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读源码:深入研究 Java CAS 实现

本篇博客基于 OpenJdk8 简单的一条线的看看 CAS 的实现过程。

如果你也想方便在 IDE 中查看 OpenJdk 的代码,你可以看看这篇 在 NetBeans 中编译调试 OpenJdk 。

本文会涉及 Java 代码, C++ 代码和汇编代码。

一、Java 层

随便找个会调用到 CAS 的方法,例如 AtomicInteger 中有一个原子方式 i++ 操作,代码如下:

/**
 * Atomically increments by one the current value.
 *
 * @return the updated value
 */
public final int incrementAndGet() {
    return unsafe.getAndAddInt(this, valueOffset, 1) + 1;
}

unsafe 中, getAndAddInt 如下:

/**
 * Atomically adds the given value to the current value of a field
 * or array element within the given object <code>o</code>
 * at the given <code>offset</code>.
 *
 * @param o object/array to update the field/element in
 * @param offset field/element offset
 * @param delta the value to add
 * @return the previous value
 * @since 1.8
 */
public final int getAndAddInt(Object o, long offset, int delta) {
    int v;
    do {
        v = getIntVolatile(o, offset);
    } while (!compareAndSwapInt(o, offset, v, v + delta));
    return v;
}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 CAS 的一种方式 compareAndSwapIntCAS 的意思就是比较并交换。

在往下深入前,先了解一下这里的参数。 incrementAndGet 调用方法中有一个 valueOffset 参数,这个参数值在 AtomicInteger 中静态初始化的,这个值是 value 值在 AtomicInteger 类型中内存的偏移地址。传入的 valueOffset 参数会在后续方法中,直接从内存位置读取这个字段的值。所有 CAS 的地方,都使用的这种方式。另外两个参数很简单,不多说。

本文目的是 CAS,所以其他无关的内容,例如如何获取偏移地址都不在本文介绍之内,看懂本文后,你自己也能分析这个方法。

getAndAddInt 方法中,会先使用 getIntVolatile 读取 Object 对应偏移 offset 中的值,从 Volatile 可以看出来(底层实现就是),这个值肯定是内存中实时的最新值。

得到最新值后,调用 compareAndSwapInt 来更新最新值,方法代码如下:

/**
 * Atomically update Java variable to <tt>x</tt> if it is currently
 * holding <tt>expected</tt>.
 * @return <tt>true</tt> if successful
 */
public final native boolean compareAndSwapInt(Object o, long offset,
                                              int expected,
                                              int x);

如果对象 o 中 offset 偏移位置的值等于期望值( expected ),就将该 offset 处的值更新为 x ,当更新成功时,返回 true 。结合前面调用来看,如果当前值是 v ,就设置为 v+1

不仅仅是 AtomicInteger 用到了 CAS,整个 java.util.concurrent 中所有无阻塞共享内存和锁的实现都是基于 CAS 实现的。

可以先略过这段内容:对锁来说,那就是期望是没有其他线程占有该锁,如果没占有,就设置自己占有该锁,当占有成功时,返回值 true ,此时其他线程就不能再获取这个锁,但是他们会一直调用 CAS 尝试占有,这情况下所有线程在自己的CPU时间片执行,不需要线程切换。

再往下,就需要看 unsafe.cpp 中的方法实现了。

二、C++

unsafe.cpp 中的该方法如下:

UNSAFE_ENTRY(jboolean, Unsafe_CompareAndSwapInt(
  JNIEnv *env, jobject unsafe, jobject obj, jlong offset, jint e, jint x))
  UnsafeWrapper("Unsafe_CompareAndSwapInt");
  oop p = JNIHandles::resolve(obj);
  jint* addr = (jint *) index_oop_from_field_offset_long(p, offset);
  return (jint)(Atomic::cmpxchg(x, addr, e)) == e;
UNSAFE_END

为了方便以后阅读方便,这里对这段代码进行详细的展开。实际阅读时,并不需要这么做。

1. 展开 UNSAFE_ENTRY

UNSAFE_ENTRY 是一个宏定义,代码如下:

