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流程银行和SOA(2.13)

流程银行这个概念大概在10年前就在银行行业提出并进行了实践,但是可以看到虽然已经10年过去了,大部分银行仍然也仅仅是业务和数据集成做的不错,但是真正达到BPM这个层面水平的很少,不管是银行业还是其它行业都可以看到,BPM真正实践很成熟的相当少,这不是技术和产品的问题,更多的还是业务变革无法推进。

我们可以先看下网上的一个关于流程银行逻辑架构模型的图:

流程银行和SOA(2.13)

这个图本身也基本符合SOA参考架构的分层,即底层是核心业务系统或支撑业务系统,而上层是各类业务流程的办理,业务流程办理过程中需要调用底层已有多个业务系统提供过的服务能力,并进行组合和编排才能完成。

流程银行的本质仍然是通过引入SOA参考架构和方法论,实现企业内部IT业务系统从数据,业务,流程三方面的完整整合,解决原有IT架构下的烟囱式应用和信息孤岛问题。

那么为何引入这种SOA架构方法后就能够解决信息孤岛和系统越建越多的问题了?

其核心原因是当底层的核心业务系统和组件建设完毕后,那么我们在增加上层跨组件或系统的业务时候,不是再单独去增加一个系统,而是变成在BPM大系统里面增加了一个流程而已。

今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IT系统建设到一定阶段后悔出现两大类跨系统的整合需求,一个是要进行辅助决策和数据分析挖掘,一个是要进行跨多系统的交互类业务。而前者是通过构建BI类系统来解决问题,后者是通过BPM类系统来完成。


1.BI类系统:数据集中化落地,非实时,ETL等方式实现,数据集成,纵向协同

一个企业,只要有这种跨多个业务系统协同才能完成的业务都可以考虑在BPM系统中完成设计建模,开发和门户集成。我们原来没有注意这点的原因是我们人为将端到端流程分解到了多个业务系统中去实现,分解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端到端业务本身也是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去完成的,业务部门只会关系自己那部分内容。

如果已经存在这种分解,后续往往就会出现端到端流程监控和跟踪的需求。

浙商银行10年有篇实战流程银行的文章,即《基于企业级SOA的新一代柜面业务集中处理系统》,其背景就是传统相互割裂的IT系统已经无法快速的响应和支撑银行新产品和业务开发需求,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等,即当银行开发了某类新产品或业务都导致底层业务系统的变更。

由于这个原因,浙商银行提出的系统建设思路,即构建SOA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引进相关的技术平台,将相互分割,孤立封闭的应用系统组件化和服务化,以ESB企业服务总线贯通和连结,上层业务可以根据业务交易需要灵活调用相关业务系统或组件的服务能力,实现全行信息系统的One System架构体系。

可以看到以上正是我经常谈的 SOA业务能力组件化,组件能力服务化的思路,如果再增加一句就是服务能力编排化 ,浙商银行在实际建设中三个难点也值得我参考和借鉴。

难点1:如何定义和暴露服务,建立数据标准

服务定义应满足高内聚,粗粒度,自治,无状态,可复用等服务设计原则。同时在服务识别的时候应该采用基于业务流程目标的自顶向下,基于遗留IT资产可复用的自底朝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难点2:如何确保业务和系统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性

通过事务补偿,预定义的冲正规则和逻辑,流程引擎容错机制,异常触发人工操作等方面来处理。可以看到当出现重要业务故障时候人工介入处理往往是必须的,关键是要能够及时触发异常通知。

难点3:多业务部门间需求协调和多开发组间的实施工作协调

大型SOA项目实施过程管控是相当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多业务部门和多系统实施工作协调。

其中票据签发的业务流程例子也相当有代表意义,是一个典型的端到端BPM业务流程,其中既包括了自动化的业务处理节点,也包括了人工岗位处理和审核节点。而通过BPM将其编排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

对于BPM中的业务活动节点则可以调用已经注册到ESB总线上的核心系统提供的业务服务能力。可以看到在整个BPM流程实现中都涉及到对已有的后台交易系统的服务化改造,将BPM流程活动节点需要调用的能力改造为独立发布的服务接口。

即流程银行的核心仍然是以流程为核心,实现服务的整合。

流程银行和SOA(2.13)

服务是流程银行得以实现的基础,业务流程将打破部门壁垒,以业务和关键活动为主体,实现银行变革。

流程银行一定是以银行再造为基本内容的银行变革,是一体化管理,是以客户和银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再造的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再造的组织流程、 管理流程和决策流程,最终在金融市场和银行决策层建立起客户立体化的业务管理流程。

同时也可以看到通过流程银行的实施,不仅仅是提升了银行业快速响应业务新需求变化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银行整体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的能力。即一个完整的通过BPM实现的流程是很容易进行流程绩效分析的,同时也很容易实现对流程中所有节点的监控和风险预警。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2wpx5.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