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俞敏洪:所谓的风口大多都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

俞敏洪:所谓的风口大多都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记者 | 张皓月

编辑 | 赵力

深秋的午后,俞敏洪坐在新东方北楼顶层的会议室里,语速极快地指出今年创业的种种困境,仿佛还是当年讲台上的那个俞老师,坦诚又直接。

24年前,俞敏洪成立新东方,一手把中国第一家教育公司带到美国上市敲钟;3年前,他与盛希泰联合成立了洪泰基金,开始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理想下注。

真正的创新力量应该聚焦在中小企业身上,可资金都看着眼前的回报和收益,谁来扶持这些人?

俞敏洪也进入了“中年焦虑”,处在一种自我拧巴中。他想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想尝试拒绝更多出于人情的活动和饭局,专注于事业。“可我心没那么硬,这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寻找中国创客:2013年,在线教育创业兴起后一直说要拿科技来颠覆教育行业。四年过去了,你认为颠覆是伪命题吗?

俞敏洪: 会。但他们说得比较绝对,有点像线上书店颠覆地面书店和电商颠覆线下的零售店。但在教育领域不会发生绝对颠覆现象。我认为纯粹的颠覆不存在,互相参与是必然。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教育领域不会绝对颠覆?

俞敏洪: 大学生和在职人士的教育如今已经搬到了线上。孩子的教育只会上线一部分,某些知识点,我认为可能人工智能会讲得更好。但教育的很大一部分是孩子全身心发展的教育,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线上教育和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

寻找中国创客:那未来新东方的重点是线上还是线下?

俞敏洪: 我们是融合的,只有两边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学而思去年开了二百多个教学点,新东方今年也开了二百多个教学点。虽然大家都喊线上教育,但开教学点的速度一点都没放慢,没有任何人会笨到把线下全部放弃去做线上,包括我们。

寻找中国创客:今年教育创业领域少儿英语一对一是跑在风口上最盛的一个,譬如VIPKID,你认为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兴起?

俞敏洪: VIPKID是因为发现了家长的新的需求。我们以前就认为这种需求是存在的,但没想到这么旺盛!中国的家长对于外教教英语这件事很感兴趣,可能与中国家长的攀比心理有关,于是需求得到了迅速的膨胀。

寻找中国创客:那这种类型的线上教育会不会威胁到传统线下教育?

俞敏洪: 我认为完全不会影响到地面的发展。中国想要学外语的孩子很多。差不多有一亿孩子要上学,有能力支付上培训班的费用的至少有一两千万。市场太大了。

寻找中国创客:那未来这种线上教育公司会不会遇到瓶颈?

俞敏洪: 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管理外教能到十万以上的,非常难。

寻找中国创客:那这种模式长期发展下去,真的可行吗?

俞敏洪: 实话讲这种模式能否长期发展,其实靠实力去决定的。

寻找中国创客:星空琴行亏空两亿,创始人失踪,失败跑路的教育创业者越来越多,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俞敏洪: 唉。教育创业的跑路和其他创业公司的倒闭,不是一个概念。其他创业公司把投资人的钱花完就倒闭了,但教育领域有预付款,他可以把两笔钱同时花完,他不花完钱,肯定不死心。

寻找中国创客:你也是教育创业者,预付费对于教育创业者的诱惑就这么大?

俞敏洪: 我之前就反复强调,!花掉后你就死路一条,这辈子你甭想在中国混了。任何时候出来混,都不可能再找到任何人支持你,为什么?因为你是个骗子。

寻找中国创客:在预付费监管方面有什么好建议吗?

俞敏洪: 我没有好的建议,。要是预付款全部国家来收,又会出现更麻烦的问题。教育领域最后一定是品牌取胜。家长把钱交给大品牌教育机构,他不用担心。所以教育领域的整合,就是小机构不断向大机构融合进去的这么一个过程。

俞敏洪:所谓的风口大多都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

寻找中国创客:今年的小风口是共享单车和新零售,你认为明年会出现什么小风口?

俞敏洪: 产生的所谓新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从左口袋倒到右口袋,很难说推动了社会进步。

寻找中国创客: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俞敏洪: 现在大家所说的创新、创业大部分都是在模仿已经存在的商业模式,和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科技化的颠覆,但这个。

寻找中国创客:科技化的颠覆和创新无关,那什么样的创业才真正是创新的?

俞敏洪: 。真正的发展基础应该是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但他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基金。现在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干十年中小企业,还不如买一套房子。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中小企业没有创新的能力?

俞敏洪: 现在的资金不断地向房地产集中。而房地产又是只进不出、资金无法流动的“铁公鸡”。钱都套进去了。扶持底层创新创业的基金其实并不多,只是声势大。

寻找中国创客: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俞敏洪: 暂时解决不了。这怎么可能有创新呢?创新的研发是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积累。中小企业,向国家交完税以后根本就没钱了。哪儿有精力搞创新?