#define UNSAFE_ENTRY(result_type, header) /
  JVM_ENTRY(result_type, header)

这段代码又引用了另一个 JVM_ENTRY ,这里这么设计就是为了方便区分 UNSAFE_ENTRY 方法,通过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段属于 UNSAFE

2. 继续展开 JVM_ENTRY

宏定义代码如下:

#define JVM_ENTRY(result_type, header)                               /
extern "C" {                                                         /
  result_type JNICALL header {                                       /
    JavaThread* thread=JavaThread::thread_from_jni_environment(env); /
    ThreadInVMfromNative __tiv(thread);                              /
    debug_only(VMNativeEntryWrapper __vew;)                          /
    VM_ENTRY_BASE(result_type, header, thread)

extern "C" 就是下面代码以 C 语言方式进行编译,C++可以嵌套 C 代码,后面还会嵌套汇编。

源码中特别常见的 JNICALL 就是一个空的宏定义,只是为了告诉人这是一个 JNI 调用,宏定义如下:

#define JNICALL

3. 继续展开 VM_ENTRY_BASE

定义如下:

#define VM_ENTRY_BASE(result_type, header, thread)                   /
  TRACE_CALL(result_type, header)                                    /
  HandleMarkCleaner __hm(thread);                                    /
  Thread* THREAD = thread;                                           /
  os::verify_stack_alignment();                                      /
  /* begin of body */

这里的 TRACE_CALL 定义如下:

#ifdef ASSERT

class RuntimeHistogramElement : public HistogramElement {
  public:
   RuntimeHistogramElement(const char* name);
};

#define TRACE_CALL(result_type, header)                            /
  InterfaceSupport::_number_of_calls++;                            /
  if (TraceRuntimeCalls)                                           /
    InterfaceSupport::trace(#result_type, #header);                /
  if (CountRuntimeCalls) {                                         /
    static RuntimeHistogramElement* e = new RuntimeHistogramElement(#header); /
    if (e != NULL) e->increment_count();                           /
  }
#else
#define TRACE_CALL(result_type, header)                            /
  /* do nothing */
#endif

存在 ASSERT 时才会有代码,这里考虑 #else ,直接当空处理。

THREAD 宏定义如下:

#define THREAD __the_thread__

4. 展开后

经过层层展开,最后还有 UnsafeWrapper 是个空, UNSAFE_END 是两个结束的大括号 } }

经过手工格式化的代码如下:

"C" {
    jboolean Unsafe_CompareAndSwapInt ( 
        JNIEnv * env , jobject unsafe , 
        jobject obj , jlong offset , jint e , jint x ) {

        JavaThread* thread=JavaThread::thread_from_jni_environment(env);
        ThreadInVMfromNative __tiv(thread);
        HandleMarkCleaner __hm( thread );
        Thread* __the_thread__ = thread ;
        os::verify_stack_alignment();
        ;
        oop p = JNIHandles::resolve(obj);
        jint* addr = (jint *) index_oop_from_field_offset_long(p, offset);
        return (jint)(Atomic::cmpxchg(x, addr, e)) == e;
    } 
}

如果你使用 NetBeas 查看展开前的方法,你能直接看到 NetBeans 帮你展开后的代码,如下图所示:

读源码:深入研究 Java CAS 实现

5. 关键代码

即使不懂 C++ 也能看出来,在这个方法中,展开的那部分代码对原来的代码没影响,真正执行的下面这 3 行代码:

oop p = JNIHandles::resolve(obj);
jint* addr = (jint *) index_oop_from_field_offset_long(p, offset);
return (jint)(Atomic::cmpxchg(x, addr, e)) == e;

下面就分析这 3 行代码。

JNIHandles::resolve 方法代码如下:

inline oop JNIHandles::resolve(jobject handle) {
  oop result = (handle == NULL ? (oop)NULL : *(oop*)handle);
  assert(result != NULL || 
        (handle == NULL || !CheckJNICalls || is_weak_global_handle(handle)), 
        "Invalid value read from jni handle");
  assert(result != badJNIHandle, "Pointing to zapped jni handle area");
  return result;
};

