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创业的决策方式

创业的决策方式

  在你的创业还没进入真正的稳定期之前,建议你应当尽可能简化你的决策流程,以避免陷入过长的思虑时间,无法一鼓作气而陷入「再而衰、三而竭」的窘境。

  其实,草创时期的团队,比起已经稳定的团队,就是应该在机动性上赢过竞争对手。然而,多数团队都还没进入稳定期,决策的弹性与速度却已经有老态龙钟,领导者迟迟不敢对大小事情下决定,这病症于是显示在公司成长性很快遇到瓶颈,往往就是决策速度太慢所致。

  外面谈策略、谈架构的理论与工具已经很多,以企管来说,像是 SWOT、STP、五力分析、4P、3C 等...,原本那些理论都是要协助你思考,但如果你把它拿来用在创业初期,你大概会发现几个问题:

  1. 不知从何用起,或是并不真正明白该怎么用

  2. 按照定义去填写完毕后,得到的结论自己都不太相信

  3. 分析完毕后不知道该如何落实在行动上

  其中,第三项则是多数团队都会碰到的状况,而如果花了时间分析后却无法落实,那有分析跟没分析就是一样的结果。

  在过去,我自己因为一路从会计系念到财务研究所,也学了不少财务的评估模型。结果第一次创业的时候,还真的拿 NPV、IRR 之类的工具来评估,结果当下搞的自己进退维谷。现在回头看,就能明白其实工具没有错,错在我不该在创业初期就用它们看待问题,因为那并不是最适切的方式。

  那么创业初期应该怎么做决策呢?依照个人经验,我认为你应该把决策结果简单分为三类:乐观状况、持平状况、悲观状况。然后,重点来了,乐观状况与持平状况,花你 20% 的力气去预估,大概知道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即可,另外 80% 的心力,就要专注用在评估悲观状况下,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简单说这叫做「负面表列」,又可以说是一种「删去法」,专业术语叫「风险管理」。诚如巴菲特每次都开玩笑的说:「如果我可以预知将死在哪里,那么,我就一辈子都不去那个地方」。同理,重点并不在于你预估的「好」会有多好,而是万一不如预期,你会怎么样,那才是重点。意思就是,想办法让自己不要落入悲观情况,那你至少只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是跟预期差不多,一个比预期更好,而这两项你都能接受。用更白话的方式说就是,只要一个决策做了没什么坏处,那你就可以勇敢去做。

  你一定会说,这听起来没什么,然而,长久以来我听到新创团队的商业计划里,8 成以上的人都是不断强调自己面对的商机有多大,或者是自己能从中赚取多少钱,几乎都在讲乐观的情况下团队会有多好,却很少听到有人告诉我,他预期的悲观情况是什么,而这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们又想了哪些方式来面对或解决。花了 80% 去讲成功,却只花 20% 提失败。

  其实,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创业成功与学历高低没有绝对关系的明显证据。你可以想想,很多商场上的成功者,书未必有你念的多,学历可能也没你高,理论、模型、工具恐怕也没有你熟悉,不过他们做决策,似乎有一套自己的「智慧」或「哲学」。如果要靠这些东西才能创业成功,那按理说成功者应该都是教授才对,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想来,「创业」与「经营」,「开创」与「守成」,本质上就是需要不同的性格与能力。

  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经常在书里说,他自己就是那种书念太多,所以商业嗅觉老早就被破坏殆尽。满脑子都是逻辑,都是架构,很难在商业世界中快速切入瞬息万变的商机,因为等你分析完毕,可能机会也错过了,甚至可能因为分析结果让你不敢有所作为,进而阻碍行动。

  既然这样,是否企管、财务模型就不该使用呢?不,我不是这个意思,那纯粹是时机点的问题,而不是工具好坏的问题。其实就如同统计学的概念一样,对母体收集越多抽样样本,当然越能接近母体全貌,然而相对的成本也高。同理,工具或模型的应用时机,应当是在公司具有一定规模之后,使用它们才会具有较大的意义。

  毕竟,一个 2 亿的项目,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影响的就是几百、几千万的利润;但如果只是一个 20 万的项目,就算评估错误,少赚的也不过就是几万或几千块。另外的理由是,当公司具有一定规模,团队人数多了,分工也专业了,才能有足够的技术,甚至是承担成本的资源,做大规模的分析。在那样的条件下,花时间做各式各样的估算,就是团队该做的事。然而,如果你只是刚创业没多久,就对每件事情都做精细的、缜密的评估,你最后会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很没有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因此错过重要的黄金发展期,白白失去宝贵的商机。

  所以说,创业初期,决策模型越简化越好,那才能保持灵活,并且快速反应,反正只要别碰上重大挫败,小挫折绝对死不了你。当然,你未必要参考我建议的方式,也许你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无论如何,只要它能大致上给你正确的行动指南即可。诚如巴菲特所说:「我宁可约略的正确,却不要明显犯错」,道理大概就是如此。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