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浴火重生的Angular

浴火重生的Angular

Angular团队近期公布了他们对2.0版本的一些考虑,很详尽,很诚恳,我读了好几遍,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

对于一个运行在浏览器中的JavaScript框架而言,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是标准的变动。那么,放眼最新的这些标准,有哪些因素会对框架产生影响呢?

  • module
  • Web Components
  • observe
  • promise

这几点,我是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的。下面逐条来说:

module

早期的JavaScript在模块定义方面基本没有约束,但作为框架来说,不按照某种约定的方式去写代码,就会导致一盘散沙,所以各家都自己搞一套,大部分还是各不兼容的,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能怪罪这些框架。最近几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又发明了AMD,CMD,以及各种配套库和工程库。好不容易有些框架向它们靠拢了,可是module又来了。

这真是没完。我知道很多人是对module有意见的,我自己也觉得有些别扭,但我坚信一个道理:有一个可用但是稍微别扭的标准,比没有标准要好得多。所以,不管怎样,既然他来了,就得想办法往上靠。不靠拢标准的后果是什么?非常严重,因为现在的Web是加速发展的,浏览器只要过了一个升级瓶颈,后面的发展快得出奇。不要看现在还有这么多老旧浏览器,很可能你睡一觉起来突然发现已经基本没人用了,到那时候,不紧跟标准的框架就很惨了,瞬间就边缘化了。

我们来看看Angular原先的module设计,如果是在五年前,它刚起步的时候看,可能觉得还可以,现在再看,问题就比较多了。Angular现有版本的module,其实跟我们在ES中看到的module不是一个概念,更像C#里面的namespace,它的各种controller,service,factory才是真的模块。

我认为现有版本的这块,有几个不好的地方:

  • 现有的module实际上毫无意义,根本不能起约束作用。
  • 从API的角度强制区分模块职责是没有必要的,比如说,service和factory的区别在哪里?仅仅在于返回与封装的方式不同,其实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只需一种工厂方法就可以了,用户愿意返回什么就返回什么,他自己通过命名来区分这个模块的职责。
  • 没考虑模块的动态加载。这是Angular目前版本最大的设计问题,对于大型应用来说,很致命,所以目前大家都是通过各种黑魔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Angular 2.0中,把这一块彻底改变了,使用ES6的module来定义模块,也考虑了动态加载的需求。变动很大,很多人有意见,但我是支持他们的。这件事不得不做,即使现在不做,将来也还是要做。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彻底,劳动人民就要吃两茬苦,受两茬罪。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还继续用非标准的模块API,基本等于找死,所以它需要改变。

Web Components

为什么Web Components也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它同样会造成断代升级,也就是说,你非完全跟着它的路不可,没有选择。

Web Components标准本身同样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不评价,它作为标准,既然来了,大家当然要往上靠。一个致力于大规模Web前端开发的现代框架,不考虑Web Components是完全不可想象的。那么,怎么去靠拢它呢?

Web Components提供了一种封装组件的方式,对外体现为自定义标签,对内体现为Shadow DOM,可以定义自己的属性、事件等,这样问题就来了。

我们看当前版本的Angular,能看到ng-click之类的扩展元素属性,那么,他为什么要写成ng-click?是因为这是对原生click的一层封装和转换,同理,如果我的原始事件不是click,是另外一个名字,你当然也得跟着加一个,不然针对这种东西的操作就玩不下去。所以说,其实它是给每个有价值的原生事件都写了扩展。

这就有问题了,你能这么做的原因是,你预先知道有这么一些元素,这么一些事件,也知道这些元素上的这些事件是什么行为,如果全是自定义的,他不告诉你,你急死也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这一块必须重新设计。

同理,属性也是这样,之前像img的src,就有一个ng-src,如果没这个,你设置在上面的表达式就会被当成真的url,先去加载一次,显然是不对的。所以,设置在ng-src上,它等表达式解析出结果了,再把结果设置到src去。如果是用Web Components扩展的自定义组件,它不知道你有哪些属性,就搞不下去了。

所以,Angular 2.0团队在这一块还很纠结,需要很多探索,很多权衡才能找到一种能接受的方式。

后来在这一块,我跟@RubyLouvre 探讨了一下,他的观点是不要让数据绑定接触到Web Components,也就是说,不让扫描进入“暗世界”,我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只是这样Web Components跟原生元素就要区别对待了。

或者对所有Web Components使用同一个壳子再次封装?感觉还是很怪。

observe

当前版本的Angular使用脏检测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关联更新,这种机制有一定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在其他语言中要监控数据的变更,很多在语言层面上有get和set,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入手,有不少JavaScript框架也是从这个方面做下去的,Angular不是。

Angular的脏检测很有特色,它采用的是新旧值比对的方式,也就是说,对每个可变动的模型,保存上一次的值,然后通过手动,或者是封装事件调用检测,一遍又一遍地刷新模型,直到稳定,或者超出容忍限度。

为什么这里面会有不稳定现象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是伪代码,仅供演示:

function Entity() {     //初始化     this.a = 1;     this.b = 1;     this.c = 1;      //监控语句,伪代码     this.b = this.a + 1;     this.c = this.b + 1; }

这里面几条语句不是真的赋值,是用来表示:每当a变化了,b就跟着变,然后c也跟着变,那我们在这里就要创建两个监控,一个是对a的监控,在里面给b赋值,一个是对b的监控,在里面给c赋值。

好了,比如有人给a赋了个新值,我们一个脏检测循环下来,b增加了1,c也跟着增加了,好像没什么问题。那我们怎么知道整个模型稳定了呢?很简单也很无奈,再运行脏检测一次,这次a没变,所以另外两个也不变了,跟上一次检测之后的结果一样,所以就认为它稳定了。

