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按信用差异化定价能让共享单车走向规范吗?

按信用差异化定价能让共享单车走向规范吗?

近日,摩拜公司回复海淀法院司法建议的回复函被依法公开。摩拜在回复函的客套话一堆,表示自己将如何如何重视社会职责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其中一条将考虑推行按用户信用等级收费的措施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人们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1、摩拜此举是否合法合规,凭什么信用差一些的用户其服务价格就报得更贵?2、按信用等级收费就真的能有效规范用户行为吗?第1点有待于法律专家来解答,在此只对第2 点展开讨论。

共享单车之所以在很多城市成为公共资源之害,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共享单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竞相非理性地过量投放,配套的维修维护保障却跟不上,导致超过了公共资源所能承载的负荷量;一些用户行为不够规范,随意违章停放,造成局部公共资源受损,影响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

对于前者,我曾经提出了对共享单车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的建议,将过量投放的负外部性成本进行内部化处理。理论上来说,这种做法比较科学有效,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福利,而且社会管理成本最低。但针对公共资源收费有违大众固有思维认知,加上共享单车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因此话题比较敏感,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更别说采用了。在共享单车堵城之际,各地相关监管部门不约而同地采取简单粗暴的市场总量限制办法,而且执行起来雷厉风行。尽管存在着不利于自由竞争、管理成本高等不少弊端,但总的来说对于解决过量投放问题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而违章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主要责任在于那些不太自觉的用户,共享单车企业则负次要的平台管理责任。由于共享单车产权不属于自己,违章者拍屁股就走,根本不担心交警部门和物业管理方面的处罚,也不理会共享单车有可能遭到遗失损坏。无须承担乱停乱放的后果,意味着违章者的犯错成本几乎为零,反过来又助长了违章停放的行为。因此我们甚至看到有人把共享单车直接停在马路中间的奇葩新闻。

按常规的方法,共享单车企业想要管理用户行为非常困难。不但用户违章行为举证难,通常还需要与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合作,事后的处理成本极高。最终很可能会陷入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两难境地。

而这次摩拜提出的信用等级定价方法,则走了一条经济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根据用户的不同信用等级执行差异化价格,摩拜希望以此激励用户发生相应行为改变,从两个方面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信用越差的用户骑行价格越高,这实际上人为形成了价格歧视,相当于提高了他们犯错的经济成本。以最高的半小时一百元来说,违章犯错一次的成本提高了近百倍。根据价格需求曲线,随着价格的快速上升,用户的需求会显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届时,大部分信用差的用户就会被迫放弃共享单车,而选择公交、打车甚至步行等解决方案,或者干脆自己买辆自行车。摩拜就可以将这些非目标用户逐渐过滤并排斥出去,从而减少乱停乱放的次数,达到降低整体运营成本的目的。

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共享单车通常是长期的日常需求,一部分用户甚至可能是刚需,价格变化对用户的经济利益影响较大。由于价格的高低与信用好坏挂钩,为了保持现有的优惠价格,或者争取更好的价格,信用等级较好的用户就会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维持或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提高了意识和责任心,他们的骑行行为就会越来越规范,把无意识乱停放的概率降到最低。

简单地说,摩拜的差异化定价策略能筛选淘汰掉行为最恶劣的那批用户,同时又能让行为优秀的用户变得越来越好。实际上,半小时100元的处罚性价格并不会对普通用户造成负面影响,如同醉驾入刑一样我们无需对此感到担心害怕。因此,摩拜按信用等级实行差别定位的新方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确实是一项有效的激励措施。试运行完善之后,值得共享单车全行业学习借鉴。

当然,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立场出发,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那就是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一定要透明公开,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用车行为,出现多少次就会造成用户的信用等级下调,价格调动必须提前多少时间通知用户等,都必须在明文之中予以明确。同时还应该给消费者预留出申请复议的机制,可用来纠正系统可能产生的误判。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应有消费者代表(如消协)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参与,避免信用等级规则沦为企业一言堂,以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