*(oop*)handle 分解开就是 (oop*)handle 转换为 oop 类型的指针,最后 *指针 就是取该指针的值。

index_oop_from_field_offset_long 方法就是用 p 的地址加上 offset 得到这个值的具体内存地址。

最后执行 Atomic::cmpxchg(x, addr, e) 方法,并用返回值和 e 进行比较。如果返回值和期望值相同就会返回 true

继续看 Atomic::cmpxchg 方法。

三、内联汇编

Atomic::cmpxchg 方法代码如下:

inline jint     Atomic::cmpxchg(
    jint     exchange_value, 
    volatile jint*     dest, 
    jint     compare_value) {
  int mp = os::is_MP();
  __asm__ volatile (LOCK_IF_MP(%4) "cmpxchgl %1,(%3)"
                    : "=a" (exchange_value)
                    : "r" (exchange_value), "a" (compare_value), "r" (dest), "r" (mp)
                    : "cc", "memory");
  return exchange_value;
}

这里也有判断当前是否多处理器的配置宏 LOCK_IF_MP ,代码如下:

// Adding a lock prefix to an instruction on MP machine
#define LOCK_IF_MP(mp) "cmp $0, " #mp "; je 1f; lock; 1: "

宏展开并且格式化后的代码如下:

inline jint     Atomic::cmpxchg(
    jint     exchange_value, 
    volatile jint*     dest, 
    jint     compare_value) {
  int mp = os::is_MP();
  __asm__ volatile ("cmp $0, " "%4" "; je 1f; lock; 1: " "cmpxchgl %1,(%3)"
                    : "=a" (exchange_value)
                    : "r" (exchange_value), "a" (compare_value), "r" (dest), "r" (mp)
                    : "cc", "memory");
  return exchange_value;
}

这里首先会获取当前系统的核心数, 如果只有一个核心,就不存在多个CPU核心读写内存的问题,如果是多个核心,就需要通过加锁保证 cmpxchgl 是一个原子操作(读写安全)。

汇编代码中用到了 %n 形式的占位符,这里简单说一下语法,如果想要自己完全理解,建议看看 Linux 汇编语言开发指南 或 C语言ASM汇编内嵌语法zz 。

完整的内联汇编参数如下:

__asm__ volatile("asm statements" : outputs : inputs : registers-modified);

下面挨个介绍这 4 个参数。

1. "asm statements" 汇编代码

和前面代码对照看, "asm statements" 对应的汇编代码模板部分,格式化后如下:

cmp $0, %4; 
    je 1f; 
    lock; 
1:  cmpxchgl %1,(%3)

代码中可以通过索引使用后续参数,后面有详细说明。

2. outputs 输出

outputs 是执行汇编代码 的输出部分,用于获取执行结果,这里对应的是:

"=a" (exchange_value)

"=a" 有两个意思, = 说明后面的参数是 只写 的, a 说明用的是 eax 寄存器。

(exchange_value) 指定的 C++ 代码中的变量名。

上面这行代码翻译成汇编代码后形式(不是实际的)如下:

movl %eax exchange_value内存数据

这儿只是为了简单说明问题,真正编译时是知道 exchange_value 地址的。

3. inputs 输入

inputs 是执行汇编代码 执行输入部分,也就是给寄存器或者内存赋初始值。这里对应下面的代码:

"r" (exchange_value), "a" (compare_value), "r" (dest), "r" (mp)

"r" 的意思是说用 任何一个寄存器 存后面指定的变量值。

"a" 和前面一样,就是用 eax 寄存器存 compare_value 的值。

这部分代码翻译为汇编代码时形式(不是实际的)如下:

movl exchange_value edx #gcc选择的寄存器
movl compare_value  eax #通过a指定的寄存器
movl dest           xxx #gcc选择的寄存器
movl mp             xxx #gcc选择的寄存器

4. registers-modified 副作用标记

registers-modified 用于说明汇编代码执行后对寄存器内存等存储的影响。这里对应的代码如下:

"cc", "memory"

cc 的意思是说标志位发生了变化,后面会涉及 ZF 标志位的变化。

memory 意思是说内存数据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增加的所有标记都会影响 gcc 的编译。

