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1. 围绕一个洞引发的生意

  前天隔壁老王送我一幅画。虽然那画实在很丑,但当听到它售价 9xxx 元的时候,我毅然决定把它挂在墙上。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然而不幸的是,我并没有一把电钻,没有电钻怎么打孔,挂个毛线画!

  一定有人会瞎建议说:没有电钻就买个啊,爱它就拥有它,买了之后,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不要太爽!

  可是,我们真需要电钻吗?事实上,我们只是要电钻打出来的那个孔而已。

  摸胸而论,你买的电钻一共才用过几分钟?其实,在它的全生命周期里,只有 12 分钟处于使用状态。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既然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孔,为什么要去买一个使用频率如此低的电钻?

  借一个不就好了么。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像我一样洞察到这点的聪明人不止一个。在硅谷,一个个高举「共享」这面伟大旗帜的初创公司,早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比如,SnapGoods、NeighborGoods 等等。 

  从此,不光可以借电钻,你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共享任何你需要或者闲置的东西。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用频率真的很低。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现在,你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毕竟大家并不介意把电钻借给邻居,如果有平台作保,那么借给陌生人也许也行得通。

  可实际上,这些公司大多烧光融资然后死了,呵呵。

  带着无尽伤感,我们调查了它们的死因,然后发现:问题不在那些有电钻的人,而是没人想问别人借电钻。虽然人们对这些平台抱有很大热情,也愿意免费为之宣传,但通常在第一次尝鲜后,就不会再「共享」,也就是传说中的「我就看看,不买」。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中国,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朝拥有这些家庭工具的人真的不多。工具分享类平台活跃度低,可以理解。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但是,这可是美国啊!向周围邻居借个电钻不是很方便吗?

  进行更深入的死因调查时,我们发现:在时间匹配的前提下,一个拥有电钻的人和一个需要电钻的人的空间距离,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近。什么「转角遇到大电钻」,都是骗人的。哪怕这事发生在美国。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死亡真相只有一个——交易成本太高!

  如果让我们驱车 x 小时去取电钻,打个孔,然后再用 x 小时送回去,这里面的成本真的太尼玛高了。作为一个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人,在这 x 小时里,干点啥不好?

  一旦人们发现借电钻的时间成本大于买电钻的成本,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会选择用更经济的途径解决这件事。那就是:在线购买一把电钻(今日送明日达)。

  最终,这些可怜的共享概念平台最后只吸引来一些「尝个鲜就跑」的中产阶级,还没等它们市场布局到真正愿意花时间省钱借电钻的人那儿,公司已经倒了。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难道共享电钻这事儿,就真的黄了吗?

  共享经济的确是一个好的 Idea,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去那些共享平台尝鲜,主动拿出自己的闲置物品,与其他人分享。哪怕这事是免费的,于我们并无半点好处。

  即使在《国富论》中坚持「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的亚当斯密,也曾写过《道德情操论》,论述说人从本质上看是善良的,我们在行为上会表现得更加慷慨,而不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可是,如果把共享这个 Idea 用于商业化,你会发现:良好的愿望催生了共享经济,可是,当我们想要共享有形商品,却没办法克服交易成本时,只能听从亚当斯密那只基于自私的「看不见的手」指挥,眼睁睁看着那些租用平台们的消亡。

  2. 过去,Uber 凭什么成功?

  当然,如你所见,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并没有死。相反,它不仅孕育了新的生意,而且还催生了一系列高估值的创业公司。

  毕竟,共享经济的诞生虽然起于情怀,但也的确是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支撑的。受限于资源和时间的稀缺性,人类天生就渴望共享。所以,只能你能「合理地」缓解二者之一的稀缺问题,都将获得应有的酬劳。

  所以,当有些人洞察到,既然我们只是想打一个孔,那么我们的真实需求就不是电钻本身,而是围绕这个洞展开的各式各样服务。这时,新的生意出现了。

  比如,共享交通服务,顺路车帮我们把电钻送上门;共享技能,经验人士告诉我们「如何又快又好地打个洞?」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至此,共享经济从有形的商品被拓展至无形的服务时,你熟知的 Uber 诞生了。

  和电钻一样,私人汽车空置时间多,但正常人不会没事天天开着车在马路上逛,所以平均到了单位使用时间上,成本非常高。所以,Uber 才会说,「我们就是来共享这些车辆的闲置生产力」。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和之前的共享平台相比,Uber 更聪明地活了下来,它时刻围绕着「看不见的手」打造产品,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能获取真实收益,而不仅是情怀。

  可是,Uber 的成功真的是凭借共享经济吗?

