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微信号:freesvc)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为什么哈佛大学门口,一家包子铺门前总是排着长队?

为什么布鲁塞尔广场上的兰州拉面馆,比你家楼下那家贵了 N 倍?

因为它们都在用全球资源做全球的生意。

作为一家重视投后服务的 VC,我们定期邀请中国创投圈的产品、运营、招聘、财务、市场等各板块的顶级专家来 FreeS Workshop 分享经验和洞见,帮助峰瑞资本的被投公司成长。

本次 Workshop,我们邀请到拥有 14 年电商从业经历的京东服务帮负责人 彭胤 ,他为我们回顾了京东创立十几年的重要节点,以及京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战略,他还与峰瑞家族 CEO 们就如何入驻、用好京东平台进行了讨论。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分享人| 彭胤

彭胤 有 14 年电商从业经历。他是京东服务帮负责人,2015 年他负责的 500 家服务商总计完成 30 亿销售额(GMV),环比增长 300%;曾任淘宝直通车发展部区域经理,覆盖淘宝直通车卖家 3 万家,消耗 PPC 1 亿以上,他还曾担任阿里巴巴诚信渠道部渠道经理,潍坊渠道商业绩较之前年增长 263%,位列全国第 4 名。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有三种模式:第一步是自营模式,保证用户体验,保证高收入、高毛利,然后自建仓储和配送体系。现在整个京东大概有 14 万人。2008 年京东自营开始尝试拓宽品类,从优势品类家电到超市里卖的日用品。

第二步,2010 年开始,京东尝试做开放平台 POP,将所有的模式、甚至整个配送体系开放出去。这就需要平衡 POP 商家给平台的贡献。否则如果同一款商品两种模式都在卖,肯定有直接的竞争。

经过 5-6 年的时间,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开放平台差异化的方法。原来我们分模式:自营模式和 POP 模式。现在我们分品类:站在品类的角度去把自营、POP,包括第三种模式自有品牌融到整个品类里去。

这对品类经理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截至目前,京东的自有品牌做了两年多,品类包括服装、美妆、箱包、电子阅读器,等等。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京东历年 GMV 构成。

电商平台,尤其是移动购物的价值,可以用四个字来衡量:“多、快、好、省”。以京东为例:它最早做快、做好,今天开始尝试做多,慢慢开始做省。天猫、淘宝是从一开始做多、做省,到今天开始尝试去做快、做好。唯品会一开始做的是省,然后是好,现在正在往 “更快” 发展。

当你的平台具备了 4 个属性当中的 3 个,你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印象就会很深。

创业公司可以从这 4 个字来判断自己的公司是否在这 4 条线上都做了尝试。比如,京东选择上市的那个时间点(2014 年 5 月),最主要原因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京东品牌在全球的曝光。京东现在已经进入品商阶段(强调全球视野、全思维、全球资源的阶段),拼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品类、甚至是一些供应链上的资源。2015 年正式成立的优购部门,会和其他电商平台在全球布局方面好好 PK。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从 1999 年开始到现在,有三个重要节点:品质、品牌、品商。

首先是品质购物。从 2010 年开始,京东就一直走在追求品质的路上。今年双十一,京东切了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正品,我们叫买点好的。第二个是时间节奏。双十一当天买,和前几天的热身买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把整个潜在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 11 月 1 号起,很多国际品牌直接开放双十一的价格,和友商在节奏方面做到了差异化。

品质是什么?

第一阶段一定是做产品。无论你做任何平台,你都必须要有产品。这个产品可以给你带来毛利。但是从利润增长率的角度出发,品质的背后除了卖产品以外,一定要卖平台。也就是,先抓有品质的产品,然后用平台模式把更多有品质的产品引入到平台上。

对京东而言,自营和平台这两种模式给京东的利润贡献是可以划等号的。自营采购的正常账期大概是 45 天到 39 天。POP 模式下基本可以做到 T 1,即当天的订单,第二天可以结算。

第二个节点是品牌。我们会做品牌的矩阵。比如说宝洁,把旗下所有快消品的品牌都聚拢在那儿,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拥有很强的覆盖率。当形成一定的品牌矩阵之后,这个品牌的声量、影响力就会在消费者那端留下很深的印象。

