盘管理并没有纳入到roadmap里面,这也是我们想去帮助的一个技术点,因为我们线上80%的问题都是源自磁盘问题。

7. 那就是说现在已经在开始着手在研发?

邓德源: 对,在研发,从9月开始在做的。

邓德源: 其实我们想做的关于K8S的,主要在两点:磁盘管理,对外访问。这部分我们是要交给上游的,因为上游这些很感兴趣。而Cu的提出,主要在于我们做了抽象,K8S本身的很多东西比较原生,不易于使用,这不利于客户的真实使用,一些原生的K8S的概念客户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我们有不能完全屏蔽掉这一层,所以我们会做成一个plugable的infrastructure来支持这种功能。

邓德源: CaaS偏向于把容器做成服务 ,比如说容器很好,可以做成CI/CD,快速迭代。但是其实容器根本不是一个服务的点,因为在我们看来,容器只是最底层的一个承载而已。我们的理念是要提供一个服务,把整个的集群服务提供出来,做到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根本不知道底层是容器。

10. 那才云提供的服务全是基于容器的吗?

邓德源: 是的,完全基于容器。但是客户在使用是,对容器技术是无感知的,他可以完全不用关心。比如,在一个客户案例里面,比如他所实现了CI/CD是不会感知到下层使用的是容器;他得到的好处是迭代更快了,环境依赖问题解决了。以前发布一个应用,可能会在上线环节发现出错,但是现在发布应用,同样的流程就不会出错,这是因为底层的容器帮他封装好了,但是他不用关心这些细节。

11. 所以Docker这一层相当于是对用户屏蔽掉的?

邓德源: 对,不过用户也可以采用他自己的Docker系统,如果他习惯了自己的话;用户会操作是我们想实现的目标。

12. 那关于有状态应用和无状态应用,您怎样看待?

邓德源: 如果可以做到无状态是最好的了,应用可以做到随启随停,可以动态牵引。而对于有状态应用,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很多人都推崇的要做到应用拆分,怎么做到DevOps,这个方向肯定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从这点切入比较难,因为你要了解用户的需求,要深度定制。所以我们采用的是另外一个方向,怎样从平台层面实现,比如应用混跑,满足12-factor的应用和有状态的应用,都可以支持。当有状态应用被迁移之后,存储会跟着应用走,网络身份也会跟着走,不会有错误出现。所以这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改造,一个是基于平台做支撑。后者是我们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但是同时也不排斥去做应用拆分。

13. 那谷歌在这个方面是怎么使用的?

邓德源: 可以从泛泛的角度谈一谈。首先谷歌的所有应用都跑在容器中,没有任何非容器的应用;第二点,谷歌从来没有在内部推动过DevOps呀、去状态呀,一方面是因为开发者很厉害,在写应用是会考虑去状态化和容错机制,另外一方面是它的网络和存储都是分离的。比如网络这个部分,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域名解析系统帮助定位应用,然后跟踪应用,即便是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它都可以trace到并抓住,当用户来的时候,会有一个setter as cluster;存储部分,有一个专门的存储池,我们在谷歌写应用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写文件的概念(写文件是在写路径),感觉你似乎就是在写本地存储,但是这个似乎的本地存储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存储,它的网络存储I/O是非常高的。这是他们容器的一个体验吧,就是在做的时候是完全体会不到是容器。

邓德源: 首先看到容器只是载体,我们做出来一个平台,它可以支撑各种应用,不管是SaaS也好,Web服务也好,大数据也好。这个是我们在谷歌工作之后看到的一个脉络,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部分有必要去研发实现。我们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直从事机器学习,对应的团队现在只有三五个人,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大数据平台和K8S做一个深度的整合。我们的愿景是首先能提供一个大数据的SaaS服务,TrensorFlow和Kubernetes结合就非常好,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大数据需求,我们也可以提供出来,这是to B的模式。那关于to C的,我们会寻找一些场景化的showcase,比如图像在公安系统识别罪犯的情况。

邓德源: 对,目前是这样的。大数据不是我负责的部分,我不能展开说。比如有其他的开源大数据Caffe,从最后结果看我们还是选择了TrensorFlow。

邓德源: 首先我认为学习的强度很大,并且都是实践性相关的。比如第二年的选修过OS和嵌入式的课程,OS课程上要求我们直接做一个OS,没有参考的模板,从最基础的汇编语言写起,验收标准是真正地在机器上跑起来,可以使用命令行进行操作,支持一些Linux的系统: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困难的工作,在国内就会偏概念理解一些。那嵌入式系统,在国内的实践可能就是做一个基于单片机监测的小系统,但是在卡内基梅隆则是在Linux内核中进行修改,从而适配一些硬件,然后用安卓进行监控;当时我做的是在Linux内核中添加一个线程级别的监控,在安卓上进行实时监测,在实际验收的时候会在安卓系统上跑很多应用。相比而言,这些要求难很多,但是也能感觉学到很多东西。

在谷歌工作的话,我个人没有在国内很多的工作经验,但是也有所耳闻,包括目前关于996的一些传言。但是谷歌的话,说实话,我在那边工作基本上也是996的,但是我都是自愿的。在那边基本上早上十点去,晚上十点走;你几点走其实没有人管你,但是东西没做完肯定不好走,当然你可以回家做。工作上不仅仅做自己的任务,也会涉猎些内部的其他系统包括K8S这种开源项目。举个例子,就是我当时的team leader去澳大利亚旅游,当时出现了一个线上的问题,然后他就直接上线了和我一起远程解决问题,当时我还是初来乍到,他说他非常担心我不能handle,因为当时我在on call,出现问题需要由我来解决。所以说这种责任感是非常强的,他不会在意他在旅游,也没有人强迫他去做这件事情,他大可以让其他人来帮助我,所以这点让我当时感触蛮深的。环境很宽松,但是宽松的同时大家有无形的责任感在其中。

邓德源: 对。我们会偶尔brainstorm一下,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谷歌虽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做不少事情,但是你毕竟是颗螺丝钉。而且,我们认为这个方向很好,想回国真真正正地做一些事情。有一些最开始没有想到的,比如最初我的目标是成为国内Kubernetes的top committer,但是创业的时候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你要招团队、与客户交流、了解各种需求等等。所以现在是从团队角度去考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这是回国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你提到的志同道合,确实我比较佩服CEO,他其实已经在美国成家立业了,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回来的时候是举家回来,感觉很有魄力。然后我一个人在外,为什么顾虑不回来呢。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国内毕竟是自己故乡,从小长大的地方,回来会更亲切一些。

原文  http://www.infoq.com/cn/interviews/interview-with-dengdeyuan-talk-platform-and-container-services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