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

资本的泡沫破裂后,留给王庆坨的不止有鸡毛,还有怨气。

这是一间篮球场大小的生产车间,昏暗且伴有潮气。阳光透过窗户缝隙折射进来,洒在布满灰尘的传送带上,一旁的铁板上,零星地叠放着单车支架、轮胎、前叉……

驻足许久,除了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噪音,整个厂房安静的出奇,没人注意到陌生人的来访。厂房外有个前院,墙边挂着老旧的牌匾,“金盛天自行车厂”的字样依稀可见。

很难想象,这间“毫无生机”的自行车厂,在十余年间经历过多次起伏。

它是天津王庆坨镇五百余家车厂中的“一粒沙”,埋没在“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角落中。

它更是共享单车浪潮中的“一滴水”,踏着资本的波涛急速前行,如今却“趴”在了沙滩上。

10月14日,车厂老板冯雷辛坐在前院办公室的躺椅上,旁边摆满了十余款各色样车,那是他专为共享单车打造的。

听闻有人看车,他立即起身笑脸相迎,生意或许来了。

“什么?你问共享单车?我们现在不做那个了”,老冯边摇摇头边皱起眉头。

的确,“共享单车”四个字,曾将他的事业高高捧起,如今却又重重跌落,而这次落地,恐怕是摔得最惨的一次。

故事还要从1996年说起。那年,34岁的老冯从山东老家来到王庆坨镇打拼。那个年代,全国对自行车的需求量爆棚,王庆坨的几家自行车小厂恰巧赶上了这班“经济列车”,带动了整个乡镇自行车产业链的发展。一时间,车厂小作坊接连建成,分布在小镇的核心区及四周,大有全民造车之趋。

也是从那时起,老冯的命运与自行车紧紧相连,属于他的单车小作坊诞生了。

好景不长。因为出货量大且无质量监控,很快,王庆坨所生产的自行车遭到了同行的痛斥,他们认为这里生产的车:低端,低廉、劣质、不安全。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王庆坨有的自行车50元一辆,是当时全国均价的三分之一,这种车的使用周期只有3个月,车架薄得跟纸一样。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但容易坏倒是真的”,老冯说,当年虽被南方的同行抨击,但丝毫未影响车辆产出,可惜,这种快速而扭曲的发展步伐被镇政府叫停。政府要求整顿整改,这让他的小作坊停工近3个月,但也给他带来了利好:有了质量生产标准,有了品牌意识形成,尝试跨进中端市场。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车厂为共享单车打造的各式样车。新浪科技 摄

晃眼间,老冯已在王庆坨打拼20年。

为适应市场需求,他曾数次转型:从普通车到山地车再到儿童车,但终被电动车的普及和网售击垮,“确实骑车人越来越少,再加上厂子小也不懂外销,我有啥办法?”

去年,老冯的孩子成人了。他想与自行车画个句号,想将设备售出,想将不景气的厂房转手,想带上老伴去旅游。

然而命运总是难以捉摸。就在他打算寻找下家时,共享单车来了!

起初,他听说有厂房接到了ofo订单,每月造车万余辆,收入可观。他找镇上的同行们约酒,买烟打点,试图从大厂的订单中分杯羹,“大肉吃不到,咱喝点肉汤也够了”。

2016年10月底,老冯迎来了他的首个共享单车客户——町町单车。那天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两个小伙子找上门,说想订4000辆车,问我能不能接,我巴不得啊”,双方敲定订金为30%,分批交货后再结算余款,“临走时我还塞给他俩一条玉溪,挣大钱出点血也是应该的”。

手握订单,老冯急忙开始采购,4000辆虽不多,但采购资金仍是笔不小的开销,所幸王庆坨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前叉、大梁、轮胎等小厂一应俱全,“那单我没借钱,用的是家底,有的零件厂和我熟,欠点也没啥事,都在一个镇跑不了”。

动工前,他给厂里30多名工人开了个小会,传达了三个要点:第一是暂停其他产品生产;第二是保证新车质量;第三是尽量别请假。

那时车厂内有三条生产线,一天可组装230辆车,每三天运输一批,“我自己每天都在厂房呆六七个小时,有种马不停蹄的感觉”。

今年年初,老冯“有幸”接到了ofo小黄车的二手单。实际上,ofo是与另一家较大的厂商签订的协议,对方“做不过来”,见老冯的厂子有做共享单车的经验,便分发了少量订单。面对二手单的“剥削”,老冯丝毫没有怨言,毕竟量大足以弥补单价的缺失。

与共享单车的两次“拥抱”,老冯感到庆幸:庆幸没有关厂,庆幸没有解散员工,多年不遇的大生意终于被他熬到了。

当时的他赞同媒体的说法:一夜复活,满地是钱。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共享单车轮胎占满厂房。新浪科技 摄

为了赚共享单车这笔“快钱”,老冯愿意投资。当时有同行告诉他,共享单车还有很多城市未投放,造车热潮至少持续到2018年,他对此坚信不疑。

今年上半年,他购置了一组新设备,原因是“客户要求按照欧盟标准生产,架构能抗震20万次以上”。此后,老冯又接待了几家采购人员,对方要求报价,要求制定样车,面对各种难题,他有求必应。

然而,老冯将这笔“大生意”想得过于简单了。

不知从何时起,《共享单车是国人“照妖镜”》的文章在他的朋友圈刷屏了。面对亲朋的劝阻,老冯不屑一顾:管我啥事?有单子就接,我做的是生意。

不久后,共享单车泛滥的消息初见报端,交通运输部随即公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具体规范意见。

老冯开始醒悟了。

他开始思考,这笔“快钱”是否会很快消失?新投资的设备值不值?做好的样车为何无人过问?那些不知名的单车企业哪儿去了?