也可以拿京东举例:京东有一系列相关的产品,京东金融、京东云、京东商城,将来还会有京东到家,它就在做一个矩阵。这个矩阵让消费者不只是买东西来京东,投资理财也要来京东,乃至企业大数据方面的服务,也可以来京东。

京东有两到三万人采销体系、营销体系的人员,还有从事金融、大数据的人士。各种类型的人在京东体系里活下来,就是因为京东做了品牌矩阵。而为了做这些品牌矩阵的布局或战略,我们一直在搭建团队的成长体系,我们叫京东大学。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

最后一个是品商,更强调全球视野、全球思维、全球资源。

为什么说第一层叫全球视野?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站在中国的视野去做中国的生意,把产品卖给中国人。其实站在全球的角度去做中国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好,也能推动自己在行业里的地位。

再往上一个层面,叫全球思维。相较于全球视野,我不仅看到了自己和世界的差距,还要去拉近我们之间的差距。尤其是针对消费者的洞察,一定要多学习交流。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年去一个国家,当你身临其境去体验那个国家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产品很初级,自己提供的服务很散,还没有完全把消费工厂这一点做到极致。这就是全球思维带来的一个改变。

再往上一层叫全球资源。即依托全球很好的供应链资源,把全球很好的产品卖到全球去。

最典型的就是温商。他们在国外开的餐馆,毛利是在开在中国的餐馆的很多倍。比如,中国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在哈佛大学门前卖包子的,生意那么火,门前老是排长队。但这就是一个调动全球资源的典范,它其实在弘扬中华文化。再比如外国人在外国教中国孩子英语,25 分钟 160 块钱,这也是用全球资源在做全球的生意。

品商一定是站在全球资源的角度先去做中国的产品,等中国的品牌做出来之后再慢慢向全球延展。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Q:对即将或刚进驻京东平台的创业者而言,如何吸引用户、起量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想请您分享一下进驻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A:不同企业进驻京东平台的方式是有差异的。首先,企业需要确定自己做还是外包团队做。想清楚这件事,可以缩短你的成长周期。其次,讲清楚企业产品背后的情怀故事、企业对消费者的理解、对整个品类的理解。产品只是一种呈现的形式,目的是传播背后的价值观,体现企业存在的价值。

说件我印象很深的事。有个卖家找到我们,希望卖一款检测身体数据的智能拖鞋。我们鞋帽品类的采销问他,“39 块钱包邮能做吗?” 他说给京东的供货价是 79 块钱。我们的采销又问,按照 79 块钱卖,姑且先不说京东平台能不能挣钱,这么贵的拖鞋你会买吗?

这个商家对产品、消费者的理解还停留在 “有什么卖什么” 的阶段。

如果我是这个商家,我会先给京东平台提供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产品,比如 19 块 9 包邮的妥协,而且很有品质,用来打通企业和平台的关系。等关系确立了,我再做升级,拿出一个更高级的产品线和京东的采销谈。如果企业可以体现出对品类、消费者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成为京东自营也是有可能的。在京东,我们看重产品背后的人和价值观。

但是在其他电商平台,别说 79,你把进货价标到 89 都可以。因为它们不在乎商品价格,它们在乎的是产品本身对整个品类的丰富度能带来多大贡献,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只要你的产品有差异性,哪怕只有一个卖点,它都会让你上平台。至于能不能卖出去,它们并不在意。因此,创业者可以用独家卖点和这些平台谈资源。

我还见过另一种商家。他的业绩普通,一个月三四十万销售额,但只要是来北京出差,顺道都会来京东拜访一下采销人员。他不给你拿什么礼物,就是来聊聊,话题围绕这个行业将来怎么走,而不是急着推自己的产品。熟悉起来之后,这位老板上新品、运营就会比较顺畅。

当然,京东对于产品质量有非常严格的把控。但我想强调的是:人做在前面,产品在后面。

进驻京东并不困难,千万不要过度形容你的产品怎么样,你的模式如何颠覆。采销的考核点主要围绕 GMV 和毛利,这两个指标看重的是全品类的表现。因此,强调单个产品,不如强调你这个人与背后的一系列产品。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京东仓库内景。

