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文 / 俞见

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和之前存在的 IT 技术之间没有显著的技术壁垒,并无革新性的进步。但从思维方式看,——即通过全体用户的共识消除中间环节,实现用户之间直接的信息、价值交换——这想法自农耕社会结束以来已经多年未见了,算是有点复古的新意。

很多人会跳出来说:这正是区块链革命性的所在,它能让并不互信的用户之间,基于区块链的“真实性、不可篡改性”达成共识,做到“去信用化”。

若论混淆概念扰乱视听,区块链的炒作是我见过最明目张胆的。

但凡骗术,必不能让人一眼看透。放在古代,装神弄鬼展示异象乃是“大师们”惯用的手法;时至今日,骗子们转而用“高科技”粉饰套路。

几天前有人向我安利一个二手车项目 ICO ,号称能通过区块链的“机器信用”,让买卖双方直接匹配供求,确保信息透明,交易公平,消除中间商差价。听完天花乱坠的忽悠,我问道:“即便区块链能确保链上信息不被篡改,那谁来保证卖家上传的车况信息一开始就是真实的?”说

来者无言以对。

然而,就是这样侮辱智商的项目,竟然已经有投资人出钱抢份额了。不由感叹, ICO 真是一块试金石。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拨开区块链看似深奥的“高科技”面纱,究其背后的逻辑,充其量只是个保证信息安全的加密共享系统,可惜的是,

就以二手车行业为例,交易中最大的信用问题是卖方以次充好,而买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卖方是否作假,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性。于是人们就需要专业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来认证车况、评估价格。如果没有这些专业人士会怎样?经济学里有个著名模型叫柠檬车,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信息不对称性无法消除,那么市面上成交的大多数二手车都将是以次充好的劣质车,真正的优质车是无法以公允价格卖出的。

敢问,一心踢开第三方的区块链应用在这个交易场景中有任何用武之地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区块链的拥趸们会说:如果一辆车从出厂起,所有事故、里程、保养信息全部真实地共享在区块链上,那就能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打个比方, A 修理厂会如实共享修理报告,而 B 厂会帮忙粉饰报告,抑或根本不共享,那么有心以次充好的二手车卖家,会把泡过水的汽车拉到哪家去修呢?

说得更专业些,实体经济信用管理流程中难度最大的一环无非就是对原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备性的验证 (这个工作在金融业内被称为“尽职调查”) ,这是信用管理产生价值的源泉,要是这个难关被攻克了,普通互联网技术就完全可以胜任数据传输、储存、加密和共享的功能,并非区块链不可。

这个简单的道理是金融业和其他一切中介业务获得收益的理论依据,而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是支持其社会存在的现实依据。

区块链理念无视这些基本的经济逻辑,试图通过用户直接交易( P2P )的方式驱除中间人,这极大地增加了交易节点,降低了交易的专业性,注定只能是个乌托邦式的空想。

综上,仅凭区块链技术不可能满足实体经济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所谓的“去信用化”只是一个纯粹的忽悠。

那么,

可惜,答案也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目前最成功的应用,活跃用户数约 500 万人。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需要全网所有用户认证通过才会记账成立,每个用户都分布式储存了不可修改的公共账本。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个过程:蛋疼村有一条村规,不论是张三买了酱油还是李四打牌输了钱,只要是有交易发生,一定要全村人一起记上账才算完。这看似是一个很有公信力的规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脑残。我跟张三根本就不认识,凭啥他买东西还要我跟着一起记账?

有人会说,比特币公共账本都是电脑自动操作的,和一村人记账的麻烦程度没有可比性。确实,电脑不用睡觉吃饭, 24 小时随时响应,不需要手动操作,方便的很——

2017 年,全球比特币交易笔数约 3000 万笔,为了认证这 3000 万笔交易量用了多少电呢?外媒 DIGiconomist 公布了一个天文数字—— 300 亿度电,占全球耗电量的 0.13% ,超过数十个国家的全国年用电量。

那大家知道 2017 年 11 月 11 日这 一天时间 里支付宝完成了多少笔交易吗?——全球 14.8 亿笔。这是比特币 全年 交易笔数的约 50 倍,那支付宝服务器用了多少电呢?不值一提,所以无人统计。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效益和成本的问题。比特币作为电子货币能提供的效益是:隐私性、安全性(?)、逃脱监管。为了这几个“好处”,全人类在 2017 年花费了 300 亿度电。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根据 2018 年前两个月的统计,今年比特币和其他各类虚拟币的挖矿电费将轻松突破全球用电量的千分之三。

