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当你离开世界的时候,网络账号里的信息怎么办?

当你离开世界的时候,网络账号里的信息怎么办?

但由于当前相关法律的空白,这些涉及隐私的信息数据还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由寻找中国创客(微信ID:xjbmaker)授权i黑马发布

“如果我死了,我的微信、QQ、微博账号谁来处理?我支付宝里的钱怎么办?我游戏账号里面装备怎么办?”当互联网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时,桥上站着的人开始担心自我消失后带来的数字遗产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崛起,网民在虚拟世界留存的痕迹已经不仅仅是数据本身,其背后产生的经济价值、情感价值,以及在网民过世后这些数据的归宿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围绕如何处理这些数字遗产,也催生了一些创业机会。

但由于当前相关法律的空白,这些涉及隐私的信息数据还存在诸多争议。

直到2016年下半年,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将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被写入《民法总则》(草案)中,目前,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当中,这也意味着未来互联网用户和互联网公司,都需要重新开始思考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和义务。

数字遗产身上的情感寄托

2015年4月,吴晓(化名)在大学宿舍烧炭自杀后,母亲陈蓉(化名)再也没能打开过女儿的手机和电脑,密码封锁了这个19岁女孩在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

陈蓉没法登录女儿的微博,也不知道她过世前和谁在微信上有过联系。

女儿刚过世时,这种封锁对丧女心痛的陈蓉来说不是件坏事,但心情平复后,陈蓉很想知道女儿在网上留下的生命记录,她并没有把这些当做数据财产或虚拟遗产来看待,“只是她来过这个世界的一种证据。”

可无从得知的密码,成了她通往女儿在虚拟世界的一道阻碍。对于只会用QQ和微信这类普通软件的她来说,找到女儿留在网上的痕迹并不容易,最终她只能作罢。

两年前,同样以自杀结束生命的小曾,给亲朋留下了在世时的声音。他在B站上发布的6首二次元歌曲,直到现在仍有人点开收听。打开他最后录制的那支歌曲时,弹幕密密麻麻地弹出网友对这个小伙子的怀念。

虽然小曾再也无法和这些评论者互动,但他留在网上的歌曲仍然会被人们相互转发,他的一个朋友留言表示,“听着你的歌,仿佛你还在一样。”

在国内,网络上的声音、照片、文字等数据信息,多数人将其价值归于纪念。

在“网上入殓师”林东平眼中,逝者在社交网站上留下的痕迹仍旧会被其他人看到、关注、传播,这种流动让逝者的生命在互联网上得以延续。

2011年,“IT男”林东平带着“做产品”的思维,开设了“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账号,通过搜集、整理过世者的社交记录,为每一个逝者写一篇小文。

大量的网友在这个账号中或逝者的微博下点亮“蜡烛”表情,“逝者如斯夫dead”逐渐变成“一座微博墓园”。偶尔一些微博内容还会成为热门话题。

在国内,密码仍是唯一的“钥匙”

事实上,逝者生前留下的数据信息除了情感价值,也正在为互联网公司继续创造着流量价值。但这些价值来源的所有权问题,依然面临着法律界定上的模糊。

早在2003年,“以二进制的形式加以描述、存储和传输的人类活动”作为一种文明成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数字遗产。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它既包括虚拟货币、游戏装备,也包含各类互联网账号和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作品。

但目前为止,这类“资产”在公民过世后如何处理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的行业惯例是,个人账号不能被当作财产处置,也不属于法律上遗产继承的范畴。

从2010年开始,逝者QQ账号找回、游戏装备继承、网店经营权归属等个体事件都成为过新闻报道的热点,并引发了人们就数字财产、虚拟遗产的讨论。

2011年,沈阳王女士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她想要获得丈夫QQ邮箱内保存的两人的照片和信件,但由于不知道密码,只好向腾讯公司求助,但与对方交涉后并没有成功。

按照腾讯的规定,想要拿回密码只能按照“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操作,除了提供逝者本人的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外,还需要提供号码的使用资料、保密资料,同时还得邀请账号内QQ好友为其“认证”,“但人都不在了,我上哪找这些资料?”

