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美团遇寒冬:因佣金与酒店闹矛盾 商业模式存短板

  分析人士指出,不管中国互联网有没有来到“下半场”,“互联网寒冬”已然不可回避。美团希望成为独立的互联网巨头,但显然业务模式没法支持。美团最近有点烦。刚进入 2017 年,美团就因佣金问题与浙江宁波的一些连锁酒店闹出不快,甚至一度遭遇全线“下架”。同时,美团官方层面从未承认“融资失败”、“刷单”、“估值下滑”等,但这几个话题却总被市场人士紧盯不放。

  这对想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美团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中国有几个互联网公司估值是严重偏高的,美团算一个。”1 月 19 日,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团的估值挤出“水分”之后会有较大幅度的折让。

  “如果美团不能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早日实现良性循环,不排除其会发生类似乐视这样严重财务危机的情形。而优化自身业务结构,会导致规模缩小、人员精简,也会显著降低其估值水平。”但唐欣认为,这是必要、健康的出路。

  因佣金闹矛盾

  新年刚过,美团就遭遇了宁波某酒店的“公开下架”。该酒店集团在宁波当地颇有名气,属于中低档连锁酒店。

  当时的微信朋友圈截图显示,其会“取消与美团合作”,并希望消费者选择该连锁酒店的自有渠道预定房间。

  据了解,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就出在“佣金”问题上。所谓“佣金”,就是类似美团这样的平台扮演类似“中间人”介绍生意的角色,当交易达成,商家会返还部分酬金。

  “作为平台,当然希望收取高佣金,而商家则希望降低佣金,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自身获得更多收益。此次美团和酒店之所以‘闹掰’,就是因为美团觉得自己平台够大,有足够吸引力,想提升佣金。”一位酒店业内人士王先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

  “以酒店行业为例,美团是新型的平台,在拓展期,肯定会许诺酒店一些比较低的佣金。”王先生表示,而现在,美团想通过提高佣金来追求盈利,但不是所有的酒店都会买账。“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多不满的酒店明里暗里与美团较劲”。

  “我认为,部分酒店选择退出美团是很正常的商业选择。”唐欣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些酒店认为美团的流量价值低于所付出的佣金金额,自然会选择不跟美团合作。

  截至目前,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上述酒店已与美团和解,重新在美团平台上出现。

  不过,打开美团 APP,《国际金融报》记者还是发现:被标注为“高档型”的天唯艺术酒店,在该平台上显示为“满房”状态;中低端型酒店龙华商务宾馆,也显示为“满房”。

  同时,搜索宁波 5 星级以上或 4 星级以上区间的酒店,将预定日期设置为 1 月 20 日-1 月 23 日,显示“满房”状态的至少也有 10 家以上酒店。

  但记者拨打上述显示“满房”的酒店电话,除了天唯艺术酒店电话显示为空号之外,其他酒店通过电话仍然可以预定,酒店工作人员表示“仍有空房”。

  商业模式存短板

  “宁波地区的确有部分酒店通过在后台设置‘满房’的状态来表示对佣金上调的不满,以此来终止与美团的合作,但在其他地区,我们并没发现有其他商家下架的现象出现。”美团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目前,美团的佣金比例处于8%-10%,酒店佣金的比例,我们仍远低于行业整体情况。美团仍会与酒店商家继续保持良好合作。”

  不过,从公开资料上看,不仅是宁波的酒店,从去年初开始,不断有消息传出,其他一些省市也有不少商家,如酒店、KTV、餐饮企业等均因佣金上调问题对美团表示不满,甚至公开“出逃”。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在武汉、杭州等地,去年曾因上调佣金问题而闹出“下架”风波的 KTV 中,如武汉佰乐星 KTV、杭州银乐迪 INLOVE KTV 依然在美团上有团购项目,而有些曾与美团有合作的商家,如武汉满天星 KTV(汉阳摩尔城店)在美团上无法搜索到相关团购信息。