最后,我想在新品选择上给大家一些建议。对于想要入驻京东的卖家,必须要做的事情叫选、测、定款。在这个过程中,卖家一定要去尝试多品种。

京东的流量入口与其他电商平台不一样。比如,天猫强在品牌运营,而京东强在爆品和品类运营,因此更看重产品对一个品类的贡献。

怎么来理解这个差异点?天猫的所有活动,最终会落地到商家的旗舰店。但京东不是。京东属于填坑式的运营。京东会做活动的落地,但最终成交的地方是那个单品的页面,而不是你的官方旗舰店。

这是由于京东走的是从采销到平台的路线,流量是碎片化的。第一部分是京腾计划(包括 “精准画像”、“多维场景”、“品质体验” 等在内的营销解决方案),包括微信京东购物入口、公众号、腾讯广告。第二部分是众筹,适用于新品测试,尤其是智能硬件。第三部分是闪购,当然这需要你有一些库存或者爆品。

因此在选、测、定款的时候,天猫的卖家需要让商品的流量尽可能集中,因为它要做流量变现。但京东不是这样。京东是零售型打法。一个城市线上的沃尔玛加上全球的亚马逊,这就是京东的模式。

另外一个关于京东采销人员的细节是,这个群体主要是 85、90 一代的人,有很多新奇特的玩法。

举个例子:我们的三免一(三件免一件)活动、跨店铺满减活动。京东曾经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 700 万个 SKU 三免一,在促销价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个七五折。

这相当于在做跨店铺领域做了一次颠覆,养成用户习惯。比如说买奢侈品,可能消费者就会考虑买三件,给老婆、孩子都买一件,结果是客单价明显往上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时间可以被引爆。这样在关联营销上面就解决了很多转化的问题,而且流量的客单提升非常明显。

当然,京东也欢迎大家成为京东自有品牌的供应者。我们正在选一些国际大牌的 OEM (俗称 “代工”),打京东的品牌 logo。

Q:我们是做动漫周边衍生品的。除了做产品,现在的垂直电商是否需要主动为用户搭建产品的消费场景?如果我去做这个服务,怎样能够提高公司的收益?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二次元电商 Yuki。

A:可以,你把产品加服务弄到一起。现在不少电商平台都在做内容,做动漫、二次元这个方向,同时又做 IP 的动漫化,包括把 IP 变成超级 IP。

我个人觉得可以逆向来做,而不是正向来做。正向即一步一步孵化 IP,然后思考整合什么样的产品,找供应,最后卖衍生品。倒推回来,只要我有一个有优势的供应链,而且可以和这个 IP 发生关系,我就可以跨界去做些尝试。

前些天我在杭州参加一场活动。王尼玛背后的推手张帅当时就专门做供应链与 IP 整合的事情。他推了一个王尼玛的薯片,99 块钱三筒,外包装直接做定制。这个衍生品很容易贴合用户:当我看王尼玛相关的视频,有一个观看的场景需要消费零食,这款薯片就很应景。口感怎么样无所谓,因为粉丝的购买行为有时候真的是非理性的,他甚至会花 100 到 200 块钱去买一个王尼玛周边手链。

我们把超级 IP 的门槛卡在 50 万以上粉丝。粉丝到了这个量级,就可以把它动漫化,再做衍生的产品,而且跨品类。换句话说:IP 衍生品行业竞争很激烈,供应链的短缺很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复购。

此外,我个人认为 IP 衍生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变现能力。如果为了抓品质导致供应量非常小,这解决不了本质问题。有时候粉丝并不看重产品品质本身,可能更看重多元化。

对于购买 Hello Kitty 化妆镜的粉丝来说,她不是为了得到化妆镜而购买,而是想要把整个家装修成 Hello Kitty 风格。因此,你的供应链里起码要有家纺、定制家具资源。甚至是饮料:一瓶水一般卖 3 到 5 块,但粉丝就是愿意花 10 块买印着 Hello Kitty 的矿泉水。