5. 汇编代码中的索引

内联汇编最多允许的出参和入参总和为 10 个,参数的序号是按出参到入参的顺序排,从 0 开始。

在上面的例子中,参数的序号对应关系如下:

序号 参数
0 "=a" (exchange_value)
1 "r" (exchange_value)
2 "a" (compare_value)
3 "r" (dest)
4 "r" (mp)

四、CPU 指令

了解内联汇编的基本语法后,我们将前面的汇编最终替换如下:

movl %eax;
    cmp $0, mp; 
    je 1f; 
    lock; 
1:  cmpxchgl exchange_value,(dest)

$0 是 AT&T 汇编中的立即数形式,首先比较核心数是否为 0(核心数默认0,系统初始化时会设置核心数,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出现 0 的情况,现在系统都多核,忽略这个问题)。如果是 0 会跳转到 1: 处执行,也就是跳过了 lock 指令。

lock 指令说明: https://www.felixcloutier.com/x86/LOCK.html

lock 指令可以保证在多处理器环境中,LOCK#信号确保处理器在信号有效时独占使用共享内存。配合 lock 可以使得 cmpxchgl 指令成为一个原子操作。

cmpxchgl 指令说明: https://www.felixcloutier.com/x86/CMPXCHG.html

注意:AT&T 和 intel 汇编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位置是颠倒的。

在上面代码中,cmpxchgl 需要用到 3 个参数,分别是 eax 寄存器和指令后的两个参数。

在前面讲 input 参数的时候,说过 "a" (compare_value) 对应的指令就在上面汇编代码执行前,给 eax 寄存器赋值,代码如下:

movl compare_value %eax

所以,cmpxchgl 在这里用的参数分别如下:

参数 说明
compare_value 存在 eax 寄存器中的预期值
exchange_value 源操作数
(dest) 目的操作数,带上括号是取内存值

cmpxchgl 指令就是比较 eax 寄存器的值( compare_value 预期值)和 目的操作数( (dest) )的值是否相同。

这里就相当于比较预期值和 AtomicInteger 中的 value 值。

  • 如果 相同 ,就把源操作数( exchange_value )的值赋值给目的操作数( (dest) ),并且设置标志位 ZF=1 (影响的 cc )。这种情况下,就成功的修改了内存中的数据,后续的操作成功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 如果 不同 ,就把源操作数( exchange_value )的值赋值给 eax 寄存器,并且设置 ZF=0

执行完这个汇编指令后,下一步就处理 output 操作数,前面代码写的是 "=a" (exchange_value) ,也就是将 eax 寄存器的值赋值给 exchange_value 。这里分别针对上面 相同不同 进行说明。

- 相同 ,此时 eax 的值还是 input 中设置的 compare_value 预期值,所以 exchange_value=compare_value 交换值等于预期值了。

- 不同 ,此时 eax 的值被设置为 exchange_value ,所以 exchange_value=exchange_value ,值不变。

Atomic::cmpxchg 方法最后会返回 exchange_value

在 unsafe 的方法中,有如下判断:

(jint)(Atomic::cmpxchg(x, addr, e)) == e
  • 相同 的时候,返回值是预期值,因此这里最后就是 e == e ,在 Java 中就是 true
  • 不同 的时候,返回值是 x ,因为 x != e ,所以最后就是 false

内联汇编示例

为了更容易理解前面对参数讲解,这里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理解。

读源码:深入研究 Java CAS 实现

最后

看到这里的时候希望你是清楚的,如果觉得本文有问题,欢迎指出,欢迎交流。

如果你还是没看明白,如果你有兴趣想要继续了解,可以先参考 在 NetBeans 中编译调试 OpenJdk 这篇配置好环境,然后自己在代码中和这篇博客对照阅读,文中出现的其他链接也都建议阅读。

本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在看 CAS 在底层如何实现,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如何一步步去阅读你感兴趣的源码。

如果你通过微信读到这篇文章,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来点开文中的其他链接。

原文  https://blog.csdn.net/isea533/article/details/80301535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