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关于罗辑思维现象的反思考:下半场会不会很惨?

关于罗辑思维现象的反思考:下半场会不会很惨?

罗辑思维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在众多的知识分子当中脱颖而出,只不过他成功了,成功的实现了商业与名声的结合,然而这样就是终极吗?他会继续火下去吗?

GPLP君的忠实粉丝 小马哥 做出了深度思考,然后投稿给了我们,且看罗辑思维现象的下半场。

我看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在我眼里,是一个把AlphaGo击败李世石归纳为黑天鹅事件的网红,第二次在跨年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上台做了规模性的演讲,靠着“围绕生存技巧与空间的功利性探讨”,轻松将王首富当年的小目标达成一半的商人。

他成功的将知识售卖给了一些人,比如——希望从他这里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的人,除了二三线城市普通白领,还有数量可观的新兴中产。

迷茫而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的前者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极度渴望拥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并疯狂嫁接他对自己所相信事物的“强烈自信”。上进但越来越在焦虑中失去阵脚的后者则寄希望于通过他来更“高效”地应对知识爆炸与信息泡沫,维持智识上的“体面”。 530万微信订阅号用户,66000个社群会员背后,有这个时代里将阅读作为一种迅速提升个人社交估值的工具的功利需求;有人云亦云地渴望拥有爆款能力“批判性思维”金字认证的需求;还有面对知识爆炸,上进努力却焦虑于不得法门时对“我没有被落下”式安全感的需求。

总而言之,上半场的罗辑思维胜了。

这是时代的胜利

毋庸置疑,罗辑思维的胜利是这个时代的胜利,因为我们的时代,所以才会有一代又一代网红的诞生,比如说此前的一代网红芙蓉姐姐以及凤姐。

浮躁、空虚而又缺乏安全感的时代造就了这些网红,其中包括罗辑思维,客观的说,这是时代的胜利。

在这个时代,这个胖子如坐顺风车,一泻千里,上天入地:

承载着如此多的“厚望”,这个戴着眼镜穿着马甲,笑起来满眼狡黠的胖子,会在自己发迹的一档脱口秀节目里说收录了官方一手史料的书籍是“只敢引野史”;说哈雷彗星是哈雷命名的;会面不改色地推荐自己看都没看过的书,以至于推荐观点和书里所讲南辕北辙。尽管有博士头衔在身,却总是让我想起《宝莲灯》里那个唱着“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的瘦道士。

于是乎,时间久了,接受过主流价值观里精英教育的朋友开始诉说,其实一开始还是不错的,现在就没什么营养了。

可他真的曾经是热爱知识和分享的读书人和思考者,分享着不错的内容,只是商业让他慢慢变“坏”的吗?

这就是我所尊敬及崇拜的知识分子吗?

要知道,即使迂腐文人一夜毛塞顿开,痛下决心拥抱世俗的机锋,也是断不允许自己甫一踏上商业化的道路,就说出 “我们不承诺任何服务和回报,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 这种披着无所谓外衣的胁迫或者说裹挟。

更不用说它在早期节目里就开始 把错综复杂的事物,用深(简)入(单)浅(粗)出(暴)的分析,归纳成看似通(断)俗(章)易(取)懂(义)的趣闻,再用简短巧妙的词语将一套偏向性极强的观点包装起来,刻意反常理、反共识,制造独立思考的假象。

我爱知识,喜欢追求真理,然而我却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的偶像迷失了自己,越走越远,我的心痛的无法呼吸。

当然我也试图去理解这个偶像,然而我发现我错了。

其实不管是习惯性的信口雌黄、还是有意为之的炮制邪说,原本无伤大雅。 “爱智求真”就是一个营销概念。指望在一档以“树立偶像式个体魅力来靠粉丝供养”为商业模式的脱口秀节目里求得百年名校也未必时时守住的“光明与真理”,就跟在东莞的粉色小红灯下幻想能有片刻真爱一样, 不是贱人无情,是公子天真。

再者,自古以来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指标之一,就是有面向不同受众的不同文化产品。智者不要也不应当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大众。至于后来夹带着卖点书皮,算命的给算完不也推销点开运水晶么。

只是今天算命说书的有了那么点要变知识界洪秀全的意思,要公共演讲传道。商绅巨贾和资本掮客大肆捧场;而平日里爱较真儿爱挑刺的大V公知集体失语。咱就不能不学证监会刘主席喊话:这样是危险的!

罗辑思维的下半场或许很惨

公知的诞生不易,毁灭却异常简单。

我们理解一个买卖人利用这些人性弱点做点生意真是自由市场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当这个贩卖价值观的买卖人, 借“知识”的伪名建立起价值难辨的声望,并开始走上舞台,试图充当迷茫时代里公共领航员的角色,便是启动了“传播即是话语权”的咒语。 越来越多的头脑将会被这种声望与话语权迷惑,进而暴露在被执行同一行代码,录入同类存储的危险之中,变得懒于思考。

你看那为多少人推崇的四小时跨年演讲, 光是将“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这一商业自诞生起就遵循的古老规律套上各类花哨的生创词,变脸成无比深刻的新发现,就凸显了该网红对商业的无知 :线下零售绞尽脑汁改变布局区域就为骗你在店里多待会儿;从有收音机和电视机开始,屏幕背后的人就一直用绳命争取让你不换台;支付宝和微信的“用了就走”,和过去以及将来的航空公司一样-以更高的频次换取更多的总时间。不, 也许他知道,只是除了新瓶装旧酒之外,连“黑天鹅”这样的名词都用不对的“思维”教主,在这个舞台上没有别的可以兜售。

投机者如鱼得水,清醒者忧虑万分。

物质之下保持精神思考,清醒很难,然而如果做不到,则影响深远。

哪怕不做,也要做好,这是知识精英的底线。

正如初听振聋发聩,实则空无一物的言论被奉若真经,这不仅仅是公众认知层面的危险,也是始作俑者自己的危险。

最后我开始恐惧了,面对这种疯狂的崇拜。

一位回头是岸的罗粉事后回忆说:“(社群会员)交了钱,优越感就来了。铁杆的看不起亲情的,亲情的看不起非会员的,非会员的看不起没听过罗辑思维的……妈蛋,我就想不通,你们跟同城交友、同城吃喝玩乐群有毛线区别?”

而《乌合之众》里说, “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现在教徒众多,但时间会擦亮群众的眼睛,迟早会把他变成末路英雄。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群众可以捧红你,也可以抛弃你。

因此,在我看来,罗辑思维的下半场很惨,元芳,你怎么看?

“理性投资,成熟创业。”欢迎关注GPLP微信公众号,搜索“gplpcn”、个人微信号“gplp88”

关于罗辑思维现象的反思考:下半场会不会很惨?

原文  http://gplp.baijia.baidu.com/article/763490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