记者查询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用户注册协议发现,账号的所有权均属于平台所有,比如用户注册微信时,《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里规定:“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者售卖微信账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账号……用户注册微信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该账号,腾讯有权收回该账号。”

这样的服务协议导致一旦用户死亡,没有密码的家属将面临无法获得处置账户信息的权利。

在美国,雅虎邮箱也在服务条款中声明,用户对于邮箱的使用至用户死亡时终止,之后邮箱会被冻结或删除。但2005年,美国士兵贾斯汀·埃尔斯沃思在伊拉克阵亡后,他的父亲向雅虎公司提出拿回儿子在雅虎上的账号、密码,以便获得儿子的照片和邮件用以留念,遭到雅虎以侵犯隐私权予为由的拒绝。

士兵的父亲将雅虎起诉,最终法官判决雅虎将士兵的电邮移交给他的父母。此案也推动美国互联网公司对于数字遗产处理方式的改变。

比如,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不再冻结或删除去世用户的资料,而是将这些账号自动变成“纪念版号”供他人缅怀悼念。

一些运营者开始向成熟体系倾斜

国内社交平台的账户资产处理虽然有待完善,但一些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已经开始重视虚拟遗产的处置。

去年,我国首个针对网络游戏虚拟账号所提供的公证服务出现,上海市宝山区公证处为巨人《征途2》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账号保全证据公证。凡是以真实身份注册成为《征途2》网络游戏的用户申请办理账号保全证据公证服务的,公证人员会详细记录玩家上网、进入相关网址和《征途2》游戏的整个过程,可能进行摄像。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游戏账户的公证并不意味着虚拟财产的继承有了质的跨越,但在所有权人的认定上跨出了一步。

除了所有权确认外,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处置注册用户数据遗产时,开始向成熟的体系倾斜。

2015年,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的注册心理咨询师朱琼遭遇车祸去世,朱琼服务的账号被冻结后,预约她做咨询的10位来访者也面临着无人可询的现状。

“简单心理”一方面需要把咨询师账户内的财产交割给家属,另一方面还面临安置来访者的难题,“相比其他的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的用户比较特殊,咨询师的去世可能给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回忆。

由于国内相关的处理预案处于空白,简里里连夜联系了台湾的专家,针对如何告知来访者这一噩耗、如何评估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如何让其他心理咨询师接手等问题做了详细方案。

在将10位来访者安排妥当后,简单心理将朱琼去世的消息发布在了平台上,她的账户页面也设置成了一个纪念板块,“这是平台唯一一个开放留言的咨询师页面,一方面让她的来访者获知这个消息,另一方面也让亲朋有一个悼念她的出口。”

朱琼写过的文章和朋友回忆她的文字都逐渐在平台上开放,在简里里看来,无论是朱琼的账号,还是其他具有数据遗产属性的信息,都十分珍贵,不能一冻一删了之,“都值得留下来,这是大家对她的一种纪念。”

虚拟遗产带来的创业机会

随着微信钱包、支付宝以及各类互联网金融等和钱沾边的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存放在虚拟世界的真金白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账号、密码的保护和持有开始变得愈加重要。

去年,网友一则“如果我死了,我支付宝账户里的钱怎么办”的发问,让人们不得不面临“人死了,钱还在”的现实。

不少用户担心,年迈的父母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儿女在支付宝和微信中还存有资产。

支付宝也对此作出回应称,继承人可以联系支付宝,公司客服会引导继承人准备身份证、死亡证明、承诺书等材料,然后通过网络上传、快递等方式给到支付宝,即可继承账户里的财产。如果继承人不知离世者有没有支付宝,或者不知道离世者的支付宝账号是多少,继承人只要提供离世者的身份证号给客服,就可以查询离世者名下到底有没有支付宝账户。

也有网友存在另一种担心,如果自己在多家P2P金融平台上有投资理财账户,一旦他发生意外,家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些平台,他的财产也将永远锁在死亡账户中。

