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刘湘明:真正聪明的移动应用,应是找到自己边界

刘湘明:真正聪明的移动应用,应是找到自己边界

在钉钉的春季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企业用户突破150万,又发布一系列精心准备的功能之后,钉钉的产品负责人无招发信息问我:你怎么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发布会?

我当时在飞机上,看到他这个问题,却一下想到别的事情上去。

几年前刚买第一个iPad的时候,在IOS体系酷炫体验的刺激下,兴致勃勃地花了3个9.99美元在AppStore买了iWorks的三件套——Pages、Numbers和Keynote,但几年后当我发现WPS Office这个不到200M大小的国产免费APP几乎可以完成90%以上这三个庞大APP的功能时——Pages和Numbers的大小都接近400M,Keynote更是快600M了——我很快下决心卸载了它们,这意味着iPad里凭空多出1个多G的空间存放电影和照片,同时桌面上可以少2个APP的图标。

但好景不长,Office 365推出的每月40多元可以跨平台共享的服务,一下抓住我要在手机、iPad、PC和Mac电脑之间频繁切换工作的痛点,加上以及对微软Office的天然熟悉感觉,最终我重回微软的怀抱,这个时候APP的大小又不再是问题(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 体量加在一起接近2G)。

看似微软赢得了我的iPad之战,可是满意度似乎很难维持,最近我突然发现计算机里增加了从来没有用过的Access 2016和Publisher 2016,而且不可卸载。在微软的网站上,官方Q&A用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幽默地回答了我:In Office 2013 and Office 2016 you can’t custom select which Office applications you want to install . However , you can delete shortcuts to application you don’t plan to use.(在Office 2013和 Office 2016,你不能定制安装office应用,但那些用不到的应用,你可以删掉它们的快捷方式。)

这样的做法和逻辑,让过往那熟悉的微软面孔又清晰浮现出来—— PC时代我们尚且可以自主管理电脑里安装的软件,手机时代互联网公司要在用户手机里装上自己的“全家桶”更是要花费多少复杂的心思,而微软就是这样简单粗暴地做了,而且是针对付费用户。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或许和商业利益关系不大,但却和微软一直重产品轻用户的文化有关,也和微软的组织结构有关。我有个好友在微软任职多年,有一次他和我说过,在微软,Office的开发团队是以“楼”来计算的。当时听到这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些人要做多少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呢?

不可否认Office的博大精深,人们常说我们日常使用的功能还不到20%,那么这些以“楼”来计算的精英开发者们所做的工作, 到底是在优化我们常用的20%功能,还是在开发那些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的功能,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一个曾经推动产品成功的团队,他们怎么可能停下成功的脚步呢?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曾经很好的应用,都在走过类似的轨迹——最初都有过最完美简洁的体验,但随着不断升级,应用体量越来越大,但是用户却越来越体会不到它们的进步。他们的升级不再是为了用户,而是为了自己。就像一些当年曾经简洁轻快的输入法,也弄出几十兆的体量,进来就要求扫描安装列表、位置信息等诸多权限,提出很多你根本不想用的功能。

当一个应用已经拥有足够多用户,足够成功的时候,它最大的挑战不再是自己的进步,而是应该如何界定自己的边界,维持与用户的舒适区——知道在哪里停下脚步,给自己空间,给用户空间,给合作伙伴空间。这种思考,其实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功能和产品范畴。

张小龙年初在首次公开发言时,提到了两个概念——给需求做减法,好的产品让用户用完即走。这两句话,才充分体现了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价值观。所以虽然看到微信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停摇摆、调整和膨胀,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微信团队的信念、坚持和抗争。其实任何一款被广泛使用的应用背后,仔细研究和体会,都可以看到公司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Google的Chrome?因为它不仅在我们使用最多的细节上越做越好,而且还几乎一直保持了最初的简洁和轻便。

钉钉现在正站在一个岔路口上,无招还有选择的机会。(本文系BT传媒·《商业价值》5月刊刊首语,作者为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兼主编刘湘明)

原文  http://www.tmtpost.com/1695813.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