这里我们看到,不管你怎样,只要变过数据,至少要跑两次脏检测。为什么说至少呢,因为我们这种情况刚好把坑给绕过了,来改下代码:

function Entity() {     //初始化     this.a = 1;     this.b = 1;     this.c = 1;      //监控语句,伪代码     this.c = this.b + 1;     this.b = this.a + 1; }

没改什么,只是把两条监控语句互换了,这个结果就不对了。为什么呢,比如a赋值为1之后,第一遍结果是这样的:

  • a = 1;
  • c = 2;
  • b = 2;

这里讨厌的是c的监控语句先执行了,但b还没有变,可是我们当时是不知道的。然后,我们想看看模型稳定了没有,就再检测一次。所谓的检测,其实是两个步骤:把所有监控语句跑一遍,对比本次结果与上次的差异。

那么,这次变成了:

  • a = 1;
  • c = 3;
  • b = 2;

第二轮结束。模型稳定了吗?其实已经稳定了,但是代码是不知道的,它判断稳定的依据是,本次结果与上次相同,可事实是不同的,所以它还得继续跑。

第三次跑完,终于跟第二次结果一样了,于是他认为模型稳定了,开始把真正的值拿出去用了。

所以这个过程的效率在很多种情况下偏低,但好在他这个变更不是实时的,而是通过某些东西批量触发,所以也还凑合。另外有些框架,是每次对数据赋值了就去立刻更新关联值,这当数据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这样比较高效。

Object.observe与之相比,在定义监控的时候比较直观一些,而且,基于set get的绑定框架,有些会在原始数据的原型上定义一些“私有”方法,相比来说,observe这种方式从数据的外部视角来处理变更,更合理一些。

Angular 2.0的数据绑定机制应该会使用observe重写,可以期待这个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但不管什么绑定方式,都是有坑的。我知道读者中有不少坏人,你们看到这里肯定想到很多坏主意了,比如刚才的脏检测,有没有办法把这个过程搞死?很容易,我帮你写个简单的:

function Entity() {     //初始化     this.a = 1;     this.b = 1;      //监控语句,伪代码     this.a = this.b + 1;     this.b = this.a + 1; }

这个代码死循环了,形成了监控闭环。所以,在Angular里面发现循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觉得它停不下来,终止这个循环。在其他技术实现的绑定框架中,同样要解决此类问题,所以监控到变更的时候,也不是直接拿去应用。

promise

很奇怪啊,我一直喜欢promise这种编写异步代码的方式。可能我对它的喜好来自一些背景,比如说,做可视化组件编程。这个可视化的意思是指通过拖拽配置,配置逻辑流程(注意,不是拖UI)。

比如说,流程细到方法的粒度,每个步骤映射到一个方法,然后拖拽这些步骤,配置出执行流程。这里面有个麻烦就是异步,比如说,某个方法异步了,那就麻烦了,因为在一个纯拖动的配置系统中,如果你还要让他手工调整什么东西甚至改代码的话,这个事情基本就白做了。

所以你看,promise在这里优势很大。每一个有异步倾向的方法,我都让它返回promise,甚至为了一致性,不异步的方法也这么干,每个方法的入参出参都是map,让promise带着,是不是就很好了?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可忽略,谢谢。

那么,在Angular 2.0中promise有什么影响呢?

回顾Angular 1.x版本,在其中已经可以看到很多promise的身影,只是那时候用了$q,一个小型的promise实现。在2.0中,promise的使用将更加广泛,因为更多的东西是异步的了,比如新的路由系统。

promise本身是很容易被降级的,在原生不支持它的浏览器中也很容易搞出一个polyfill来。

这个事情在我个人看来是很喜闻乐见的。

Angular 2.0除了作出符合标准的改进,还有一些提升的方面:

依赖注入

Angular大量使用了依赖注入。在JavaScript里面怎样做依赖注入呢?比如这段代码:

function foo(moduleA, moduleB) {     moduleA.aaa(moduleB); }

a跟b这两个模块都要注入进来。对于依赖注入系统而言,首先要知道注入什么,比如这里,至少要先知道a和b是什么,怎么知道呢?很多框架都用一种方式,就是先把foo这个待注入函数toString,这就取得了函数定义的文本,然后使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参数名。

这个办法可行,但不可靠,它害怕压缩。随便什么压缩工具,肯定认为形参名是没用的,随手就改成a或者b了,这样你连正确的模块名都找不到了。那怎么办呢,只能老土一些:

foo.$inject = ["moduleA", "moduleB"];

这样总可以了吧?

这样写起来还是有些折腾,而且运行时的数据也不够完全,所以Angular 2.0很激进地引入了一种类似TypeScript的语言叫AtScript,支持类型和注解,比如它的这个例子:

import {Component} from 'angular'; import {Server} from './server';  @Component({selector: 'foo'})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   constructor(server:Server) {       this.server = server;   } }

一些配置信息就可以搞在注解里,类型信息也就丰富了,然后这代码编译成ES6或者5,多么美好。更美好的是,2.0借助这种语言,可能把原来的指令、控制器之类的东西统一成组件,使用普通ES6 class加注解的方式来编写它们的代码,消除原来那么多复杂冗余的概念。

其实还有很多改进点,比如路由等等,没法一一列出了,感兴趣的可以查阅Angular 2.0已经流出的文档,或者查阅它的github库。

小结

Angular 2.0这次的规划真是脱胎换骨,看了介绍文档,简直太喜欢了,之前我考虑过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一次版本跟之前有太大变化,从旧版本迁移可能是个难题,不过相对它所带来的改进,这代价还是值得的。勇于革自己的命,总比被别人革命好,期待Angular的浴火重生!

原文  https://github.com/xufei/blog/issues/9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