  如果你仔细想,会发现它所谓的「共享汽车闲置生产力」里有个吊诡的地方:车有闲置时间,但是开车的上班族们并没有。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现在的科技还没进化到安全应用自动驾驶。即使是特斯拉,也建议大家在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时,必须坐在驾驶位上。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天天在路上开这些「闲置」的车子呢?

  事实上,Uber 没有共享真正闲置的东西。私人领域的交通服务原本就存在,Uber 只是把以前的黑车队伍标准化了。

  所以,Uber 式共享经济从何谈起呢?

  不过,在标准化的过程中,Uber 捎带做了一件顺应潮流的事。而它的成功,也恰恰是因为这件事,而不是什么共享经济。

  如果抛开封建、现代那套历史分类法,你会发现,人类始终不断迁移:从远古狩猎迁移到田里种地、城市打工,如今,我们正从城市迁移到数据时代。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具体而微地讲,在数据时代,用户可以体验到以前没办法享受的一些服务。比如,打分。

  打分和价格,是 Uber 打败出租车的两大利器,后者让它在竞争中活了下来,前者则令它获取了更高估值。不少投资者都认为,Uber 所拥有的大量数据将产生更多玩法。

  3. 为何 Uber 将死?

  Uber 的高估值,一直是硅谷专家们争论不休的热门问题之一。比如估值专家 Aswath Damodaran 教授和硅谷知名风投 Bill Gurley 就曾对此进行过关于「精准」和「准确」的辩论大战。

  虽然在投资领域,我干过最大的一票也只是「在云创股投资了 SpaceX 的股份,和马斯克一起上上天」,资历还尚浅,但我依然在行业观察上有颗躁动不安的心。

  没错,我既不想像  Damodaran 教授那样从未来现金流等财务估值方法出发,也不像 Gurley 那样畅想 Uber 是否会效仿苹果激发出未知市场,而是希望能从更大的视野去看 Uber 这类公司是否符合趋势。

  回到最开始,分享电钻的主意的确起自情怀,可生意不是。从始至终,人类都受限于资源和时间,如何解决它们的稀缺性问题,是共享经济的基础。

  比如,生产电钻这类有形商品,不要说和 2000 年、200 年前比,就是和 20 年前比,我们现在的生产率都相当惊人。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假如没有资源限制,理论上我们是能源源不断地打造任何我们需要的有形商品的。真的不用几年,地球上每个角落就会被「电钻」们花式填满。可谁都知道现实资源有限。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共享电钻,让生活变得更加经济。

  同有形商品相比,无形商品就更加不容乐观。

  虽然,如果我们将精力放在「计算」上,比如云计算什么的,那么生产率也可以实现指数增长。微软、亚马逊等一系列财报都清晰地彰显着这个趋势。

  但是,如果我们将精力放在人工服务上,即使再努力,生产率的增长也是有限的,最终的产出量必然会受限于时间。

  Uber 提供的是哪种商品呢?正是无形商品中的人工服务。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这对 Uber 最直接的影响是,即使它们再努力,也没办法消除边际成本。如果有一个人想乘车,那么就需要有另一个「活着」的人去帮他开车。

  更长远的影响是,只要 Uber 局限于此,它便无法建立足够深的护城河,很难保护先发优势,这实在很糟糕。

  毕竟,包括无人汽车在内的人工智能已轰隆隆而来,你说一个建立在人力基础上的平台能有多大胜算?

  虽然,现在它有很多优势,比如(a)更低的抽佣成本、(b)大量基于交易产生的数据,以及(c)以这些为基础建立的庞大供需。

  但是,如果细细推敲,并没有一样足以高枕无忧。

  (a)Uber 的抽佣成本在 20% +,说它低,也只是相对低,毕竟很难有中介平台可以像垄断出租车牌照那样抽取 50% 甚至更多的「份子钱」。

  (b)至于数据,说到底,它只是最先成功将数据应用到出租车这个行业的家伙。与此同时, 滴滴、Lyft 手里也都有数据。

  (c)Uber 的投资人一直认为它具备网络效应,可以赢者通吃。可是,扩张到现在,所有人都发现,只要能在 3 分钟内派车,就足够满足需求,并不需要越来越多的车。另外,网络效应带来的垄断也没有发生在 Uber 身上,它在北美、中国等诸多市场都有着强劲对手,这些对手也在不断获得融资。

Uber将死?这事儿全赖你家的电钻

  无人汽车就要来了,我们还没有看到 Uber 在这些方面的研发成果。当打破了旧世界的垄断牌照,为后来者铺好路,却又没有关键技术在手,它的命运会是什么?

  嗯,我还是先去把我的画挂起来吧。

  本文由「硅谷投委会」@白一道原创,所有配图来自 @DX1700 @迷帆的脑洞,欢迎转载;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