区区五百万活跃用户的比特币,为了完成 3000 万单交易,居然用了这么多电。

依愚见,大家不必惊慌,因为这一天是不会到来的。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区块链机制下,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会被放进交易池中,当这些交易(理论上单笔 255 个字节,实际应用中大概 500-800 字节)凑满 1M 容量时,会被封包出块,由全网用户去认证并记录。目前的经验数据是平均每10分钟系统就会出一个块,内含大约 2000 笔交易。言下之意,目前比特币系统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3-4 笔交易。

就算有朝一日比特币 10 秒钟就能出一个块,那这个系统的 全年 交易处理能力也就和现在支付宝的 处理能力相当。

摩尔定律的信徒会跳出来说,技术进步终有一天能让这成为现实。

或许吧,不过有好好的阳关道不走,为啥要去走这崎岖的山路呢?抛开所有纷扰的技 术噱头,区块链的公共账本和传统中心账本相比,有一条鸿沟是在逻辑上无法逾越的 ——公共账本的交易处理节点永远是中心账本的乘数倍。

假设有1亿笔交易需要处理,普通中心账本视其备份验证和加密机制不同,可能会记账2亿次,抑或10亿次。而在一个5亿用户的区块链系统中,这些交易需要被记账50000000000000000次。

多么有趣, IT 界的去中心化和社会领域的自由民主化,效果竟然是可类比的。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区块链教徒对此当然是不承认的。他们认为公共账本有中心账本不能比拟的优点。比方说,如果微信和支付宝系统崩溃了,连备份也都丢失了(不可能事件),我们的虚拟财产数据将无处可寻。但如果用了区块链技术,只要有任何一个用户保存了完整的公共账本,那

这看上去也是一个很强大的优点,当然事实并没有这么美好。

以比特币为例,目前完整的比特币公共账本大小已经超过 150GB ,并以每年数十 G 的速度快速递增——只是为了支持 500 万用户每年 3000 万笔交易。如果通过技术革新,真的达到了前述 10 秒出一块的处理容量,那每年比特币账本的大小将增加超过 2T ,也就是正常 2 个移动硬盘的大小——虽然这仅相当于支付宝双 11 一天的交易量。

其蛋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特币系统现在允许大家存储不完整的公共账本。但我们试想,当公共账本大到所有人都无力完整存储的时候,你又如何在前述的系统崩溃时刻找回完整的账本呢?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基于全网共识的认证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是极其低下的,完全不能满足大规模应用。且不论架构设计非常原始的比特币,即便是公认更先进的以太坊,每秒也只能处理几十笔交易,以至于因为一个小小的虚拟养猫游戏 Cryptokitty ,造成了严重堵塞。

为了扩容,以太坊启动了雷电网络项目( Raiden Network ),可以将交易容量提高到每秒几十万笔。但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雷电网络的核心是一个中心账本——

如果一个东西身上悖论太多,那这东西多半有妖。

有粗浅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以物易物的时代,交易是在个体间直接发生的(现在时髦的叫法就是 P2P ),交易节点随着用户数几何增长,效率非常低下。为了满足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于是就有了中间媒介——物化的媒介是货币,人格化的媒介是商人——

所以从理念上讲,要求全网共识的 P2P 机制,和大规模商业应用是背道而驰的。

那如果把区块链应用规模缩小,把用户数限制在几百或几千人(比如单位内网),情况会不会好转呢?答案是肯定的。

。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蛋疼村里超过 51% 的人是坏蛋,合伙做伪证,声称张三欠李四 10000 块钱,那么即使张三并不欠钱,也得被迫给李四 10000 块。

51% 算力攻击在用户极多的时候是很难发起的,但是在小范围,尤其是特定应用场景下,这就是传染一个木马的小 case 。毕竟,攻破 1000 台普通个人电脑,比起攻破一个重重防守的中央服务器,实在是容易太多了。

说白了,在小规模应用场景下,区块链引以为傲的信息安全性是不成立的。

这便是区块链高不成低不就的悖论——你

回想当年的郁金香,芬芳迷人,赏心悦目,看似非常美好;众人趋之若鹜,一株难求,造富奇迹不胜枚举 。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