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认识物流信息化,易流黄老师这么说

认识物流信息化,易流黄老师这么说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了几十年,但总体上发展滞后的局面被没有有效改变,这与我们对物流信息化的错误认识直接相关,到底物流信息化该如何认识,不同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我们看听听易流黄老师怎么说。

发展现状:总体上发展滞后

说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承认,因为这些企业有了订单管理系统,有了GPS车辆管理系统,至少要在面子上,以及对客户的宣传上能维持“物流信息化高水平”的形象。然而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是事实,主要表现为“低水平、多层次”和“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两个方面。物流信息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发展特点:低水平、多层次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的例子,如货运信息部的物流水平处在“电话+QQ”的水平。当然也有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例子,例如像顺丰这样的大型快递企业。从物流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物流信息化处于低水平、多层次的现状。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尤其是大量的小型物流企业基本上不具备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能力,物流业务的开展靠人脉圈子在推动,满足不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例如上述提到货运信息部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只停留在“电话+QQ”的水平。

此外还有物流经营的普遍“转外包”使得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非常的被动,一般是应对货主需求而被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例如某物流企业为应对不同货主的需求而采用多套不同的运输管理系统。一方面,面对货主强势,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要求采用统一的运输管理系统;另一方,业务一般会转外包给个体车辆,个体车辆的流动性大,“临租式”的合作难以要求不同个体车主安装统一的车辆监控设备。有时候迫于货主的强势,一辆车不得不安装多套监控设备。

信息化水平低,还表现在物联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难以在物流领域进行应用推广。一方面是,除个别大型的物流企业之外,物流企业一般不具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集成能力;另一方则是,IT行业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因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项目难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项目难做,一是物流企业本身不愿意投入,怕花钱;二是物流信息系统复杂,项目的利润少,软件公司较少关注;三是缺乏既精通物流又精通IT的人才。

物流信息化的多层次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细分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同,大、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不同。快递领域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较高,因为快递的特性和快递企业本身具备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实力。 而零担企业相对快递企业而言,其信息化水平要低一个层次,绝大多数的快递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只停留在一个封闭的订单系统。 大多数的专线整车企业及专业从事项目物流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停留在有一个简单的车辆管理系统(车辆监控系统)。一般情况而言,大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要高些,因为大企业具有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实力,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

认识误区:

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与管理者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误区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人们对于物流信息化普遍存在以下两个误区:

1、 信息化就是无纸化、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以至于很多人对它都存在误解,认为信息化就是无纸化、自动化、智能化,这是不准确的。

无纸化是指在阅读、办公、交易方面实现没有纸的质媒介和凭证,完全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的人机交互界面。无纸化虽然是信息化的一个特点,但是无纸化并不等于信息化。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而无纸化强调的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不是纸张。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强调的是如何使信息的采集、加工、展示、传递等更加容易,以便于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而绝不仅仅是无纸化。

自动化是指在没有人的参与下或者少量人为活动的参与下,系统或者设备可以按照人的要求自行监测、处理、分析判断和控制整个进程。自动化强调的是设备及系统的自动化,例如信息采集的自动化。信息化依赖于信息采集、处理和展示的自动化,但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的价值以及信息的有效性。

智能化是指设备或者系统具有智慧能力。智慧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主体(人、动物、设备系统)具有感觉和思维能力。智能是智慧的表达。系统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所追求一个理想目标。智能化强调不需要人的思维参与,而信息化则是以服务人的思维和管理抉择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

2、 信息化就是一个物流管理软件。

“物流信息化就是装一个物流管理软件”,这让了解信息化的人听到了定会觉得荒唐,但现实中确实有一些管理人员是这么认识的。物流信息化确实需要软件,但是软件有的需要安装,有的则不需要安装。例如上百度,不需要安装什么百度软件,登录网址就可以。有的则需要安装软件,例如上QQ,就得先安装QQ客户端。

物流信息化,根据实际情况,实际上所用的不只是一个软件,而是多个软件。只有一个软件的物流信息化系统肯定是不完善的。物流信息化,首先得采集信息,信息采集的终端硬件里面有软件。物流信息化所需要的信息是多方面,因而信息采集终端(传感器)有多种设备,例如条码枪、PDA、GPS、车载交互界面、温度传感器,等等这些硬件都有相应的内置软件。

物流信息化,可以贯穿整个供应链过程,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配送物流等过程的信息系统集成、优化,以实现对供应链的优化。物流信息化并不只是装一个物流管理软件那么简单。

不同应对:

小微物流企业:困惑

小微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困惑主要在于不了解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信息化无所适从,或者认为物流信息化与自己没有关系。 小微物流企业的核心关注点就是挣钱,只要有钱铮,信息化或不进行信息化的都无所谓。小微物流企业讲求的是生存,这是现实问题。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解决小微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有助于促进行业整体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微小企业能够生存,那是因为这些企业掌握少量的货源,这些货源的货主与小微物流企业的老板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另外,微小企业一般是中、大型物流企业的业务转外包的合作对象,离开了小微物流企业,中、大型的物流企业的自身资源不足以提供日常规模的物流服务。

小微物流企业无力投入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大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无法顾及小微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行业没有让一个机构和平台去提升小微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而物流必然是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货主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微物流企业也日渐感到压力,但又无所适从,这就是小微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困惑。

中型物流企业:冲突

中型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化迷局中,一般都意识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上会面临很多冲突。有决策上的冲突、成本与期望的冲突、应用上的冲突、信息化系统升级的冲突。

决策上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系统确实先进,但觉得自身的业务量和规模与之不匹配,希望等待公司规模再大一点的时候再做这方面的建设。其心态就是,企业不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天也不会立马就塌下来,过几年再说吧!但信息化确实很重要,于是犹豫啊、纠结呀,很正常!

成本与期望的冲突,是指在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希望信息系统的功能要尽量多一点,信息化建设的费用要尽量少一些。物流企业的成本意识很强,觉得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事情,若不进行信息化建设也感觉不行,不能落后呀!

最突出的应该是应用上的冲突。应用上的冲突,往往就是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是一个逻辑,而具体的业务流程又是另外一套逻辑,两者不能很好地重合,进而形成冲突。

信息化系统升级的冲突是指业务发展较快,业务运作上的调整比较频繁,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与业务管理需求不匹配。业务系统升级跟不上业务运作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在构建系统时,前瞻性不够;另一方面,企业缺乏信息系统升级的人才,或者系统的供应商不给力。

大型物流企业:瓶颈

大型物流企业虽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愿较强,资源投入也相对有所保障,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常遇到决策周期长、进度缓慢、预算超支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受制于企业的人才瓶颈。

决策周期长,这主要是因为大企业的决策流程复杂,项目审批程序严格,很多时候决策人对信息化是个外行。此外,大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涉及的面广,项目的筹划过程复杂,方案设计的专业性要求高,企业缺乏能够对项目进行总体统筹和把关的人。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得顾及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转,还得组织、动员企业上下参与新旧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改善和修正,企业的其他项目会挤占该项目的资源,等等这些原因会导致项目的进展和进度缓慢。其实这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来执行,才能够使得项目的实施顺利进行。

总之,大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但组建这样的团队不容易,一方面人才难找,另一方面管理难做。

文章节选自《夯实物流管理基础的十四个原则》,亿欧独家首发;作者为深圳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本文作者黄滨,亿欧专栏作者;微信:815669485(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原文  http://www.iyiou.com/p/38057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