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腾讯起诉索赔1元,抖音起诉索赔9000万。新版“3Q大战”已拉响,又要逼迫用户“二选一”了吗?

钛媒体编辑丨张远

微信杀死了“一键分享”,两个月时间,抖音、微信产品级的较量如今已经升级为一场抖腾大战。

回顾事件全程,抖音和腾讯经过三大回合的轮番较量,最终各自拿起了“诉讼”利器:

第一回合:(4月2日 — 5月17日)张一鸣质疑微信“封杀”vs 马化腾怒回“诽谤”

[导火索] 抖音/火山小视频等朋友圈短分享“仅自己可见”

第二回合:(5月18日 — 5月23日)腾讯发布「外链禁令」 vs 抖音质疑腾讯“搞垄断”

[导火索] 抖音“第一届文物戏精大赛”H5被微信封杀

第三回合:(5月25日 — 6月1日)腾讯起诉今日头条“声誉”侵权 vs 抖音发文“我们抖音见”

[导火索] 今日头条弹窗推送新华网文章《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并把标题修改为新华社和腾讯:《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被腾讯公关怒怼;

......(未完待续)

显然,大战才刚刚开始,腾讯昨夜以“起诉抖音索赔1元”为标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愈加激烈。

而在前面几轮回合中,腾讯方面并不低调的做了两件事:

谁还记得七年前的一篇文章《狗日的腾讯》和 3Q 大战的结局?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抖腾大战几番较量全程回顾 (钛媒体内容中心独家制图,图文编辑/郭丛笑)

每一次被卷入战局,都让腾讯暴露出软肋,令对方“有机可碰”。

而每一次,腾讯积极迎战。法律纠纷之所以会上升到“大战”的层面,都是因为对方虽然体量不可与腾讯相比,然而都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裹挟了充沛的对腾讯的“敌意”。

回复2010年的那一场 3Q 大战(360和腾讯QQ在桌面电脑时代的一次产品及企业竞争),之所以不少人站队360,就是因为“狗日的腾讯”背负着“企鹅过处,寸草不生”的抄袭者骂名。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互怼”

这一次的“大炮”,是同样性格强势的张一鸣。

头条在上述 3 个月的回合中之所以步步紧逼,已在舆论争夺战的层面先发制人。正如当年的360一样,它也自恃有民意撑腰,背后站着那些无法自由分享的用户,同样面临“封杀”的同盟者。

一个抖音的背后,还有众多不满于微信扶持拼多多等“嫡系”的开发者们,快手等短视频、朋友印象这样的分享小程序,都曾先后被微信挡在“墙外”;但是,他们很难拥有发声的资格。

,“正当的产品竞争,那是君子在战场上一决高下,怎么做好产品体验,更好的服务用户,才是一场公平体面的较量。”

因此,面对巨头平台的“封杀”,“搞垄断”、“伤害用户体验”是抖音同盟者们最大的筹码。

抖腾大战,绝不仅仅是一场公关战、法律战。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2010年3Q大战期间腾讯弹窗请用户“二选一”

头条之所以挑起战争,正是看准了目前腾讯的最大弱点之所在,那就是在微信平台既当裁判又下场踢球。在成为事实上的移动操作系统之后,本该奉行“网络中立”的腾讯,却不惜“公器私用”,一边“封杀”竞品,一边扶植自己的“内部势力”。

3Q大战的结局,不是官司的输赢,而是最终指向了腾讯的生态战略:大战后,腾讯决定张开怀抱、向开发者全面开放。

当然不会承认微信反而在走“封闭”的回头路。然而,其“投行化”转向确实与开放战略背道而驰。

无论是为京东、蘑菇街、唯品会等提供“特权入口”,还是为拼多多提供“通行证”,抑或是为see 小电铺这样的生态企业提供官方背书,虽然腾讯从来不承认自己有所偏袒,却完全无法摆脱嫌疑。