寻找中国创客:在你看来创业潮在逐渐衰退?

俞敏洪: 是这样的,2015年、2016年时真正的热潮已经过去。但也有转机。民间资本起来了,传统行业的老板意识到投资领域的前景,进入民间资本的大有人在。

寻找中国创客:所以这样看,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资本?

俞敏洪: 对。资本决定一切。

寻找中国创客:今年整个创投圈整体有什么变化?

俞敏洪 :资金在往后移。投天使、种子的越来越少了,投D轮以后甚至PE的越来越多了。2015、2016年投资高潮时失败率太高,导致大家心惊胆战。

寻找中国创客:那对现在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 很多人还没达到创业者应该有的成熟状态。商业模式琢磨出来了,内部打一架没了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寻找中国创客:去年9月,你宣布从新东方CEO的位置上退下来,这一年生活的重心有变化吗?

俞敏洪: 外部活动越来越多了,这是退下来后不自觉栽进去的一个麻烦。投资和新东方的事情会占到我大概五六个小时,其实都不算多。每天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在五到六个小时以上。

寻找中国创客: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中年焦虑,你有中年焦虑吗?

俞敏洪: 有啊。第一个是觉得自己的思想更新模式跟不上。年轻时很容易理解、追随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二,精力会衰退,原来为了新东方奋战到晚上两三点是常事。现在已经不敢了。

,坦率地说,思考的结果很绝望,就是新东方和投资都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更想过云山雾罩的生活。你看,这明显是中老年综合症。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新东方和投资都不是真正想做的事儿?

俞敏洪: 我确实想进入更精神的层面来生活。这个跟做新东方和投资完全相反的,因为做新东方和投资都是往现实走,都是往资本走,都是往商业模式走。我想往更精神、更心灵的层面去。

寻找中国创客:想过什么时候要退休吗?

俞敏洪: 去年采访时我说五年就退,现在就四年之后吧。其实很难放手。今年我55岁了,我给自己限定就是,六十岁以前,必须过自己的精神生活。

寻找中国创客:退休后做什么?

俞敏洪: 我想也不会出来给大家讲什么道德经、论语,那是特别做作的事情。就是自己喝喝茶,聊聊天,没事的话背上行囊跑到遥远的地方找朋友。现在就只能找北京的朋友,说不定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明天到西藏找朋友,后天再跑到比利时喝酒,可能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

寻找中国创客:这可能和你外界给大家工作狂的样子不太相符?

俞敏洪: 读读书,思考,行走,休闲。我可不想一头栽倒在工作上面,最后大家说俞敏洪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俞敏洪:所谓的风口大多都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寻找中国创客:在2017年,您在事业上有什么遗憾?或者有什么收获?

俞敏洪: 2017年在事业上的遗憾是,浪费在非事业上的时间太多了。我心没那么硬,这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总考虑到人情,很难拒绝一切。最大的收获是,我喝酒不喝醉了。一斤是我醉的临界点,现在能够做到在任何酒局控制在半斤之内。

寻找中国创客:对2018年的寄语?

俞敏洪: 希望更加有耐心,更加有创意的创业者出现。

距离2017年的结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

即将过去一年里,我们已刻意不再提起“资本寒冬”。不断有人乘风而至,也不断有人随风而去。

2017年,共享成为热门“前缀”。共享单车战局接近尾声,共享充电宝日渐疲惫,ICO在热捧中突遭变故,无人零售短暂登上新风口,就连线上抓娃娃也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趋势。

投资者谨慎又焦虑,值得庆幸的是,仍然有创业者在风口之外积蓄起力量。在线教育终于迎来了大爆发,无人驾驶不再遥远,新鲜面世的手机们也争相使用面部识别。

创业从未像今天这样浸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在改变与被改变之间,我们正在见证着历史的发生。

寻找并记录,正是我们的使命。九月,近200位创业者参与了寻找中国创客年度路演,在70余位顶级投资人的考验下,45强脱颖而出。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代的创业者正日趋成熟。

我们无法预先看到未来,但仍能从顶级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叙述中,找寻商业与科技的发展脉络。

11月30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年度特刊《赋能未来》将与你见面。我们专访了著名企业家柳传志、俞敏洪、曹国伟、周鸿祎、张近东、郭为,著名投资人李开复、戴自更、徐小平、熊晓鸽、阎焱、汪潮涌、毛大庆共13位中国创客导师。

这份特刊里,你会看到他们的投资逻辑、投资理念,和他们对2017年的经验与总结,对2018年的预见与展望。此外,特刊还包括2017年度中国创客45强及2017年度新锐投资机构30强名单。

12月4日,乌镇创客之夜——寻找中国创客第三季收官之战将隆重举行。届时中国创客导师和80位优秀创投项目创始人,及业内其他著名投资人、企业家参与。由中国创客导师投票评选出的2017年度创客、2017年度新锐机构将在当晚揭晓。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