已经有创业者注意到这个痛点。去年10月,一个名为“与亲书”的项目在武汉成立,产品针对互联网用户中有意外隐忧的用户,为他们提供网络资产线索托管与移交服务。

“与亲书”的用户可以在公众号的页面中,储存管理相关线索,并留下用户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团队将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关注用户的在线状态,比如用户社交账号是否更新、是否在平台签到打卡等,一旦确认用户失联,团队将主动联系用户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完成网络遗产线索的交接,并配合协助继承。

产品公测阶段,创始人徐祥鹏曾对用户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随机选取的1000多个样本中,拥有网络资产的人中,30-40岁的用户最多,占比为45.11%,且男性比女性多。各类网络资产中,拥有电子钱包余额和理财产品的用户比例较高,其次是账户、游戏装备和各类文件(照片、视频、文章),“相对而言,大家更愿意将和钱直接相关的线索作为托管对象。”

针对用户对于平台托管账户的隐私安全,徐祥鹏解释,平台只托管账户和相关线索,而不托管密码,未来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平台增加安全性保障,目前已经有政府的相关机构前来寻求合作,未来的第二代产品上,也将用协议明确平台对网络资产的界定,强调平台“移交线索”的功能。

对于项目的未来,徐祥鹏认为虚拟财产是大众的痛点,但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需要创业者随着国家法律政策的完善一起往前推。

随着虚拟货币、游戏行业的发展,一个账号上附加的财富价值也开始凸显。早期注册的QQ靓号也在网络上出现叫价交易的情况;微信绑定银行卡后,软件也不仅仅是用于即时通讯和社交;游戏玩家化不断升级的账号及购买的装备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

近几年的民事案件中,各地法院处理了多起离婚夫妻要求分割游戏装备的案件,这类具有财富属性的网络数据,在面临交割和继承产生纠纷时,其数字资产的经济价值开始在网民心中增重,但这些财产的权属、价值评估都曾因法律的空白,使司法实践难以推进。

今年年初,《民法总则》(草案)已经进入人大常委会的第三次审议中,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作为民事权利写入总则。这意味着,数据财产将明确受到民法的保护。

他山之石 | 各大互联网公司“后事”功能简介

1、谷歌

Inactive Account Manager(不活跃账号管理),这项服务可以让你来决定自己的Google ,Blogger, Drive, Gmail, Picasa Web Albums, Google Voice以及YouTube等账号的命运,并促使你为自己建立一个截止日期。

如果所设定的日期快要来临,你就无法进入账号,这项服务就会给你发送一条确认短信,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你没有回复,谷歌默认你已经死亡。当截止日期过后,这项服务会将你的照片、视频或者邮件发送给你事先指定的联系人。

2、Facebook

就Facebook而言,你有两种选择:你可以让这家公司删除你亲人的账号,或者让他/她的账号变为“纪念号”。当账号变为纪念号后,任何人都不能再登录,不过你亲人的好友仍能够发表留言。

此前,Facebook只允许好友看到纪念号用户,现在这家公司决定为了尊重逝世用户意愿,在他们死后,维持他们的隐私设定不变。另外,逝世用户好友还可以要求看死者生前“回首好时光”视频。

Facebook在2009年推出了这项功能,当时刚好也是这家公司一名早期员工在一次自行车事故中不幸死亡

Twitter:用户只能直接联系这家公司,并随附你的身份证和已故亲人死亡证明来要求其关闭账号。Instagram和LinkedIn 也是采取相似处理方式。

3、Outlook和Yahoo Mail

微软和雅虎明确表示,它们不会分享用户的账号。不过,它们在收到请求后会关闭已故用户的账号。微软已经推出了Next of Kin服务,如果你能提供证明,证明你与死者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死者死亡证明,这项服务将会把死者生前所有邮箱保存在一张DVD中发给你。

4、Dropbox

只要你的亲人留下一台跟这项云存储服务相连接的计算机就OK。如果没有留下计算机,你可以尝试联系这家公司,要求其让你进入亲人的账号,不过Dropbox并不承诺就一定会批准。

5、苹果ID/iCloud

不幸的是,苹果在其服务条款中有一项“生者不享有对死者名下财产的所有权”的规定。根据这项条例,苹果账号是不可转移的,你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联系iCloud客服来关闭死者的账号。

原文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2/160805.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