  这些信息与美团的上述回应“有出入”。

  但唐欣认为,部分酒店合作的不愉快并不会造成“连锁反应”,因为酒店相对来说还是松散的组织,各家酒店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合作伙伴,佣金可以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酒店来说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王先生则认为,商家与美团的合作闹掰,与美团模式存在关联。

  “美团起源于团购,本地化客户居多,实际的市场增量有限,当地的酒店自然不愿意接受太高佣金。”王先生分析,虽然从量、活跃度等方面,美团有实力,但在模式上,确实存在“短板”。

  王先生认为,总体上看,美团最近提高佣金的做法,同样与其希望整体盈利有关,“‘烧钱’这么多年,美团一直无法盈利,投资者希望尽快改变这种不断‘烧钱’却无法盈利的状况”。

  “互联网寒冬”

  除了酒店与美团闹别扭,美团的另一个“痛点”是估值的疑似缩水。

  有业内人士猜测,美团急着盈利的压力是存在的:做好成绩,提高估值,并最终实现上市。

  此前,有媒体报道,新美大(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的公司名)的估值已从 180 亿美元下降到 125 亿美元。

  据查询,2016 年 8 月 22 日,亿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亿舟资产”)发布公告称,其推出了“亿舟资产-独角兽股权投资基金 3 号-新美大”私募基金。

  截至目前,《国际金融报》记者仍能看到亿舟资产关于该基金的公开介绍。其中一段介绍是“折价优势”。

  “本基金受让阿里巴巴老股份额的估值价格为 124.5 亿美元,为本轮融资估值 150 亿美元的 8.3 折,安全边际高于市场同期同类型产品。”对于投资期限,该基金的描述是“3+1+1”,即新美大的上市规划以 3 年为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系列基金的介绍中,无意透露了阿里巴巴与美团的关系——抛售。

  去年 1 月初,就有报道称,阿里巴巴达成约 9 亿美元的交易,将把股权出售给投资者财团,瑞信担任阿里巴巴出售交易的顾问。

  对此,美团方面回应《国际金融报》:“针对估值,由于财务方面未公布具体数字,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有意思的是,针对阿里抛售新美大股份的消息,美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完全是虚假的信息。”但其补充道,“当然,美团目前的确与阿里的合作比较少。”

  那么,作为另外一方当事人,阿里是如何看待与新美大的关系呢?

  “我们不方便透露相关信息,一切以公告为主。”对于抛售新美大股权之事,阿里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的提问选择了“回避”的态度。

  “在中国做 O2O,离开了 BAT 的流量支持,基本上会变得举步维艰。美团是希望成为独立的互联网巨头,但显然业务模式没法支持。野心太大,先天又不足,这个矛盾可以说没法解决。”唐欣表示,所以才出现了美团和阿里、腾讯“产生矛盾”的市场传闻。

  在真真假假的市场传闻与回应之间,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不管中国互联网有没有来到“下半场”,“资本寒冬”,或者说“互联网寒冬”已然不可回避。

  《南华早报》早前曾评论称,投资者对 O2O 领域的热情正在减退,也导致了“独角兽”(即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不断贬值,“这些公司,尤其是一些已经陷入困境的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进一步增长潜力有限,投资者的看跌情绪开始蔓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在 2016 年 11 月,美国第二大团购网站 LivingSocial 宣布折价卖身 Groupon(高朋)。据悉,LivingSocial 估值曾一度高达 60 多亿美元,在业务上,双方也高度重合。

  “美团目前在餐饮 O2O 领域基本算是垄断了,没有所谓需要‘烧钱’打市场的借口。而且他的体量已经非常庞大,融资也会非常困难。”唐欣认为,“融资失败导致的业务架构调整只是直接原因,最根本的还是自身业务的商业模式太薄弱,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导致。”】

  原标题:美团遇寒冬,缘于心太大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