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电影票房“空手套白狼”,造假之殇还能解决吗?

电影票房“空手套白狼”,造假之殇还能解决吗?

5天10亿票房,《后来的我们》成为了五一小长假“当之无愧”的爆款。

但随着票房的不断攀升,退票率居高不下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更可怕的是,这次互联网票务的两大巨头猫眼微影和淘票票罕见地“统一炮火”,谴责《后来的我们》这一行为,并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后来的我们》则表示将珍惜爱与信任,希望能彻查此事。刘若英工作室也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尽早查明真相。

作为刘若英导演的处女作,出了如此问题,实属不该。而通过买票再退票来吸引影院排片,如此“空手套白狼”,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巨大的商业骗局。

事发突然。

上映第一天,不少影院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此前预售的《后来的我们》出现大规模退票。

萧山德纳国际影城一位负责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自己从业多年,从未遇到在售票平台上这么大规模并且有规律的退票。

电影票房“空手套白狼”,造假之殇还能解决吗?

深圳环球影城通知,来源于网络

“4月27日18:22到22:58,共计退票50位,平均每小时10位,退票时间比较均匀。4月28日6:30到23:40,共计退票149位,平均每小时10位,退票时间也比较均匀,就是中午12点到13点退票18位。”

影城负责人表示,4月28日因为退票,影院票房受损1万多元。影院赶紧制定规则,每场退票数不能超过4张。

不仅是在杭州,深圳、武汉等全国各地的近4000家影院一天共计退票约40万张,涉及金额超过千万。

电影票房“空手套白狼”,造假之殇还能解决吗?

猫眼提供的退票数据

有网友发现,天津猫眼微影是《后来的我们》出品、发行方之一,同时又是售票平台,疑似参与造假。

不过猫眼很快作出回应,称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这种干扰市场的行为。

猫眼娱乐COO康利进一步解释称,“猫眼只是中间的服务商,给各个产业合作伙伴提供服务。裁判员应该是有处罚和处置能力的,猫眼并没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假若《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经过调查显示为恶意退票,操纵该事件的相关方面则是一方面实现了高排片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将成本和损失转嫁到影院和院线方面,这会导致院线此后不愿再进行票房预售等操作,最终伤害的还是电影市场。

两年前,《叶问3》票房注水一事也曾惊动整个电影圈。

有业内人士揭露《叶问3》存在大量票房注水的情况,主要疑点有三个:

其一,在个别中小影院午夜场、早场等冷门时段,该片的上座率爆满;

其二,该片总票房收入与座位比例不符,除非在电影票售价200元以上,且场场坐满的情况下,才能解释个别影院的票房收入;

其三,多个影厅前两排座位售罄,中间的黄金位置反而空出。

不仅仅是票房注水,幕后投资方还将电影票房与金融产品进行捆绑,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投资方快鹿集团将票房资产证券化,以票房收益的预期从旗下P2P、众筹平台等渠道从筹集了不少资金。

但《叶问3》最终8亿多的票房,与完成金融产品兑付需要达到30亿票房的预期有较大差距,无法向投资者兑付事先承诺的利润,引发挤兑危机。

最终,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对《叶问3》部分票房不实的问题作出处理意见,影片被认定构成虚假票房的3200万元不计入全国票房统计数据,影片发行方大银幕发行公司在一个月内被责令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涉事影院和网络售票平台被通告批评。

“票房造假”在中国电影界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原本一些电影相关利益方为了票房数据好看会进行“注水”“锁场”,出手买下午夜、清晨等较差时间段的影院排片场,这样既不影响黄金时间段普通观众买票,又能快速提高票房。

而通过购买预售票再大规模退票的行为却是第一次集中爆发。

通过预售期的良好表现让影院提高排片率,增加影片的播放场次,然后在影片播放前进行退票,不仅自己没有损失,同时也达到了提升排片的效果,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然而,这口锅却转嫁到了影院。突然退票让影院蒙受不小的损失,更扰乱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原本在互联网平台选座购票是不支持退票的,推出这一功能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可如今却被投机者利用,成为了一场巨大商业骗局的工具。

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国家电影局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但无论如何,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造假的问题必须要治治了。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