从今年9月份开始,镇上车厂的小老板们变得清闲起来,他们开始频繁约酒,他们打探剩余订单量,他们探讨如何转型。

老冯说,他不愿与同行讨论,大家的经历让他“负能量满满”。

总结起来,他听说的个案大体分为几种:

1,有的车厂货还没发,企业却倒闭了;

2,有的车厂造好了车,企业却不要了;

3,有的企业订金没到位,车厂生产线搁置了;

4,有的企业余款未结算,车厂讨款吃了闭门羹。

5,有的车厂盲目扩大生产,借款太多也跑路了。

……

最让他担忧的是,这里造了百万辆共享单车,日后自己生产的车又将卖给谁?在共享单车遍地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自行购车?

“快钱之后,断了财路”,老冯深吸口烟,满脸无奈,他打算再次将厂房转手,恐怕无人接盘。

老冯的经历代表着部分造车者的心声。在这个4万人口的小镇上,有两万多是自行车从业者,但自有知名品牌甚少。这里曾被誉为共享单车主战场,但从实际情况看,只有相对较大的车厂才是赢家,留给小厂的,多是车厂分发下来的二手单甚至三手单。

据了解,在当今主流的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中,前者在王庆坨镇的业务曾涉及车架供应,后者曾涉及前叉、车架和组装等。

当地多名从业者证实,因共享单车有相应标准,想拿到两者订单的车厂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即便如此,这些车厂也只是承接了总量中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当时那些较大的车厂实行三班倒,也接过百万订单,但忙不过来,做起来费劲,所以有时会分给小厂”。

总之,共享单车制造业的主战场或许并不在王庆坨,至少在“橙黄大战”中,这里的影响力和决定性十分有限。

真正决定摩拜和ofo产量的,只有飞鸽等老规模大厂。过往一年,ofo曾先后与飞鸽、富士达等大厂签订战略合作,天津飞鸽市场负责人当时向新浪科技透露,这间工厂每天可下线8000辆小黄车。富士达同样表示,为ofo开通数十条专线,每天下线超万辆小黄车,每年产能超过千万辆。反观王庆坨的自行车厂,具备同等实力者寥寥。

但直到现在,镇里仍有车厂对共享单车抱有幻想。即使前途未知,即使单车公司没有名气,他们也愿铤而走险,但不再像此前那般有求必应。

“订金现在是六成,这个没商量”,一家中等规模车厂的负责人透露,此前他们代工过3Vbike和町町单车,这两家均于几个月前倒闭,导致公司损失十几万元。因此公司更改了条款,凡是共享单车企业要求造车,订单不再是此前的30%,而是60%,而且最后一批货发出后,必须于当天结下全款。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镇上自行车店顾客寥寥。新浪科技 摄

当然,王庆坨镇也有很多车厂并未“跟风”,他们将精力用在了自主研发上,生产了山地车,童车和雪地车等车型,目前销量较好。

事实上,在王庆坨镇的五六百家车厂中,真正接触过共享单车的不足两成,更多的车厂早已谋求转型,其中以生产山地车为主,其次为生产儿童,另有少数车厂尝试生产雪地车。

当地一家较大车厂的员工透露,此前的自行车只有20%销售国内,多数销往中东等,去年该厂接了10万辆共享单车订单,重心全部转移至国内,销售额突破了5000万,待共享单车饱和后,公司将再次转型外销。

除了车辆生产,大量销售门店同样是小镇的“特色”。在小镇主干道,十几家门店均在销售自行车,却少有顾客光顾。

“一个月卖个二三十辆,日销量有时是零”,当地经营者分析,影响线下自行车销售的因素为:

1.越来越多城市修建地铁,地铁成主要通勤方式;

2.电动车的售价相当低廉,成为中短途通勤工具;

3.网上供选择的样式更多,线上价格优惠可退货;

4.共享单车在多地区投放,短途无需再购买新车;

……

中国自行车协会所给出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自行车行业产量为8002万辆,其中内需为2500万辆。自2017年共享单车出现后,为整个行业带来3000万辆的年需求。

大量需求或许很难维持,政府部门对此也早有预判。

“在共享单车方面,不能光低头吃草不抬头看路,要想长远”,在今年年初的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会上,副理事长史春元就曾指出,希望大家共同思考开拓新的模式,当今休闲旅游等骑行圈子火热,高端自行车需求旺盛,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路出路。

该协会的产量分析中也明确提出,共享单车虽然短期内有大量订单涌入,但在布局和需求达到一定饱和时,单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常态。

由此可见,共享单车为王庆坨带来的复苏是短暂的,却是把双刃剑:

小厂抓住了稻草,在濒临倒闭时再次复活;

加速了行业洗牌,结束低端竞争促使转型。

当天的王庆坨飘着小雨,开发区的街道上空无一人。老冯的朋友圈中有条新闻:河北平乡成全国最大儿童自行车基地。

面对自己那规模不大的车厂,转手还是转型?老冯的眼神中透露着迷茫。

“自行车首镇”小厂故事:快钱之后,断了财路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