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甜蜜定制”下架:“软色情”在中国从来都是危险的生意

“甜蜜定制”果然被下架了——一款被诟病有“援交”嫌疑的社交软件。

据澎湃新闻报道,昨日上海浦东新区新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甜蜜定制”网站运营公司不在上海,其全资注册的子公司注册在上海自贸区,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高度关注该公司经营行为,一旦发现异常,将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甜蜜定制”下架:“软色情”在中国从来都是危险的生意

刺猬君发现,,但网站仍可正常访问。

“甜蜜定制”下架:“软色情”在中国从来都是危险的生意

“甜蜜定制”2006年诞生于美国,英文名叫“Seeking Arrangement”,平台以金钱为主要标杆,鼓励注册用户按照需要寻找对象。比如中文版在注册时,就会先调查用户本身的情况,再询问用户想要寻找哪个财富状态的对象。

在国外,从纽约时报到BBC,都对这款APP有过关注,并且认为这款APP实际上是打着交友的幌子干着“援交”的买卖,“年老的有钱男人和可爱的年轻女性进行残酷坦诚的交易。”

创始人Brandon Wade,毕业于麻省理工的高材生,他把自己的价值观贯彻到了产品上,不相信爱情,只想以金钱为基础,建立“现代关系”。

可以肯定Brandon Wade是个聪明人,官方披露“甜蜜定制”全球用户超过1000万人。

更多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刺猬上周三的推送《从“甜蜜定制”到Ayawawa,物化女性都是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甜蜜定制”物化的不单单是女性,准确的说是两性关系。鼓励需要钱的年轻人通过“援交”获得资本,寻找成功的(或者说轻松生活的)捷径。

官网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媒体报道消息,比如《找干爹,背巨债,美国的穷人位了上得起学牺牲了什么?》《数百万美国大学生无法面对学生贷款,只好求助“干爹”》《澳洲女大学生在外找“糖爹”!这些专业竟然也遍布着“甜心宝贝”》。

“甜蜜定制”下架:“软色情”在中国从来都是危险的生意

在《找干爹,背巨债,美国的穷人为了上大学牺牲了什么?》一文中提到,这一网站的创始人称,——很多国家通过减免贷款、促进就业,改善大学生的财务状况。从用户提交的数据看,他们的‘约会所得’,36%用来交学费,23%付房租,这两项占了大头。

“甜蜜定制”下架:“软色情”在中国从来都是危险的生意

把目标群体锁定在学生问题有多大?想想此前的裸贷风波,为了可能的500、1000元,学生们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上班族的想象。

对于刚起步的APP来说,流量和用户增长都是硬伤。在优化产品体验之外,还有一条捷径,就是“色流”,也就是通过色情来引流,据传说国内有40万人在从事色流工作。

因为戳中了人性弱点,色流带来的流量快速而可观。但这是危险的流量,严监管的政策环境,让很多APP在起步阶段就倒在了“软色情”的诱惑之下。

1、2014年10月,交友软件友加涉嫌色情营销,遭到国家网信办的处罚,并在主要应用商店下架。

2、2015年9月28日,交友软件17APP遭苹果官方强制下架,媒体透露原因是这款主打直播功能的APP涉黄,目前仍可在苹果商店找到,但已经有7个月未更新版本。同年4月,陌陌也因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依法查处。

3、2016年1月20日左右,直播APP映客因涉黄原因,在APP Store被下架。

4、2017年4月,央视曝光直播APP涉黄问题。随后苹果官方下架了60余款直播APP,包括火山直播、麻椒直播、馒头直播、斗鱼、虎牙、龙珠直播、微吼直播、九秀直播、咸蛋家等。

5、2017年7月,央视报道,1-6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查处涉黄平台73家。

6、2017年11月,咸蛋家被查。中国扫黄打非网公布Peepla(咸蛋家)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相关情况:17人被抓,其中9名主播,8名为公司负责人。通报称,平台以提供男性淫秽表演为噱头,直播内容尺度大,主播和观众数量众多,国际国内社会影响恶劣。

这当然只是部分统计。为什么要冒着被下架的风险尝试涉黄内容?cnbeta报道,谷歌旗下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的数据显示,独立访问量前500名的网站中,数十个是成人网站。

有社交平台创始人曾告诉,很多平台在初期都会刻意纵容色情流量,因为色情流量会带来漂亮的增长数据。

蛋糕过于诱人,以至于所有平台都想冒着风险闯荡一番。但政策从未放松监管,一旦被查处,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扫黄打非办微博消息,为督促网络直播及短视频企业进一步加强平台内容安全管理,今年4月11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召集YY、斗鱼、花椒、映客、六间房、酷六、KK、龙珠、熊猫、天鸽互动和今日头条、快手、爱奇艺、炫一下、微博、哔哩哔哩、荔枝FM、金山等18家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网络直播及短视频企业加强内容安全管理会议,严明监管要求。

画个重点,会议指出,

“甜蜜定制”在国内还没有铺开,就遭遇下架的尴尬,已经足以给后来者以教训:色流有多高效,就有多少危险。

做产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昨天,微信7周年的话题突然在朋友圈出现,有人晒了7年前用户对微信的评价,大多是谩骂和否定,如今的微信成了国民应用。

最后这句不是广告,是对所有产品人的祝福。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