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团贷网CEO唐军:跟史玉柱做朋友

导语:2009年创业到现在,在我认识史玉柱之前,公司的员工大概不到50人,今天我们公司已经超过620人。

1987年出生的团贷网CEO唐军,他所创办的P2P网站团贷网,今年即将上新三板。在30岁以下创业新贵新年狂欢节暨创业邦8周年庆上,他也跟大家分享了如何跟史玉柱做朋友。

【干货提炼】唐军:

85后的创业者,有的把精力放在了人脉关系上面,有的把精力放在产品上面,有的把精力放在了寻找VC和天使投资人上面,这是每个阶段的创业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在2012年初去上海史玉柱公司,当时我不知道史总花15亿盖了一个花园式的大楼,当时看到整个巨人网络两层办公楼100多号员工、100台电脑,我误以为整个巨人网络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时候50多亿美金的市值就这100多号人,其实那只是一个客户服务中心,却对我很触动。我当时觉得看来做传统行业的创业者太不容易了,一定要干互联网。看到史总公司时,我给联合创始人发了一个短信说,我们一定要干互联网,当时我们只懂贷款,想能不能把贷款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当时我想有团购,那我们能不能做团贷,那一瞬间我搭出租车回去的路上就取了这个名字团贷网。之后我们慢慢慢慢的摸索摸索把团贷网做起来。2012年的时候做P2P还算早,还比较容易,当时不懂得怎么推广,不懂得怎么造势,也不懂得怎么服务我们的用户,团队才20多号人。

2012年我见完史玉柱之后,今天我们有600多名员工,用户也从原来的1000不到发展到现在的94万多用户,从最初的每天几十万的交易量,到现在最高单日交易量7100万,累计2年多的交易金额43亿多。我们2013年的时候也获得了A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但这个A轮融资跟大家的可能有些不同,我们是特别特别草根的一代,读了一个破三本,现在的三本毕业证还没拿。我们创业的时候在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东莞。所以受到的关注度也不高,拿风投等等一系列,在最早期的时候肯定不是我们的菜。

但今天也很困惑,今天我们正在做B轮融资,我们错过了拿VC的阶段,因为按照今天的规模和公司的估值,整个团队包括营收、一些综合的数据,我们通过了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物所的内核,已经报了新三板的材料,在行业当中估值和综合规模来讲,融资差不多也跨尽了小PE的阶段。

85后的创业者到今天为止也都迈进了30岁这个步调,我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还是不要把时间花在搞人脉关系上面,我曾经在2011年、2010年的时候尝试过,但今天悟出了一个道理,我觉得把时间花在用户、员工上面就够了,关于跟投资人打交道以及融资的问题,可以有专业的团队去做,甚至有第三方机构来做。

团贷网CEO唐军:跟史玉柱做朋友

以下为演讲全文:
最近网上有流传,说85后的屌丝混进了马云的朋友圈,我发了微博和微信澄清这个事情,这里我再澄清一下,我没有混进马云的朋友圈,我只认识史玉柱大哥,跟马云有过两次接触,但都是活动的接触,没有什么交流,所以这才是最真实的,网上一些媒体的传言有些不是。

我们创业85后到现在为止其实也不小了,我们有的把精力放在了人脉关系上面,有的把精力放在产品上面,有的把精力放在了寻找VC和天使投资人上面,这是每个阶段的创业人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从2009年创业到现在,在我认识史玉柱之前,公司的员工大概不到50人,今天我们公司已经超过620人,我当时认识史玉柱的时候不是说跟大家一样想去炒作、想去营销。

为什么我会认识史玉柱,当我读初二的时候,有一天在我叔叔家里面吃饭,他叫我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对话》栏目,说史玉柱当年珠海巨人大厦倒塌了,两三年时间内又起来了,还债。当时我一看很触动,但我不懂得当年史玉柱为什么会倒下?听说是房产倒塌,我以为在海边盖了房子地基不稳,其实是因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所以我当时一直很触动。那个时候我上初二、初三,一直到高一、高二,每一次只要写作文,能够把这个案例扯进去的我都把它扯进去,而且每一次的得分都还不低,所以到了2012年的时候突然在优米网上面看到有“史玉柱时间拍卖”,那个时候自己不知道会拍这么高的价钱,但是想着可能100万以内应该是可以的,后面跟竞争方一直竞争到了213万这个价格。

所以我拍史玉柱最初的一个想法是,因为我在做团贷网之前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关注他,同时在做团贷网之前我在2011年失败过一次,失败以后爬起来的时候其实觉得公司已经要转型了,最开始就是一个很传统、很普通的贷款中介,后来我到上海去寻找史玉柱,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见到他。当时为什么会有团贷网?而且团贷网见了史玉柱以后有什么变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我去上海史玉柱公司,当时我不知道在松江区史总花15亿盖了一个花园式的大楼,我只知道最古老原始的地址在桂林路那个地方,当时去的时候就看到整个巨人网络两层办公楼才100多号员工、100台电脑,其实那只是一个客户服务中心,我当时很触动。我觉得看来我们做传统行业的创业者太不容易了,一定要干互联网,因为我以前不懂互联网,不懂技术,更不懂产品。看到史总公司的时候我就误以为整个巨人网络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时候50多亿美金的市值就这100多号人,当时我很傻、很天真的。回头给我的联合创始人发了一个短信说,我们一定要干互联网,当时我们也不懂其他方面的互联网,只懂贷款,说能不能把贷款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当时我想有团购,那我们能不能做团贷,就取了这个名字团贷网。那一瞬间我搭出租车回去的路上就取了这个名字,取完这个名字以后回到酒店在网上一查,居然这个名字没有被人注册,而且很兴奋,回来之后我们慢慢慢慢的摸索摸索把团贷网做起来。2012年的时候做P2P还算早的,还算比较容易,当时不懂得怎么推广,不懂得怎么造势,也不懂得怎么服务我们的用户,当时团队才20多号人。

2012年我见完史玉柱之后,今天我们600多名员工,用户也从原来的1000用户不到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有94万多用户,从最初的每天几十万的交易量,到现在最高单日交易量7100万,累计2年多的交易金额43亿多。我们2013年的时候也获得了A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但我这个A轮融资跟大家的可能有些不同,刚刚这位兄弟讲的,在创业之初就拿了5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刚刚又拿了25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我觉得可能这不一样,我们是特别特别草根的一代,读了一个破三本,现在的三本毕业证还没拿,据说已经倒闭了,外面都跟我说,你什么大学毕业的?我说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但是是三本,没毕业,已经有连续3年没有招生的大学。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在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在东莞。所以受到的关注度也不高,拿风投等等一系列,在最早期的时候肯定不是我们的菜。

但今天也很困惑,今天我们正在做B轮融资,最近两三个月在接触一些机构,以前我们不懂得怎么接触,刚才接触了几家,但是我们也错过了拿VC的阶段,因为按照今天的规模和公司的估值,整个团队包括营收、一些综合的数据,我们通过了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物所的内核,已经报了新三板的材料,在行业当中估值和综合规模来讲,融资差不多也跨尽了小PE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想去拿什么1000万美金或者500万美金这种风投基本上已经错过了,现在融资的规模相对来说也偏高一点。

我最后想分享的是,其实我们85后的创业者到今天为止也都迈进了30岁这个步调了,最后我想分享的是,我觉得我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还是不要把时间花在搞人脉关系上面,我曾经在2011年、2010年的时候尝试过,但今天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我觉得把时间花在用户、员工上面就够了,关于跟投资人打交道以及融资的问题,可以有专业的团队去做,甚至有第三方机构来做。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