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徐小平高喊“all in”的背后:真格的江湖该“动真格”了

在创投领域,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往往会被媒体贴上“异类”投资人的标签:不做审计就为项目投钱,推出一页纸的Termsheet时常震惊四座的大胆言辞……

这是属于徐小平的独门秘笈,他将热血的人生导师和“冷血”的投资人两个角色融到同一躯体里,借此筑造了真格基金的护城河。这也是徐小平可爱之处,有了投资人的热血才让追逐利润资本有了一些温度。但如今,创投市场的激烈竞争让冷与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好像越来越难以调和。

作为从中国天使投资蛮荒时期走出的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和真格基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走过了20余年的长路,在创投领域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竞争也越发激烈的当下,经过一轮优胜劣汰发展周期的中国创投行业已经到了一个停下来进行反思和升华的时间节点,思考一下,创投行业该如何更好的在新时代中发挥作用。或许真格的江湖已到该“动真格”的时候了!

梦想的反面

徐小平最近一次引发朋友圈转发的演讲,是在4月初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启动峰会上做出的。在这次演讲中,徐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诉创业者应该肩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真正的不忘初心。在他看来,“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因为它偏离了社会责任,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最后走向了梦想的反面。”

在这个时间点出现最大偏离的事情之一,就是徐小平之前喊出“all in”,为之卖力鼓与呼的区块链行业。在种种暴富神话的诱惑下,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徐小平在微信群中,“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临渊羡鱼,而要冲到浪涛中去”,将之作为投身区块链的一份终极背书,忽视了他于截图泄露之后,在悬赏“泄密人”的微博中对区块链狂热与泡沫做出的警示。

这种选择性放大与忽视背后的催化剂,是徐小平难以掌控的人性自身的逐利因素,甚至,他的真格基金自己所投资的火币、多拉打印等公司也已经在发币热潮中泥足深陷,或是成为“投票发币”的规则制定者,或是踩着点发起一个新的区块链项目来发币融资。作为背后投资人与区块链鼓吹者的徐小平在区块链的火上浇了一桶油之后,却被突然蹿起的大火烧了个措手不及,成为很多人口中“沆瀣一气的韭菜收割者”之一。

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徐小平有一种“害怕错过”的焦虑。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与徐小平保持了34年的友谊,在王强的评价中,属猴的徐小平总是想尝试新鲜事物,希望自己能第一个感受到新的潮流,如果真格基金错过了什么潮流,徐小平就会显得忧心忡忡。

还近乎蛮荒阶段的区块链技术被徐小平形容为“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并将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得更加凶猛彻底。对年轻的创业者往往持有过高的评价和过度的宽容,比如过度相信马佳佳的营销能力可以弥补产品层面的不足,认为从小做生意的王凯歆具备创业基因。

江湖的变局

与这一系列失误与“妄言”并行发生变化的,是中国天使投资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真格基金早期打下的地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早期投资机构蚕食。中国青年天使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投资3次以上的早期投资机构的数量是439家。相比于此前超过四分之三的项目真格基金都是“首轮投资人”,现在真格接触的项目有将近一半都已经拿过一轮天使投资。真格基金在早期阶段的触及面和影响力在减弱。

徐小平这样描述过真格基金的优势或者说特点:“创业者选谁作为他的投资合伙人,却有很大的学问。钱和钱是不一样的。其他人的钱是人民银行印的,但真格的钱是真格印的——真格的钱有真格的印记。把没有差异的资金做出差异化、独特性出来,这是投资人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努力做中国对创业者最友善的投资人,创业者最认同的投资人,以及对创业者最有价值的投资人。”

“投得快、管得少”曾是帮助徐小平成为受创业者喜欢的天使投资人的秘诀。有舆论评价徐小平是养成了“拍脑袋决策、热脑袋决策”的投资风格,“如果一个项目半小时内还没让徐老师头脑发热,就不要再找他了。”

现在看来,依靠直觉和“头脑发热”进行投资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最初缺少竞争的卖方市场中,真格基金和徐小平能借此吸引大量创业项目主动前来投靠,并且从中选出良品的概率会更大,因为早期创业者还没有学会太多修饰自己、迎合投资人的手段。当整个天使投资环境转变为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之后,习惯守株待兔的真格基金往往会被更为积极寻找项目的基金“截胡”。

而且,随着这种策略的弊端在后期逐渐显现,这把剑可能不但在帮助真格基金奠定品牌上越来越力不从心,还可能反过来砍伤了真格基金和徐小平原有的光环。

圈子的进阶

在许多媒体的报道和旁人的观察中,徐小平都更多是在扮演一位情怀满满的人生导师、创业辅导员的角色,而并非一个理性和注重利益的投资人。在知乎上,徐小平的认证账号一共回答过34个问题,其中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有9个,关于教育的问题有6个,创业相关的问题有3个,投资相关的问题有6个,与真格基金业务有关的问题只有3个。

这个在知乎上以俺自称的投资人,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了一个热血、莽撞、激情却大智若愚的另类。他最常讲的是梦想而非收益,会公开反思自己的失败,也爱谈论自己又如何冲动地投资了一家公司。但事实却是,需要给LP回报的投资人与为年轻人梦想买单的慈善家之间有着根本的对立和冲突,毕竟,徐小平是不能奢求马儿又要跑得快,又要吃草少的。

所以,执着于获得万倍回报的投资人徐小平内心的持续焦虑是难免的,因为过高的回报预期会极易导致投资人害怕错过每一个风口,或被后来的投资机构超越。执着于成为人生导师的徐小平内心的持续焦虑也是难免的,因为要在信众面前始终展示出身为导师的远见和卓识实在是一件难事。或许正是这两种焦虑融合为一的时候,徐小平喊出了“all in”区块链,在整个行业内搅起了自己难以平息的轩然大波。

在这个时间点上,行业竞争激烈,资本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且徐小平的“套路”已经被众多人所熟知,“披着投资人外衣的天使”这个旗号究竟还能帮助真格基金走多远成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样,这也是所有投资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当大量玩家的水平正在提高的时候,每个圈中人的三板斧是否也都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节点?

来源:人民创投

作者:李威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