Q:我们目前在做家居电商,整合了很多出口的家居供应厂。我们对成为京东的 OEM 很感兴趣。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A:京东想做家居的自有品牌,不是因为我们看到家居好卖,而是因为我们希望解决传统家居行业的痛点,比如床具、家居的配送安装。这类商品在京东的量很大。

因此,家居类商家可以和京东进行优势互补,比如在四至六线城市合作。你可以把京东 POP 平台当做一个测款的地方,吸引京东去采你的货。

家居今年的增量非常明显。但品牌能否与平台有很深的合作关系,主要看企业如何理解这个市场。从京东自营采销的角度来说,它一定会看你的品牌属于一二三线哪个档次。如果没有品牌,可以提品质。

Q:我们过去一年做的是众包物流,未来一年我们会把众包中的 20%,即基本上全职跟我们干的,变成兼职的。您如何看待众包?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众包。

A:京东到家在众包这条线上,给京东的物流做了一个颠覆。众包要求至少 3 公里内两小时到达,解决最后一公里。但京东配送现在只能做到 211:你上午 11 点下单,晚上 11 点能到;晚上 11 点下单,第二天 11 点能到。当然,它其实还没有顺丰那么极致,提升空间是很大的。

京东到家上线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国大概有约 30 万众包人员。当时我们在考虑京东配送和众包的京东到家如何结合,后来发现后者很烧钱,就把它卖给了达达。

对于兼职市场来说,众包物流的岗位其实是很刚需的,因为他们不特别在乎挣多少钱。像我母亲不出小区就可以靠京东到家一天挣 30 到 40 块。我们的配送员配送到小区门口,她拿到东西之后帮忙送货,还愿意和邻居沟通一下。

这种共享经济背后的本质不是送件,而更多的是有温度的服务。

为什么百度会切外卖这条线?我们当时分析:今天送外卖,明天就可以送冰箱、家电。百度现在在全国大概有几十万的配送员。今天送的是简单的外卖,可能会赔钱。但将来送一些健身设备,这是完全有可能挣钱的。

物流能不能做成,就看从你的服务延伸出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众包配送服务,可以尝试附带一些相关商品的宣传品,为商家解决营销、复购等需求。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或者可以做一些区域化、会员化的尝试,比如理发、修鞋、按摩,根据服务体系做一些关联性的东西,是可以打通的。

Q:服务类的产品,将来在京东平台上是什么样的一个定位?

A:京东的定位是做入口。随着数据不断的开放,留学等服务也可以入驻到京东来。京东会把所有的数据开放,降低企业拉新成本。

但京东同时也在做去平台化。它不希望所有的消费场景都在京东平台里产生。因为它已经太重了,将来再把服务拉进来就更重。

因此,企业可以先入驻进来。老用户在企业自己的平台里消费没问题,但拉新闭环可以落在京东。企业把用户拉到自己的微店、微信公号、App 后,可以把电商平台里所有的玩法,包括秒杀、整点聚这种营销活动, 找三五个研发人员 copy 到自己的平台里玩一遍,老客户复购率的问题就可以被解决。

我认识的一家卖沉香的品牌,它原来在京东与友商平台上有很多店。这两年因为同品牌开不同的店需要交不同的费用,它关掉了大部分店。但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这个品牌把电商平台作为拉新渠道,将原来的订单数据导入到微店里,再加入一些平台过去的营销玩法,反而让老客户复购率最高达到十几次。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 感知生活美学。

Q:什么类别的商品比较适合上京东众筹?

A: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智能硬件。虽然它在众筹平台上占 50% 到 60%,但其实很多产品都不智能,比如,有的仅仅是硬件绑了 App。

总体而言,无论是吃、穿、用,只要符合生活美学这个标准,都可以来上京东众筹。

加速会注: 在无特别声明的情况下,文章皆为  加速会   编辑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关注我们 加速会 官方微信公号: jiasuhuihao 获取最时尚、最前沿的互联网资讯。

求报道、意见反馈、与 加速会 主编交朋友请加微信: leaderweb

京东彭胤:我们靠这三个核心战略走到今天
原文  http://jiasuhui.com/archives/130218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