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网上建灵堂缅怀亲人逐步受认可

网上建灵堂缅怀亲人逐步受认可

万佛华侨陵园官网首页共有 9 个栏目,“网上纪念”栏目位列其中。

网上建灵堂缅怀亲人逐步受认可

记者搜索发现,有大量“网络祭扫”网站可提供私人建立纪念馆服务。网络截屏

  清明节去亲人墓碑前,献一捧鲜花,点一炷清香,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传统祭扫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困扰着大家。近几年,网上祭奠开始成为缅怀亲人的一种新兴方式。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目前,有大量纪念网站供人建立灵堂纪念亲朋,其中一些为单纯的祭奠平台,另一些背后则依托有实体陵园。在北京市 15 家市属陵园(公墓)中,已有 5 家自设了网上陵园供人凭吊。这些在线纪念网站,基本只需三个步骤便可建立灵堂,实现上香、点烛、烧钱、献花等功能。

  对此,专家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必然趋势,且祭扫应当看重目的,不需在乎形式。

  体验

  三步建灵堂可上香献花

  昨日,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络祭扫”等关键词,找到大量类似网站。其中,不乏“3D 网络祭扫”、“二维码祭扫”等更新颖的网站。登录这些纪念网站,既可以对革命烈士、历史名人、已逝影视明星缅怀,也提供私人建立纪念馆服务。

  据了解,在北京市目前的 33 家合法经营性公墓(骨灰林)中,15 家为市属公墓(陵园)。昨日,记者统计发现,在 15 家市属公墓(陵园)中,已有 5 家在其官网开设网上陵园纪念区。

  这 5 家设立“网上纪念”栏目的公墓(陵园)分别为八宝山人民公墓、福田公墓、外侨公墓,西静园和万佛华侨陵园。记者登录网站看到,其网上纪念栏目所提供的功能,包括献花、点烛、上香、敬酒、写寄语等,几乎与现实中扫墓无异。此外,部分网站还提供“诵经”、“超度”等高级功能。

  记者体验发现,要实现网上祭扫,首先必须建立灵堂或纪念馆,不过这个过程并不麻烦,一般仅需三步:第一步,免费注册登录账号;第二步,选择并建设灵堂或纪念馆;第三步,填写灵堂或纪念馆信息、逝者信息,并上传逝者遗像。

  案例

  万佛华侨陵园

  建馆免费高级馆一年 50 元

  万佛华侨陵园位于门头沟区,建设于 1998 年。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点击进入该园官网,首页共有 9 个栏目,“网上纪念”栏目位列其中。

  据该园一负责人介绍,大约 2000 年左右开始,该园便建立了网上纪念区。他称,设立初衷,是为异地、因各种原因不能前往陵园追思和纪念亲人的客户提供方便,同时也是响应有关部门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的号召。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网上纪念”栏目主要面向购买实体陵墓的客户。客户在购买实体陵墓后,可向陵园管理处免费申请。随后,陵园方会为客户免费建立一个基础馆,“馆内可以献花、点歌、点香、敬酒、超度等,也可以在馆内上传文章图片。”

  由于基础馆功能有限,该园还提供高级馆服务。他举例称,基础馆只能上传 300K-400K 的照片两张,高级馆则有 5M 容量。“双人高级馆 50 元一年,单人馆 40 元一年。”

  “客户可以选择将馆开放,也可以加密。”他说,据其观察,近些年来,人们对“网上陵园”、“网上纪念”的接受和认可度正逐步增加。

  八达岭陵园

  可通过预约观看墓碑实景图

  “受到日常生活限制,许多亲人不能常来墓园祭奠。”前日下午,八达岭陵园品牌事业部陈经理称,该网站开设已有十余年,目前建馆量大约 12000 个,“今天建了 11 个。”

  据他介绍,网上祭奠的内容,最初基于客户使用和体验,如献花、献贡品、擦墓碑等传统祭奠形式,在设计之初便实现。后来,又开设了纪念馆,加入了点歌、点灯、纪念相册、书写寄语等内容。“客户还可在纪念馆内上传朗读音频,这样就赋予了纪念馆‘专属’的纪念意义。”

  “很多亲人会在墓碑前念叨如果逝者还活着多好。”陈经理称,人们想对亲人表达关心和照顾的强烈感情常常无处寄托,因此,2012 年,该园提出了“让逝者如同每天活着一样”的全新理念。

  他介绍,在上述理念下,逝者一切日常生活都能在网络上虚拟呈现。他举例称,客户可在网上为逝者选择一日三餐、每天换洗衣物、天凉开暖气等服务。“按逝者生前的习惯安排日常活动,这样一来,他们如同活着一般。”陈经理称,上述服务推出后,曾收到不少客户感谢信。

  “尽管网上祭奠服务已非常丰富,但人们内心深处最想看一眼的,还是刻着亲人名字的实体墓碑。”他称,2013 年,该网站又推出了“墓碑实景传送服务”,客户可通过预约,看到即时上传的墓碑实景图。据他介绍,目前,该服务使用客户已有几百名。

  陈经理称,未来还可能会建立移动客户端,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祭奠方式。

  声音

  【支持派】

  @@小蘑菇:这种方法个人觉得可推崇,缓解了清明节交通压力,减轻了空气噪声污染,减小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Ti 呢r:可以,减少了每年烧纸这样的行为,保护环境,又节约土地能源!

  【中立派】

  @@笔畢毕天_叉:感觉都是观念问题,放现在估计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若干年之后就难讲了。

  @@九方立鹤:心意不变,形式可以与时俱进嘛。不让已逝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挂念担忧,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和谐 1988:这只是多了一种方式缅怀故人吧。

  专家观点

  达到祭扫目的就是好的

  “互联网是一种新生事物,用它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必然趋势,不要轻易反对。”北京文史馆馆员、民俗专家赵书认为,清明祭扫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这个目的,“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不在乎形式。”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杨锋程媛媛实习生魏思佳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