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如果种子轮融资目标是2000万美金,种子基金该怎么办?

如果种子轮融资目标是2000万美金,种子基金该怎么办?

  英文原文:What’s a Seed Fund to Do When a Seed Round is $20 Million?

  创见干货:

  最近创投圈子里面有一种现象,直接指向 A 轮融资的首次融资。这种融资的规模几乎比肩 A 轮融资。那么问题来了,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种子融资”的时候,种子基金该何去何从?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又存在何种风险?资深风投 Hunter Walker 在此跟读者分享他的看法。


  最近创投圈子里面有一种现象,直接指向 A 轮融资的首次融资越来越多。正如风投家 Matt Turck 所言:如今初创公司的首轮机构融资的融资规模看起来更像是 A 轮融资而非种子融资(以下简称「类 A 轮融资」),往往该轮融资都是由一个投向初创公司各个阶段的大型投资机构领投,融资规模接近 2000 万美金。往往因为这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之前就跟投资基金来往密切,有过一些为人称道的创业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融资就会经常发生。但与此同时,我们所观察到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公司并没有在一开始获得什么融资,直到进入到了它的成长期后,它才获得首轮机构融资,所以规模才比较巨大;又或者是因为它本应该在种子轮所发生的增长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突变,所以种子轮融资的规模也会变得如此不同寻常的巨大。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既遵循传统种子期的投资模式,即初始投资小于 300 万,完全由我们领投或者部分由我们领投;但是我们还同时凭借和初创公司创始人,或者领投的机构打下的良好关系,直接进入「类 A 轮融资」。所以问题来了,当一次所谓的「种子融资」规模到达了 2000 万的地步的时候,种子基金该怎么办呢?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因为我们觉得在很多案例中,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无论对于我们这些风投公司来说,又或者是创始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融资太多未必对创始人是一件好事将在另外的一篇文章中细说。)

  以下是我们对「类 A 轮融资」的一些思考

  1. 当评估围绕种子融资的各种指标数据的时候,我相信目前的估值相对稳定下来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经验丰富的初创公司创始人获得的「类 A 轮融资」的情况多了起来。

  2. 在 Homebrew I 的三轮融资我都认为是类 A 轮融资。在这三轮融资中,我们所写的支票比我们以往平均投资额都要稍微高一些。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尽管我们在其中所获得的所有权比例相对较小,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个项目上的预期收益对于我们基金来说非常可观;其二:这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跟我们很熟,而且这个行业我们也很熟;其三,我们已经跟领投投资人已经有过合作的历史经验。

  3. 在进入 Homebrew II 的时候,我和 Satya 仍然讨论该以怎样的框架来评估这些初创公司。我认为这些「类 A 轮融资」案例仍然是一种特殊情况,要与我们所参与的绝大多数传统的种子融资区别开来看待。

  类 A 轮融资会存在着怎样的风险?

  1. 投资人角色上的错位

  当种子基金介入其中,它们需要确保利益与领投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的利益保持一致。(这些领投的投资机构往往都是具有多种盈利模式的大型基金)

  2. 「第二座位综合征」

  一般来说,投资人在创业者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都是需要时间还有行动来赢得的。但是如果在初创公司的最早期,有一家非常大型的风投公司强势介入进来,你被推到了第二的位置上,这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3. 错误的将「好的」定位成「伟大的」

  有很多种子投资人并没有花很多时间来评估 A 轮融资的公司,所以当你观察这些「类 A 轮融资案例」的时候,很多公司看上去似乎比平均水平更好一些。因为这其中也许团队人数会更多一些,划分了更多的进展和目标,又或者仅仅只是多了一些吹嘘装点的成分。

  4. 大额支票 

  你开始习惯写大额的支票,对初创公司毫无保留的承诺你的首次投资,以及后续投资额。这对你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 2015 年,我们预计会有很多「类 A 轮融资」的情况发生。当然,市场上永远不缺乏热钱的涌动,这种热潮得持续上一段时间,直到市场开始清楚这些投资策略是否真的对创业者有利。我想很快大家都会心中有了答案。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