当然,相比3Q大战之前“产品全家桶”的腾讯,如今的微信生态已经足够开放多元。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滋养了上千万的内容创作者、小程序和小游戏正在打造仅次于应用商店的开发者生态。

既然如此,

《Facebook效应》一书中曾写到,

Facebook为了全面转向开放平台,不惜砍掉自己原有的功能。如今,Facebook 98.6% 的收入来自于广告,而不是来自于游戏、投资收益等。

毕竟在帮腾讯赚钱上,腾讯社交广告还无法单挑大梁舍弃自家产品线和“投资帝国”。同时,

腾讯选择了战略投资的方式,去分享生态企业红利则,一种腾讯式的“路径依赖”。

当然,腾讯未彻底开放不仅是出于“私心”。业内人士曾经透露,3Q大战之后,马化腾曾经在总裁办公会议上组织高管认真讨论过开放的话题,最终令他止步的原因是:中国的开发者鱼龙混杂,尚未准备充足就开放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信息安全。

也是在今年,Facebook深陷“数据泄露”丑闻,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化腾当年谨慎之必要。

微信之所以难学 Facebook,还因为私密社交网络相比开放社交网络,广告业务的天花板更低,2018年一季度腾讯社交广告收入已经出现了环比下降(官方解释是因为第一季的淡季影响)。

微信之所以不像 Facebook 一样完全开放,也是看到了 Facebook 在开发者分成收入上的杯水车薪,至今Facebook 的开发者分成收入仍不足总收入的2%。

微信的管道化,也成为抖音系产品大战腾讯的最核心理由:

对于抖音、拼多多、小程序这些“免费借道”微信的产品,微信不可能真的去收取过路费。由于是用户自发传播,而非微信主导流量分发,所以更不可能像阿里那样采取竞价排名、广告推广等收入模式。

微信,如今正在寄希望于小程序扭转“管道化”的命运,至少可以让它成为像 App Store 一样的应用商店。

然而成为拼多多、成为差评的股东,这种方式会与“网络中立”原则相悖。出于对生态健康的维护,微信不可能赤果果“钦点”(投资差评被差评就是一次教训),只能通过财务投资的低调方式。

此外,腾讯投资的“快手”,并因为没有得到流量倾斜,未能阻击抖音的狂飙崛起,也在心有异志地在打造自己的社交帝国。

夹击之下,腾讯不得不重启自家的产品——微视。

回顾下 Snapchat 诞生之后,扎克伯格有多焦虑。

2011年“阅后即焚”模式的 Snapchat 诞生,逐渐长大。当时已经足够开放的Facebook,第一反应也是去下手封杀,还几次三番地去去山寨后来者;最后,扎克伯格还通过收购 Instagram、WhatsApp来阻止私密连接的进一步流失。

抖腾大战三百回合

几年前,Facebook 也曾对后来者 Snapchat 封杀、山寨,发起防御战争

一样的道理。

,。

近两年来,头条系连出爆款,意味着头条的信息网络生态,正在开始自我快速扩展、提携,几乎已经不需要借助于微信的社交管道。

头条系产品尤其是抖音的快速崛起,信息和娱乐内容分发上,AI+算法已经一定程度上优于社交分发,且,你不得不承认,头条系已经用新的分发方式“驯化”了用户。

连接人和内容、人和内容生产者,不一定非要借助微信、借助流量巨头,独立出来反而效率更高。

腾讯的积极应对,在这场“抖腾大战”前就开始了。如开篇提到,

如果仍然无法阻止头条系的步伐,不排除未来微信会像Facebook一样全面“视频化”,在微信公号体系之外直面今日头条。

无论这次抖腾大战将如何落幕,又将是一场关于“开放”的大论辩:腾讯会否借此再次认真思考超级平台的“公私界限”,以及作为类运营商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而正在建立自己的内容生态的头条,同样难逃这样的拷问——TA将如何处理与微博、淘宝若即若离的关系?

逼迫用户“二选一”的时刻,又要到了。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